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蟹怎么喂养

山里向茶   2023-09-07  编辑: admin  168阅读  栏目:泥鳅

一、陆蟹怎么喂养

民以食为天,喂蟹不管海陆都最好喂鱼虾,通吃,还有鱼饲料也吃一点,但最好依据栖息地给特定的食物,如海蟹喂海鱼。但陆蟹【包括陆寄居蟹】水果和很多地上面的东西都可以吃,其中包括菜叶,其他的蟹都不爱吃。 

喂蟹还可以喂红虫等腥物【这个海蟹也吃】,切忌不要喂畜肉,不然水面会漂油就不好收拾了。 

一次千万不要喂多,多了就会吃不完,然后腐烂发臭,污染水质 

陆蟹,沙蟹,陆寄居蟹千万不要泡水,会溺死,然后海蟹千万不要自己配海水,我们的食盐是加碘的,海水里可没这么多碘,而且各深度盐含量不同,配错就麻烦大了。 

建议陆蟹和沙蟹弄一个食物盘,用贝壳最好,虽然它们生活在陆地 

但还是需要海水的,要海水可以去花鸟鱼虫市场找人工海水。 

第一次喂食一般吃不多,它要适应环境,没有那么快,如还剩了些赶快捞出,避免污染水质。 

对于陆蟹陆寄居蟹来说,开胃菜最好是苹果 

缸的布置也要讲究,沙蟹就弄厚一点沙,以便挖洞,陆蟹【同陆寄居】可以向蜥蜴看齐,切记都要有躲藏物,寄居蟹要有沙蟹那么厚的沙。海蟹便是海水,一堆石头【不推荐养,太难伺候了】,溪蟹和大闸蟹【大闸很难养,容易死,但水族市场有一种蟹叫笑面蟹,与大闸蟹同属方蟹科】溪蟹石缝伺候,笑面弄沉木,也要一些躲藏物,但这两种蟹水面不要太高。

另外沙蟹陆蟹记得保证潮湿

蟹是节肢动物,需退壳生长,但退壳后的蟹是软的,而且有腥味,容易遭到袭击。据资料说,蟹退壳前体色变深,需马上捞出独养,等壳硬再放回,小个体陆寄居蟹退壳是要挖沙的,一定注意

养了半载就可以谈繁殖了,海水繁殖太麻烦,这里不讲,淡水繁殖后的蟹过了一段时间会产卵到腹部【看得出来,一大团】马上捞出!蟹的交配是一只抱着一只,一只在上一只在下

按栖息地蟹分一下 

海生陆栖蟹【沙蟹,陆蟹】 

海生海栖蟹【吧主~~皇帝】 

淡水生淡水栖蟹【如溪蟹】 

海生淡水栖息【如大闸蟹】

二、陆地寄居蟹如何饲养

寄居蟹有两种,一种是陆生的一种时水栖的,陆生的大,水栖的相对小点。

触角、肢体健康,活泼。 饲养寄居蟹可用鱼缸或较大的玻璃罐、塑料罐等容器,底部铺满砂石,砌成斜坡状。调好0.4-0.5%浓度的盐水,淹至斜坡1/3-??处,有条件的话还可装一个小型过滤器。

寄居蟹可喂其碎鱼肉、蚬肉或小虾肉等,食物应放置在水上砂面,每天喂一次就行了,吃不完的食物要及时清理,以免污染水质。夏天每星期要换水1/3,冬天换水时间可稍长一些。

三、怎么养螃蟹``???

河蟹七八月长壳,九十月长膘。夏季高温季节河蟹活动频繁,食欲大增,是河蟹生长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强管理。

创造生态脱壳环境:7-8月河蟹要进行最关键的一次脱壳,这次脱壳时间长,并常出现因脱壳不顺利而死亡的现象。而水草正是河蟹喜爱的植物饲料,还能为河蟹提供隐蔽场所及除着生物的基质。因此,养殖蟹池应尽早移栽伊乐藻、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覆善率达50%左右,这样就可以为河蟹提供阴凉的栖息场所,有利于河蟹脱壳时躲避敌害,防止软壳蟹受其他蟹攻击。有条件的,将软壳蟹挑出来,放在通风、阴凉、有水草的池或盆内暂养,等蟹壳硬后再放池内饲养,以提高脱壳蟹成活率。

合理增加投喂量:日常除供足水花生、水浮莲以及苏丹草等植物性饲料外,每周搭配投喂2~3次动物性饲料,如屠宰场下脚料,小杂鱼、蚯蚓、螺蚌肉等,或者增加富含蛋白南、脂肪的植物性饲料,如玉米、小科、黄豆等。粉质饲料最好混配后蒸制成块状投喂。投喂量为在池蟹体重的10%~15%,看第二天食料有无剩余而相应增减。饲料投在池边浅水处,每天下午3~5时投喂,以适应河蟹昼伏夜出觅食的习性。

避免水质污染:在河蟹的旺长期,要确保池塘水深1米左右,以清澈、干净、溶氧丰富为佳。定期换水,每3~4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0~30厘米。换水最好在傍晚前进行,水源要清洁卫生,无毒无污染。发现池中河蟹多数登岸,且吐泡,尤其是白天有大批蟹攀爬出水面,且受惊也不下水或一下水马上上岸,表明水中缺氧或水质败坏,应尽快换水,换水量也应加大。

及时防病治病:高温季节,河蟹易引发暴发病,因此,必须坚持防重于治的方针,辅以药物防治疾病。可定期交替泼洒1毫克/升土霉素粉、0.5~1毫克/升呋喃唑酮、1~2毫克/升硫酸锌、05毫克/升蟹安灵等药物;经常投喂药饵,每1000克蟹重用0.1~0.2克土霉素或红霉素拦饵投喂;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壳粉、骨粉、鱼粉、禽蛋壳粉,以利河蟹脱壳。寄生虫病可用5~10毫克/升福尔马林或其它杀虫剂全池泼洒,细菌性病用消毒药物进行水体消毒2~3次,全池泼洒药物与投喂药饵相结合,则效果更佳。

防止逃蟹损失:蟹在夏霜秋初最易逃跑,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观察有无逃走的痕迹,检查是否有洞与外界河沟、稻田相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出水口的拦护设备也要注意检查,防患于未然。

螃蟹投喂技巧

螃蟹是一种杂食性的水生动物。它的饵料有以下几种,但不能用单一的饲料饲喂。

(1)天然饵料 凡是它喜食的、自然生长在水中和陆地上的各种生物,均称为天然饵料。主要有浮游植物、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和陆生动植物等。

浮游植物:包括硅藻、金藻、甲藻、裸藻、绿藻等,是早期幼蟹和浮游动物的饲料。

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挠足类等,是它的好饲料。

水生植物:包括苦草、轮叶黑藻、菹草、马来眼子菜、芜萍、浮萍、水浮莲、水花生、金丝草等,是它的主体天然饵料。

底栖动物:水域中的螺、蚬、河蚌、水蚯蚓等是它的上佳饲料。

陆生动植物:包括黄粉虫、蚯蚓及黑麦草、狼尾草、聚合草等。

(2)人工饲料 植物性饲料,主要包括黄豆、豆饼、菜饼、棉籽饼、麦类、米糠、豆渣、酒糟、酱渣、花生饼等。动物性饲料,主要有螺蛳、蚬子、河蚌、蚕蛹、黄粉虫、蚯蚓、小杂鱼、蝇蛆、畜禽内脏等。

投放饲料,必须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般每天每次投饲量为蟹体重的5%-8%。但蟹有贪食动物性饲料的习性,如果长期投放动物性饲料,要在短期内改变成植物性饲料比较困难。

投喂方法不同于其他水产动物,但基本上也要做到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定时:蟹的摄食强度随季节、水温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在夏秋两季随着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蟹的摄食能力增强,这时每天投喂一次。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蟹的摄食能力下降,可隔日或数日投喂一次。投喂的时间以傍晚前后为宜,这是因为蟹是昼伏夜出的水生动物。

定位:水草可直接投放,其他饲料投喂在接近水位线以下的土坡上,或投在浅水处。以便观察蟹的摄食、活动等情况,随时增减饲料和调节水质。

定质:精、青、粗饲料要合理搭配,前期以粗饲料和草类饲料为主,要稍多投些,后期是蟹肥育的重要时期,精饲料要多些。

定量:每天每次投喂量为蟹体重的5%-8%,水温高时取上限,水温低时取下限。

不过,在幼蟹培育期,每天定时、定量、多点投喂鲜活饲料(如水蚯蚓、黄粉虫等)、鱼粉、麦粉、蚕蛹粉、花生饼、麦麸、嫩菜叶、人工配合饲料等。日投喂量不超过幼蟹体重的3%-5%,其中70%在傍晚投喂,30%在上午投喂。

成蟹喂养时,一年中总的饲料分配为动物性饲料占40%,粗料(糠、饼、麸等)占25%,青料(水、旱草)占35%。上半年是蟹长骨骼的时节,在饲料分配上,青饲料占50%,粗饲料占30%,精饲料占20%。下半年是蟹肥育期,在饲料分配上,精饲料占60%,粗饲料占20%,青料占20%。

饲料投喂时间,3月底至4月初,平均水温未达到10℃时,可少投或不投。如果这时水温超过10℃时,可投喂少量糊状饲料。4月中旬后,平均水温上升到10-15℃时,可投喂糊状饼类、豆渣、米糠、猪血、配合饲料等,数量不宜多。5-6月份,可大量投喂水草。7-10月份,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投喂。11月份以后,酌情少量投喂。

具体投喂数量,3-4月份。为蟹体重的1%左右;5-7月份为5%-8%;8-10月份为10%以上。

投喂时间一般为傍晚或下午4-5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