速生泡桐栽培技术是怎样的

新乡市优特蔬菜研究院 2022-12-13 04:11 编辑:admin 299阅读

速生泡桐栽培技术是怎样的

泡桐树以其速生、见效快,为林主或林农所喜欢。其特有的材质性能以及价格相比其他用材树种低廉,为林产加工企业所青睐。

一、泡桐生长条件要求

泡桐是我国的特产树种,分布很广,大致分布在北纬20°-40°、东径98°-125°之间,泡桐树适宜生长在海拔1200m以下的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生长良好。耐干旱能力较强,在年降水量400-500mm的地方仍能正常生长,但不宜在强风袭击的风口及山脊处栽植。泡桐树喜光,不耐荫蔽,多栽于四旁,在土壤肥沃、深厚、湿润但不积水的阳坡山场或平原、岗地、丘陵、山区栽植,均能生长良好。

二、选地、整地

1.选地。宜选择土壤深厚、土层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砂质壤土或坡度15°以下的红壤坡地,不宜选择低畦积水处或风大的山谷阴坡地带。

2.高标准整地。使用挖土机沿水平带方向作业挖垦山场,并按设计行距,挖垦形成2.5m-3m宽的条带,将林地上滋生的杂草、灌木一层层翻埋地下,并使条带外沿稍高于条带内侧便于保水,但不致于积水于条带上,有利于日后套种豆科类等农作物。

3.合理密植。每亩667m2按株行距3m×3.7m,栽60株苗木,保证日后尽早郁闭成林、减少抚育强度,形成良好干材,7-8年可速生丰产达到采伐要求。

4.大穴、施足有机肥。按设计的株行距打穴,要求穴1m见方,深80cm,待穴土风化20-30天后,每穴放入生石灰2斤,起到杀菌及中和土壤酸性的作用,然后每穴放入5斤-10斤稻草,起到改善土壤结构作用,每穴施腐熟猪牛栏粪1―2担,增加有机肥料,并施三元复合肥1―2斤,上述材料和肥料均做到分层盖土放置,最后将穴土回填满形成饱子形。这道工序要求在12月中旬前完成为好。

三、埋根培育优质壮苗

育苗地选择土壤深厚、肥沃、背风向阳的巴粱蛏持巴磷魑缙缘匚茫扇「20cm左右的高床育苗,选用1-2年生苗根,切成10cm左右长的根条,且苗根粗在1cm以上为好,采取直埋苗根,或露出1cm左右的苗根,以利发芽出叶。埋根株行距常为0.8-1.0m×1m,施足基肥,在泡桐苗木速生阶段的6-8月份,及时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以保证其快速生长对营养的需求。

四、生长期管理

1.保成活。对栽下后的泡桐苗木及时喷洒一次托布津、多菌灵或敌克松等杀菌剂。防治、杀灭树苗周围环境的病菌。进入3月份雨量增多,要防止穴土下沉造成苗木栽植点下沉而积水引起烂根现象。及时回满土壤,并排除树苗附近低畦处的积水。

2.套种豆科类等农作物。在树苗空隙处,套种大豆、花生、芝麻、土豆、百合、草珊瑚等作物。通过松土除草,有利于防止杂草、灌木生长、减少泡桐的抚育强度,起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通过套种农作物等,同时增加了林地的经济收入。

3.及时清除杂草、灌木。造林进入4月中旬以后,林地上的杂草灌木开始滋生,加上雨水增多、气温日趋升高,杂草、灌木生长加速,需要及时抚育管理。采取除草剂清除杂灌和人工全面松土抚育二种方法,保证树木得到充分的光照、水分、营养要求。造林当年抚育二次,次年抚育二次,时间分别在5月、9月进行,第三年5月抚育一次即可。

4.病虫害防治。泡桐发生病虫害,通常在4-11月份,但以5-9月为泡桐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

怎样综合防治苗圃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是指在土中生活为害植物根部、近土表主茎及其他部位的害虫。这类害虫种类繁多,为害寄主广,它们主要取食植物的种子、根、茎、块根、块茎、幼苗、嫩叶及生长点等,常常造成缺苗、断垄或植株生长不良。其中对植物为害性较大的有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都以幼虫为害。由于它们分布广,食性杂,为害严重且隐蔽,并混合发生,若疏忽大意,将会造成严重损失。

(1)农业防治

①翻耙整地,精耕细作,破坏其生活环境翻松土面深至25~30厘米左右,使地下害虫(卵)裸露地表,冻死或被大敌啄食而降低数量。特别是金针虫的卵和初孵幼虫,分布于土壤表层,对不良环境抵抗能力较弱。翻耕暴晒地壤,中耕除草,均可使之死亡。

②合理使用肥料增施腐熟的有机肥能改良土壤透水、透气性能,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使根系发育快,苗齐苗壮,增强抗虫性。忌施未腐熟的有机肥。同时,合理施用碳酸氢铵、腐殖酸铵、氨水或氨化过磷酸钙等化学肥料,对地下害虫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

③种植诱集作物春季在苗圃中撒播少量苋菜籽,吸引地老虎到苋菜上为害,以减轻对苗木的为害。

④铲除杂草,清洁田园消灭杂草上的卵和幼虫,可清除地下害虫产卵的发生场所,切断幼虫早期的食料,减少虫源。

⑤人工捕捉幼虫、成虫当害虫的数量小时,可根据地下害虫的各自特点进行捕杀。幼虫期可将萎蔫的草根扒开捕杀蛴螬。傍晚放置新鲜的泡桐叶、南瓜叶片(叶面向下)于小地老虎的为害处,清晨掀起捕杀幼虫。清晨在断苗周围或沿着残留在洞口的被害枝叶,拨动表土3~6厘米,可找到金龟子、地老虎的幼虫。晚上可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捉,杀死成虫。检查地面,发现隧道,进行灌水,可迫使蝼蛄爬出洞穴,再将其杀死。

(2)诱杀

①黑光灯诱杀金龟子、蝼蛄、地老虎等的成虫对黑光灯有强烈的趋向性,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可能的情况下,于成虫盛发期置一些黑光灯进行诱杀。灯光诱杀成虫,晴朗无风闷热天气诱集量尤多。利用蝼蛄趋向马粪的习性圃地内挖垂直坑放入鲜马粪诱杀,还可在圃地栽蓖麻诱集金龟子成虫。

②糖醋液诱杀在春季用糖、醋、水按1∶3∶10的比例配成糖浆,将0.5的90%的敌百虫溶液放入盘中,于晴天的傍晚放在草坪内的不同位置诱杀(注意液体一定要有专人负责,以免造成其他伤害),在每200米2幼苗地放置一盘,次日取回,可有效诱杀金龟子和地老虎。

③毒饵诱杀每公顷用米糠或麦麸75千克,加入90%的敌百虫750克及少量水拌匀;傍晚撒于苗木旁,对蝼蛄、地老虎的防治效果很好。一般在傍晚无雨天,在田间挖坑,施放毒饵,次日清晨收拾被诱害虫,并集中处理。

④毒草诱杀当小地老虎达高龄幼虫期(4龄期)时,将鲜嫩草切碎,用90%敌百虫、50%辛硫磷500倍液喷洒后,每公顷用毒草150~225千克,于傍晚分成小堆放置田间附近,进行诱杀,对减轻花木幼苗受害有很好的效果。为了减少蒸发,在毒草上盖枯草,并早晚适当浇水保鲜。

⑤毒叶(枝)诱杀育苗地用90%晶体敌百虫150倍液喷洒泡桐树叶后,每公顷均匀放置1050~1200片,在早晨和晚上9点前各捕杀一次,可诱杀小地老虎幼虫。每公顷用75~150枝杨树枝,放进40%氧化乐果500倍液中浸泡20分钟,于傍晚插入苗圃里,可很好地诱杀金龟子。

(3)生物防治

引进地下害虫天敌,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多栽植蜜源植物,多使用生物制剂(如Bt乳剂)和对人、植物、天敌安全、不污染环境的药剂(如灭幼脲),控制植物病虫害,从而增加益鸟、寄生蜂等天敌和其他有益生物的数量。

金龟子捕食性天敌有鸟、鸡、猫、刺猬等。捕食蛴螬的天敌有食虫虻幼虫。寄生蛴螬的天敌有寄生蜂、寄生螨、寄生蝇。目前,对蛴螬防治有效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绿僵菌,它的防治效果达9%。应用乳状杆菌,可使某些种类蛴螬感病而死。

用蓖麻叶1千克,捣碎,加清水10千克,浸泡2小时,过滤,在受害区喷液灭杀金龟子,或将侧柏叶晒干磨成细粉,随种子同时施入土中,杀死金龟子幼虫。

(4)药物防治

化学防治具有高效、持效和经济方便的优越性,在为害严重时(虫口密度达1头/米2)应为主要手段。防治地下害虫的药剂必须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持效期较长,且有多种品种和剂型轮换使用,以减缓害虫的抗药性。

①播种前处理a.土壤处理:整地前用5%的辛硫磷颗粒均匀撒施地面,随即翻耙使药剂均匀分散于耕作层,既能触杀地下害虫,又能兼治其他潜伏在土中的害虫。播种前检查苗圃里的蛴螬密度,若每平方米达3~4头时,可每公顷施用50%辛硫磷乳剂3000克,加水750千克,均匀喷洒地面后整地播种,或每公顷用4500克的药量混泥450千克制成毒土,于耕翻前撒施于土壤中。b.药剂拌种: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25%辛硫磷微囊缓释剂、40%氧化乐果乳剂,主要防治金龟子或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也可兼治苗期害虫。c.毒饵拌种:将90%敌百虫500克溶化于15千克水中,喷洒在50千克炒香的油渣上拌匀,稍闷后拌入种子内一同播下。

②苗前处理在春播种子出苗前,每公顷用3%呋喃丹颗粒剂15kg,拌干细土450kg,均匀撒于地边沟内的杂草上,可药杀刚出土的金龟子。

③生长季处理a.灌根:幼虫盛发期用50%辛硫磷6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倍、50%辛硫磷1000倍液、50%马拉硫磷800倍液灌根,8~10天灌一次,连续灌2~3次,对消灭地下害虫的幼虫有良效。b.撒毒土:目前常用的土壤处理药剂用量如下:辛硫磷毒土,每公顷用50%辛硫磷乳油或25%辛硫磷微囊缓释剂22.5千克,对水337.5千克,拌细土或细沙3375千克,撒施后翻地。以上方法均可兼治蝼蛄、金针虫和其他地下害虫以及苗期害虫。每公顷地用6%敌百虫粉剂7500克,加土375千克拌匀,在苗圃撒施,效果也很好。c.喷洒药液:于成虫盛发期,喷洒1000倍50%的辛硫磷乳油、40%氧化乐果500倍液、25%敌杀死1800倍液进行苗冠喷药,可以杀死成虫。大面积防治金龟子成虫时,50%的喹硫磷、氧化乐果、辛硫磷乳油配成1∶1000浓度水溶液喷洒,均具85%以上的杀虫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