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疫病、枯萎病怎么防治?

山里向茶   2023-08-28  编辑: admin  108阅读  栏目:北海道黄杨种植

花卉疫病、枯萎病怎么防治?

疫病:此病寄主范围较广,能为害一串红、菊花、凤仙花、长春花、矢车菊、芍药、牡丹、百合、郁金香、香石竹、人参、常春藤、丁香等多种花卉。主要为害花卉的茎部,条件适宜时病害发展迅速,能造成花卉大量死亡。

疫病的病菌多从茎基部和根部侵入。受害初期感病部位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往上蔓延,后期发展为黑褐色斑块,严重时整枝整株茎部变黑并腐烂。病菌破坏茎部皮层的输导功能,导致上部叶片先黄后枯,进而全株枯死。在潮湿的环境下,腐败部分产生稀散的白霉。此病是由疫霉属中的一种真菌侵染引起的。病菌常随病株残体落入土中越冬,并能存活多年。来年条件适宜时通过雨水和灌溉水等传播蔓延。植株上的病菌靠风雨传播。在高温多湿、地势低洼、栽种过密、通风透水差和连作地发病严重。植株一旦发病就会很快传播和蔓延,引起大片发病。如遇大雨,此病就会大量流行。

防治方法:一是选择排水良好,地势高、燥地段栽种。栽植不能过密,并注意通风透光。浇水不宜过多,浇水时避免泥土飞溅到茎叶上。地栽避免连作,盆栽每年换1次新的培养土;二是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销毁,每平方米用5~10克70%五氯硝基苯粉剂消毒土壤,防止病菌扩大蔓延;三是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用8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喷雾。

枯萎病:此病系维管束病害,主要为害香石竹、菊花、翠菊、唐菖蒲、石竹、紫罗兰等花卉。病菌侵染根系,进而侵入维管束系统,引起地上部出现症状。初期植株一侧叶片失绿,黄化,最后全株叶片变褐,萎蔫枯死。受害组织切面,可见维管束组织变成褐色。此病是由镰刀菌属中几种真菌侵染造成的,是一种土传病害,以无性繁殖材料扩大传播。发病适温为27~32℃,夏季气温高,雨水多最易发病。受到根结线虫为害时,会加重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繁殖时要从无病植株上采取插条,移栽时注意避免伤根,使用的基肥要充分腐熟;三是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销毁,并用25%苯来特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400倍液淋灌病株穴土;四是发病严重的花圃要进行土壤消毒。盆栽每年换1次新的无菌培养土。

怎么养水彬,不知该怎么养,请问一下专家

应该是水杉

水杉栽植季节从晚秋到初春均可,一般以冬末为好,切忌在土壤冻结的严寒时节和生长季节(夏季)栽植,否则成活率极低。苗木应随起随栽,避免过度失水。如经长途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应将苗根浸入水中浸泡。大苗移栽必须带土球,挖大穴,施足基肥,填入细土后踩实,栽后要浇透水。旺盛生长期要追肥,一般追1次,注意松土、锄草。

锄草松土

锄草松土即清除杂草、藤本,疏松土壤增强透气性,改善理化性能,创造舒适良好的土壤环境空间,提高根系生命功能,促进其健壮快速生长,为水杉丰产高效夯实基础。每年锄草松土2次,在5~6月、8~9月水杉旺盛生长前期抚育效果最佳。

适度套种

为充分利用林中空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造林1~2年内可适当套种豆类作物或绿肥,为不影响树苗生长,套种作物要与树苗保持30~40cm的距离。通过对作物的中耕除草尧施肥,既可起到以耕代抚的作用,又可增加收益,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

适度修枝

为保持通风透光,给树木健壮生长创造良好的空间,成林后进行适度修枝,宜选在水杉落叶后至立春前进行,修枝强度为树冠总长度的1/4~1/3,具体视树木生长情况而定。

病虫害防治

咖啡蠹蛾

1年发生1~2代,以幼虫蛀入茎部危害,造成枝条枯死,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开花,或茎干蛀空而折断。

防治方法:

剪除受害嫩枝,枯枝集中烧毁;

用铁丝插入虫孔,钩出或刺死幼虫;

向虫孔注入80%敌敌畏或40%氧化乐果100~200倍液,虫孔用湿泥封闭,以杀死幼虫;

孵化期喷施40%氧化乐果,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

蔷薇叶蜂

蔷薇叶蜂1年可发生2代,以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有群集习性,常数十头群集于叶上取食,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仅留粗叶脉。雌虫产卵于枝梢,可使枝梢枯死。

防治方法:

人工连叶摘除孵化幼虫;

冬季控茧消灭越冬幼虫;

喷施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90%敌百虫原液8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

叶蝉

1年可发生5~6代,以成虫在侧柏等常绿树上或杂草丛中越冬。若虫或成虫用嘴刺吸汁液,使叶片出现淡白色斑点,危害严重时斑点呈斑块状,或刺伤表皮,使枝条叶片枯萎。

防治方法:

冬季清除苗圃内的落叶、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利用黑色灯锈杀成虫;

喷施2.5%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

锈病

症状:真菌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芽。春季展叶后开始发病,在叶背及叶柄、叶脉上产生黄色锈孢子器,突破表皮后散出橘红色锈孢子,侵入植物。到初夏大量蔓延,形成橘黄色或黄褐色粉状夏孢子堆,使枝叶失绿变黄,病斑明显隆起,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或花蕾干瘪脱落。

发病特点:病菌以菌丝体或冬孢子在病芽、病枝上越冬,孢子借助风雨传播,由气孔侵入,在生长季节可反复再侵染。四季温暖地区危害严重,而冬季寒冷、夏季高温的地区发病较轻。[2]

防治方法

结合修剪,清除锈病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侵染来源;

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防止徒长,注意通风透光,做好排水工作,降低温度,提高植株抗性;

喷洒波美3~4石硫合剂,或25%粉锈宁1500~2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5%氧化萎锈灵3000倍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