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天的花”有哪些词语?

新乡市优特蔬菜研究院 2022-12-04 22:44 编辑:admin 101阅读

一、描写“秋天的花”有哪些词语?

【1】晚节黄花----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2】菊老荷枯----菊花凋零,荷花枯萎。比喻女子容颜衰老。

【3】明日黄花----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4】过时黄花----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5】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1】明日黄花[míng rì huáng huā]:成语,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出自①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②《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切记不是明天的黄花。③宋代胡继宗《书言故事・花木类》就称:“过时之物,曰:明日黄花。”

【2】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所长,各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①出自《楚辞・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②用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

③示例:所恨芳林寥落甚,~不同时。(鲁迅《偶成》诗)。

【3】菊老荷枯 (jú lǎo hé kū)

①解释:比喻女子容颜衰老。

②出处:明・沈采《千金记・通报》:“辜负却桃娇柳嫩三春景,捱尽了菊老荷枯几度秋。”

③示例:当初共约芙蓉帐里,到如今~犹未归。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八声甘州・寄情》

④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女性

【4】晚节黄花wǎn jié huáng huā

①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②出处:宋・韩琦《九日水阁》诗:“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③示例:须信苦尽甘来,~无既。(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三十八出)

④用法:作主语、宾语。

【5】过时黄花

①发音:guò shí huáng huā

②黄花:菊花。重阳节后的菊花。比喻过了时的或失去意义的事物。

③出处: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相知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④示例:今该转机已成~。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一回

⑤近义词:明日黄花

⑥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⑦例句:哎――这真是过时黄花,可惜啊!

描写秋天开花的词语比较常见的如下;

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绿肥红瘦 花团锦簇 繁花似锦 傲霜斗雪(菊梅) 五颜六色 落英缤纷 香气扑鼻 雍容华贵(牡丹) 红杏出墙 形容春意盎然。

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绿肥红瘦 花团锦簇 繁花似锦 傲霜斗雪(菊梅) 五颜六色 落英缤纷 香气扑鼻 雍容华贵(牡丹) 红杏出墙 形容春意盎然。

秋天开的花有哪些

菊花、桂花一串红、雁来红、美人蕉、木芙蓉、蜀葵、大丽花、荷花、睡莲、万寿菊、紫茉莉、玉簪、... 芙蓉花、一串红,彩叶草,地肤草、桂花、西洋鹃、仙客来、茶梅、圣诞花、大花蕙兰、蝴蝶兰、文心兰、月季...

二、"黄花" 是什么花??..

黄花主要称呼是菊花。因为古时候,菊花比较多、流行广。它的颜色又都是黄色为主,所以称呼为黄花。另外也有称呼“黄花菜”叫黄花。

黄花:指菊花。人比菊花还要瘦弱。比喻人憔悴,暗示相思之深。

是黄花菜,

指的是菊花

金针花

三、“黄花”表达什么意思?

“黄花”,即菊花。以花喻人,表面写花,实则写人。

《礼记•月令》中有“菊有黄花”之句。据说在王安石、欧阳修之间曾有一段关于菊花的文坛公案。据《西清诗话》记载,王安石写了两句诗:“黄昏风雨暝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修读到后“笑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因戏曰:‘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吟。’”荆公(王安石)闻之曰:“是岂不知《楚辞》‘夕餐秋菊之落英’,欧九不学之过也。”(笔者案:《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一句中,“落英”意即“盛开之花”,并非“落地之菊花瓣”。史正志在《菊谱后序》中指出菊花有落有不落的,花瓣结密的不落,花瓣不结密的多落。又指出菊花初开才可餐,枯落了就不能吃了。故王安石以此回答欧阳修的质疑是不妥的。)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也记载了这则故事,但诗句略有不同。不管此事真假,我们至少从中得知一点:菊花确有凋落于地的品种,但较为罕见;绝大多数菊花只是枯槁于枝头,并不落瓣。

词人爱菊,是不言而喻的。菊可种于盆,也可栽于地。倘若种得多了,放眼望去,高高低低,层层叠叠,自然会有“满地堆积”之感。所以,“满地黄花堆积”是作者摹写眼前所见:正值菊花当令之时,盛开的菊花一团团,一簇簇,铺满庭院。

那么,“憔悴损”的主语是不是“菊花”呢?也不是。易安夫妇志同道合,归来堂上品茗斗书,传为佳话。两人伉俪情深,即使只是小别,李清照也因不堪相思之苦而留下了像“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这样缠绵的句子。伊士珍在《琅环记》中提到:“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致明诚……”清照当年难耐生离之苦,而今又怎消死别之痛!眼前黄花如昨,却已物是人非事事休!所以,“憔悴损”的主语是“我”。这是词人自况:看到这满地盛开的菊花,想起早年与夫婿携手同游的甜蜜;如今孤身一人,形容憔悴。面对此情此景,怎不令词人悲从中来?

于是,很自然地有了“如今有谁堪摘”一句。这可看作是词人的内心独白。或许当年清照夫妇曾有过“采菊东篱下”的闲情逸致;或许赵明诚曾经亲手摘下盛开的黄花插到清照的鬓间。但此时此刻,词人还怎么会有兴致像当年那样去采菊花?联系词的上阙,这种抚今追昔的情绪非常明显。比如“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又常常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一剪梅》词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等句子。

《声声慢》词写黄花(菊花),既属情中所见之景,亦是将意想化景入情之笔。综上所述,这三句词可以理解为:“遍地菊花盛开,而词人却满心伤痛,形神憔悴,此时此地再也无心去摘那盛开的菊花。”笔者认为这更符合全词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