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围虾是海水虾还是淡水虾

山里向茶   2023-08-30  编辑: admin  234阅读  栏目:泥鳅

一、基围虾是海水虾还是淡水虾

基围虾是利用主要分布于广东省珠江河口一带的叫做基围的养育池养殖的河口虾。 主要品种是刀额新对虾(学名Metapenaeus ensis),还有一些属对虾科的近缘新对虾、哈氏仿对虾等品种。

基围虾是淡水育种、海水围基养殖、人工培育的、专供食用的一种虾,称为基围虾。其得名原因是“围基养殖”

二、基围虾又名是什么虾?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亦称“基围虾”、“独角新对虾”。软甲纲,对虾科。体长8cm左右。体表有许多凹陷部分,其上生有短毛。额角平直,仅上缘具7-9个齿。头胸甲具明显的心鳃沟和心鳃脊,肝沟明显,具肝刺、触角刺及眼上刺,无颊刺。前三对步足具基节刺,第一步足具座节刺,第五步足无外肢,第七胸节有侧鳃,第三鄂足无肢鳃。是重要的经济种,为人工养殖对象。

三、南美白对虾和基尾虾是同一品种吗?

不是的,南美白虾是美国引进的品种,基围虾是本地物种,你百度就知道啦

四、"基围虾"的由来?

为何叫基围虾?

因为麻虾属沙虾类,又叫基围虾,因为野生的麻虾喜好生活在沙泥底及盐分较低的浅海中,平时习惯将身体收藏入海床中,只凸出双眼及头部前端呼吸,用来逃避敌人及等候食物之用,涨潮时则会爬入一些缓流的内湾栖息。

渔民发现麻虾的这种特性之后,就在内湾拉网或修筑石基来等麻虾自投罗网。老一辈的渔民叫这些陷阱做基围(即用基石来捕捉),所以用基围所捕的虾也叫基围虾。

十几年前的基围虾绝大部分是野生虾,生命力极强,时至今日餐桌上的基围虾都变成人工养殖的品种,体质远比以前弱,适应能力亦下降了。

五、基围虾是海虾还是河虾

海虾。

刀额新对虾俗称泥虾、麻虾、花虎虾、虎虾、砂虾、红爪虾、卢虾,商业上称基围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最大体长可达19cm。

近岸浅海虾类,它具有杂食性强、广温、广盐和生长迅速、抗病害能力强等优点,而且能耐低氧,具有潜底习性。因壳薄体肥,肉嫩味美能活体销售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是目前“海虾淡养”的优良品种。

原产中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及澳大利亚一带,主要分布于日本东海岸,中国东海与南海,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及澳大利亚一带。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山东半岛以南沿岸水域。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及澳大利亚一带也有分布。

扩展资料

海虾的形态特征

海虾体长,两侧扁,雌性长约18~24厘米,雄性稍短,体躯透明,雌性棕蓝色,雄性稍显黄色;全身披有甲壳。胸甲较坚硬而宽大,前端中央延伸成长而尖的剑颧,上缘有7~9齿;下缘有3~5齿。

剑额下两侧具有柄的眼1对,头部有附肢5对,第1、2对成为两对鞭状触角,其第2对很长。其他足3对,成为1对大颚和2对小颚,为口器之组成部分。

胸部附肢8对,其中3对成为颗足,为口器的一部分,5对为步足,前3对步足的末端均为钳状,以第3对为最长。后2对末端成爪状。

腹部7节,分节明显,能屈曲;腹部附肢6对;第1对雌性内肢极小,雄性变为生殖器。第6对为尾肢,粗短,和腹部第7节尾节合成尾鳍。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海虾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刀额新对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