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舌兰花,叶子上有斑点,是什么病,怎么办?

新乡市优特蔬菜研究院 2022-09-30 15:34 编辑:窦嘉 290阅读

龙舌兰又名龙舌掌、番麻等,为多年是常绿植物,也是室内常见的观叶植物。不过,在龙舌兰的养护过程正中,常常会出现叶子有黄斑、干枯的情况。那么,龙舌兰叶子有黄斑、干枯是怎么回事?

龙舌兰叶子有黄斑、干枯是怎么回事?

图:龙舌兰

龙舌兰叶子有黄斑、干枯是怎么回事?

造成龙舌兰叶子有黄斑、干枯的原因有许多,需区别对待。

首先因为自然的生长周期。一般到了秋冬季节,龙舌兰的老叶子都会干枯变黄的,这时只要将枯黄的叶子剪掉,并控制控制温度,晒晒太阳,喷些药剂杀菌就可以了;

其次是因为养护不当。龙舌兰忌大水,若是土壤总是湿着,很容易导致烂根,根一烂,自然叶片就会出现黄斑、干枯。此时要将龙舌兰由土里拨出,把烂处洗净,凉晒一天,再把土换新的砂质土或把原土晒干消毒,重新栽上,盆土见湿即可,植株可恢复并;

龙舌兰叶子有黄斑、干枯是怎么回事?

图:龙舌兰

最后是因为病害。龙舌兰出现叶子有黄斑、干枯的情况,还可能是有炭疽病引起,病斑初呈淡绿色或暗黄褐色,后逐渐变为黑褐色,最后整个叶片都烂掉。此时要及时防治龙舌兰炭疽病,注意通风良好,避免闷热潮湿的环境,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并及时摘除腐烂的叶片,以免病原的扩散,发病初期可喷洒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绿乳铜100倍液以及炭疽福美、多菌灵等药物,每隔7~10天喷1次,最好几种药物交叉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龙舌兰又名龙舌掌、番麻,为天门冬科,龙舌兰属的多年生常绿大型草本植物。因其叶片坚挺,四季常青,花黄绿色,开花后花序上可生出大量珠芽。原产地一般要几十年后才开花,开花后母株枯死,异花授粉才能结实。喜排水良好,肥沃而湿润的沙质壤。原产美洲热带;中国华南及西南各省区常引种栽培。

在龙舌兰的养护过程正中,常常会出现叶子有黄斑、干枯的情况。龙舌兰叶子一旦出现有黄斑或干枯的情况,需及时将病叶剪除,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防治。下面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一下龙舌兰叶子有黄斑、干枯是怎么办?

原因及措施:

造成龙舌兰叶子有黄斑、干枯的原因有许多,需区别对待。

首先因为自然的生长周期。一般到了秋冬季节,龙舌兰的老叶子都会干枯变黄的,这时只要将枯黄的叶子剪掉,并控制控制温度,晒晒太阳,喷些药剂杀菌就可以了;

其次是因为养护不当。龙舌兰忌大水,若是土壤总是湿着,很容易导致烂根,根一烂,自然叶片就会出现黄斑、干枯。此时要将龙舌兰由土里拨出,把烂处洗净,凉晒一天,再把土换新的砂质土或把原土晒干消毒,重新栽上,盆土见湿即可,植株可恢复并;

最后是因为病害。龙舌兰出现叶子有黄斑、干枯的情况,还可能是有炭疽病引起,病斑初呈淡绿色或暗黄褐色,后逐渐变为黑褐色,最后整个叶片都烂掉。

此时要及时防治龙舌兰炭疽病,注意通风良好,避免闷热潮湿的环境,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并及时摘除腐烂的叶片,以免病原的扩散,发病初期可喷洒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绿乳铜100倍液以及炭疽福美、多菌灵等药物,每隔7~10天喷1次,最好几种药物交叉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白绢病(真菌病害)

症状:发病始自兰株近地茎部,初呈黄色至淡褐色的流水病斑,后变褐至黑褐色腐烂,并在根际土壤表面及茎基部蔓延,破坏茎部并感染幼叶和根部,叶鞘、根群产生白色菌丝;被害部位呈水渍状,腐烂变软,发黑,直至叶片枯萎,病菌扩散至假鳞茎,菌核由白色变为赤褐色至茶褐色坏死,严重时整株叶丛枯死。

病原:半知菌亚门白绢菌(真菌)。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在土中或肥中及未腐烂的残体上越冬,在冬季温度较高的地区菌丝也可在未腐烂的残体上越冬,菌核翌年萌发,在土中蔓延,从兰叶基部侵入为害。菌核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强,在土中可存活数年,借流水、灌溉水、雨水溅射和施肥传播。土壤偏酸,发病最严重,高温多湿天气易诱发病害。4至5月开始侵染,6至8月发病高峰期,病害发生迅速,导致被害兰株烂枯死亡。

防治方法:

1.改变养兰的基质酸碱度此病在基质偏酸(pH值小于5.3)时易发病。所以在基质中拌入1/10体积比的草木灰,或浇施0.3%石灰水将pH值调高,使之达到6.5左右,可减少白丝绢病的发生,效果明显。

2.土壤消毒基质土壤用0.2%五氯硝基苯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消毒,也可用五氯硝基苯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800倍液喷洒根际和土壤,或用五氯硝基苯粉50克拌半干湿细沙土4至5公斤,撒在病株根茎处,可抑制病情蔓延传播。

3.撒新鲜草木灰预防南方5至6月多雨季节,土壤湿度较大,易在盆面发生白绢病,应迅速搬出兰场“隔离”,并将基质扒开,将染有菌丝的基质取出,将病根剪除,喷施高猛酸钾溶液1000倍液消毒,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喷施根系、伤口,并撒新鲜草木灰在兰根周围,然后覆上基质护根,2至3天后才浇水,如基质湿可推迟5至 7天后再浇,防治效果良好。

4.改善通风条件当病害发生时,用医用氯霉素针剂2000倍水溶液,淋施病株,每日一次,连浇3次。一旦发病应剪去病叶,改善通风条件,将全株兰浸于10%的硫酸铜溶液中消毒。对附近兰株,也要全面喷施,淋湿基部、盆面,每日一喷,连施2次,可控制病情,防治效果良好。

5.氯霉素喷洒新芽长出土面后,每周用0.05%氯霉素喷施一次,连喷2至3 次,如盆土干燥时,可用此药浇施,以预防细菌感染。也可浇喷阿斯匹林1500倍液,可增强兰株免疫力,阻止病菌侵入、扩散。

6.其他喷药新芽伸长期和展叶期,可选用医用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或青霉素混合稀释成2000倍液,淋洒病株,并全面喷药,每3至4天一次,连喷2次,防治效果良好。发病后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防治效果良好。也可在阴雨或降雨前后喷药防治,可采用50%速克灵粉剂500倍,或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粉剂500倍液,杀毒矾500至6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300倍液,喷施株茎、叶片、盆面,防治效果显著。

是炭疽病引起的,应立马摘除腐烂的叶片,以免病原的扩散。然后用药剂喷洒:70%甲基托布津800倍或液、绿乳铜1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不久植株就会恢复健康。

花园的种植

种植植物时,首先要考虑而且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土壤,你可能在花园的设计过程中已经碰到这个问题。

现在很多新的花园土壤直接就是建筑垃圾,很多花园也已经种植了好多年,而且没有采取任何土壤保护和增加土壤肥力的措施。

土壤肥力越好,就越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假如植物的表层土还可以,但底层土已基本失去肥力,需要更换,那就必须埋入有机肥,而且越多越好。

说到有机肥,我指的是充分腐烂的混合肥料或粪肥,同时还包括蘑菇状的堆肥和多用途肥料等。所有这些肥料不仅能增强土壤养分,而且还能将轻质、沙化的土壤黏合起来,同时还能将重质土壤变松。

此外,还必须测定土壤的酸、碱度,因为不同的土质将决定它适合何种植物的生长。酸性土壤适合杜鹃花科植物生长,如杜鹃和山茶等。碱性土壤适合铁线莲、醉鱼草和康乃馨等花卉生长。而中性土壤则可以栽种较为广泛的花卉。测定土壤的酸碱度,你只需购买一些测试材料就可以了。

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不同的地方灌溉水有不同的pH值,除非你有个积水桶(因为雨水是中性的),而这是每个园丁都会碰到的。我的建议是因地种植,根据土壤性质选择合适的植物,让大自然发挥作用。让植物在不适合的土壤环境中为生存而挣扎,这是不明智的。

作为一种能活很多年的植株,不仅可以用来观看,而且还可以药用。一般常见的病害是叶斑病等,需要把它放在合适的环境而且需要通风,才能预防。常见的虫害是介壳虫,可以通过给它换盆土来治疗。

金边龙舌兰的常见病虫害

一、简介

它是多年生的,常年叶都可以保持绿色,它一般是用来种在庭园中,西南和华南等地都有种植,起源于美洲,可以用来做观看的植物,还可以用来治疗身体,它可以治疗咳喘,经脉方面的问题等,味道比较甜,有一点辛辣,叶子中含有一种物质,叫做皂甙。

金边龙舌兰

二、病害

1、一般会得的病有叶斑病,叶上会长出褐色的斑点;炭疽病主要是侵蚀叶片,使其发生病变,显现出病斑,颜色会慢慢的变深,范围也会慢慢的变大,最后整张叶都会被侵蚀,都会烂掉。它还有一种病是经常得的,那就是灰霉病。

2、防治:它会遭受病害的侵蚀主要是因为环境太差,主人没有用心。要是空气太过于闷热,同时又很潮湿,通风又不好,或者是使用的氮肥分量太多了,它就会容易得病,所以平时要做好预防工作。

夏天十分炎热的时候要给它通风,施肥也要合理,保证它的成长有足够的元素,特别是微量的元素要够。要是已经得病了,要把已经病变的叶给去掉以免到处感染,再用一点的波尔多等,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每个星期给它喷1次,最好的办法是好几种药,交替使用,这样就可以避免抗药性的出现。

金边龙舌兰

三、虫害

它最常见的虫是介壳虫,还有粉蚧等,如果发现它的叶上出现了虫子,可以人工给它去除,用镊子把它给夹掉,然后在叶上喷一些药。如果是在土中发现了虫,就需要及时的给它换掉盆和土,还需要给它的全身消毒,把腐烂的根给修剪。最后给它上盆,在这之前要做好消毒,土中不能有虫的卵,而且要用新鲜的土。如果要用药的话,可以用敌敌畏,在日常的照料中要注意给它透风。

金边龙舌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