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什么花的吊兰)

新乡市优特蔬菜研究院 2022-09-23 06:57 编辑:袁言 301阅读

  吊兰

拉丁名:Chlorophytum comosum

别名 盆草、钩兰、桂兰、挂兰、折鹤兰。 西欧又叫蜘蛛草或飞机草。

科属 百合科,吊兰属。

种和变种 金边吊兰,叶片边缘金黄色。

价格:1~500元一盆。

银心吊兰,叶片的主脉周围具有银白色的纵向条纹。

  

宽叶吊兰,叶片宽线形全缘或微微具有波皱。花葶从叶丛中抽出,花后形成匍匐走茎,可以生根发芽长成为新株,花期春、夏季。蒴果三圆棱状扁球形。

吊兰为宿根草本,具簇生的圆柱形肥大须根和根状茎。叶基生,条形至条状披针形,狭长,柔韧似兰,长20—45厘米、宽l一2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抱茎,着生于短茎上。

  吊兰的最大特点在于成熟的植株会不时长出走茎,走茎长30—60厘米,先端均会长出小植株。花亭细长,长于叶,弯垂;总状花序单一或分枝,有时还在花序上部节上簇生长2—8厘米的条形叶丛;花白色,数朵一簇,疏离地散生在花序轴。花期在春夏间,室内冬季也可开花。

  目前吊兰的园艺品种除了纯绿叶之外,还有大叶吊兰、金心吊兰和金边吊兰三种。前两者的叶缘绿色,而叶的中间为黄白色;金边吊兰则相反,绿叶的边缘两侧镶有黄白色的条纹。其中大叶吊兰的株型较大,叶片较宽大,叶色柔和,属于高雅的室内观叶植物。

吊兰原产非洲南部,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

  其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它适应性强,较耐旱、耐寒。不择土壤,在疏松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较佳。对光线要求不严,一船适宜在中等光线条件下生长,亦耐弱光。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5℃。

吊兰可用分株繁殖。除冬季气温过低不适于分株外,其它季节均可进行。

  盆栽2—3年的植株,在春季换盆时将密集的盆苗,去掉旧培养土,分成两至数丛,分别盆栽成为新株。吊兰也可利用走茎上的小植株繁殖。在生长季,剪取走茎上的小植株,种植在培养土中或水中,待小植株长根后移植至盆中。此外,还可用种子播种,但一般少用。

吊兰盆栽常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并加少量基肥作为基质。

  每2—3年换盆一次,重新调制培养土。其肉质根贮水组织发达,抗旱力较强,但3—9月生长旺期需水量较大,要经常浇水及喷雾,以增加湿度;秋后逐渐减少浇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生长旺期每月施两次稀薄液肥。肥料以氮肥为主,但金心和金边品种不宜施氮肥过量,否则叶片的线斑会变得不明显。

  吊兰喜半阴环境,如放置地点光线过强或不足,叶片就容易变成淡绿色或黄绿色,缺乏生气,失去应有的观赏价值,甚至干枯而死;如阳光直射,空气干燥,最容易引起吊兰枯焦,所以应置于阴凉通风处,并注意保持环境湿度。吊兰不易发生病虫害,但如盆土积水且通风不良,除会导致烂根外,也可能会发生根腐病,应注意喷药防治。

  

吊兰是最为传统的居室垂挂植物之一。它叶片细长柔软,从叶腋中抽生的甸甸茎长有小植株,由盆沿向下垂,舒展散垂,似花朵,四季常绿;它既刚且柔,形似展翅跳跃的仙鹤,故古有“折鹤兰”之称。总之,它那特殊的外形构成了独特的悬挂景观和 立体美感,可起到别致的点缀效果。

  

吊兰不仅是居室内极佳的悬垂观叶植物,而且也是—种良好 的室内空气净化花卉。吊兰具有极强的吸收有毒气体的功能,一 般房间养l一2盆吊兰,空气中有毒气体即可吸收殆尽,故吊兰又 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

[形态特征]

吊兰属常绿草本,具根茎和肉质根。

  叶基生,宽线形宽1--2厘米,长30厘米左右,绿色。银边吊兰叶片边缘为白色;金边吊兰叶片边缘为淡黄色,金心吊兰叶片中部有淡黄条斑。吊兰花梗细长,超出叶上,花梗弯曲,先端着花1--6朵,总状花序,花小,白色,花被2轮共6片,雄蕊6枚,子房绿色。

  花期6---8月。 (见图1——30)

[习 性]

原产南非,喜温暖、湿润、半荫的环境。耐寒力较差,宜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土壤上生长。

[栽培技术]

繁殖:通常采用分株法。即3月份分离母株,另行栽植。

  也可在生长季节剪取葡匐茎上的小植株,连同气生根直接栽植在花盆内即可。

管理:主要保持土壤湿润,每半月施稀薄液肥一次,则生长繁茂。夏季应放置荫棚下培养,冬季应在避风温室内培养,要常摘除枯叶,每年结合分株换盆一次。

[用 途]

吊兰枝叶匍匐蔓生,吊盆栽培,悬挂于门厅、窗口或家庭室内吊置一盆,很有生气和韵味。

  

你的吊兰花很美嘛~~,只是别挂在向阳处,

放置钟摆旁,会有好运气~~。

  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又名:钓兰、吊竹兰、挂兰,百合科,吊兰属。原产南非,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一)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茎短,肉质。叶基生,条状或长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抱茎。花葶从叶腋抽出,长30~60厘米,常长成匍匐枝状并在先端长出小叶丛。

  花白色,花期春夏,冬季室温适宜也可开花。常见园艺品种有:

金边吊兰(C.c.'Marginatum'):叶缘黄白色。

金心吊兰(C.c.'Medio-pictum'):叶片中心具黄白色纵纹。

银边吊兰(C.c.'Variegatum'):叶缘为白色。

  

中斑吊兰(C.c.'Vittatum'):叶狭长,披针形,乳白色有绿色条纹和边缘。

乳白吊兰(C.c.'Milky Way'):叶片主脉具白色纵纹。

(二)习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喜疏松肥沃的砂壤土。

  

(三)栽培管理:吊兰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不耐寒也不耐暑热。生长适温为20~24℃,此时生长最快,也易抽生匍匐枝。30℃以上停止生长,叶片常常发黄干尖。冬季室温保持12℃以上,植株可正常生长,抽叶开花;若温度过低,则生长迟缓或休眠;低于5℃,则易发生寒害。

  

吊兰耐阴性强,通常置半阴处生长很好。夏季要避免强光直射,以免导致叶片枯焦,甚至死亡。秋末应入温室,放于光线较强的地方,防止光照不足,叶片软且瘦弱,叶色变成淡绿色或黄绿色,使园艺品种的花纹不鲜明。

浇水应以盆土经常保持湿润为原则。

  盆土过干,则叶尖发黑;盆土长期过湿,易造成烂根脱叶。吊兰喜空气湿润,在空气干燥地区一年四季都需要经常用清水喷洒叶面,以保持叶面干净及增加周围空气湿度,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对增加叶片和花葶生长均有明显效果。一般每周喷水3~5次,每次喷水以喷湿叶片为宜。

  如果冬季将吊兰莳养在有取暖设备的房间里,则应每隔2~3天用温水把枝叶喷洗一次,以保叶面湿润洁净。

生长旺季约每7~10天施一次以氮肥为主的稀薄花肥或饼肥水,施肥宜淡不宜浓。施液肥时要把叶片撩起,以免液肥溅到叶面上,灼伤叶片。每次施肥后最好用清水喷洒清洗叶面。

  

盆土最好用保水力强的酸性腐叶土,可用腐叶土3份、园土4份、沙土3份混合的培养土,吊兰肉质根生长较快,每年应换盆一次,去除干枯腐烂及多余根系。4~5年更新一次。

吊兰也可水养。将植株从盆中倒出,冲洗干净根部泥土,放入透明容器中固定,每周换水一次,溶液中可加入少量磷酸二氢钾。

  水养吊兰,既可观叶,又能赏根,一举两得。

(四)繁殖:可采用播种和分株繁殖。

1、播种繁殖:播种出苗快,温度为15℃左右,约15天即能发芽,但小苗生长较缓慢。

2、分株繁殖:分株在温室中一年四季均可,常于春季结合换盆时进行。

  将栽植2~3年的老株,分成数丛,分别上盆;也可以从匍匐枝上剪取带气生根的幼株直接上盆。上盆时埋土不要过深,以一盆栽3株为好。先于阴处缓苗,待恢复生长后,移半阴处栽培。此法简便,成苗快,故常用。

(五)病虫害:吊兰病虫害较少,主要有生理性病害,叶先端发黄,应加强肥水管理。

  经常检查,及时抹除叶上的介壳虫、粉虱等。来源:云南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