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里面可以养大闸蟹?

山里向茶   2023-09-06  编辑: admin  193阅读  栏目:养鱼

水田里面可以养大闸蟹?

水稻田可以养蟹水稻田可以养殖河蟹,曾经在宜兴也开展过此类养殖。但是稻田养蟹对田块选择和田块工程建设要求较高,且河蟹饲养管理困难,产量偏低,同时随着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的提高,池塘纯养殖河蟹产量和效益明显高于水稻田养蟹,因此不提倡稻田养蟹。如养殖户想采用水稻田养蟹,提供以下养殖措施供参考。稻 田 生 态 养 殖 虾 蟹稻田养殖虾蟹使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互利互生,有利于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并为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契机。该项技术一般亩产稻谷250kg、河蟹50kg、青虾25kg,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稻田生态养殖虾蟹技术介绍如下: 一、田块的选择及田间工程建设 养殖的稻田要求选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保水性好的田块,每块面积10亩左右。田内要挖环沟,沟面上宽4m、底宽2m、深1m,可视田块大小,在田中开数条横沟或十字沟,田间沟上宽2.5m、底宽1m、深0.75m,并与环沟相通,将开挖沟的土堆筑加宽加固田埂 ,并要压实夯牢,大块土要粉碎,不能在埂中留有缝隙,造成漏水逃蟹。田间工程要及早完成,并设置好必要的防逃设施和进排水系统。 二、水稻品种的选择及种植要求 1、品种:选择耐肥力强、茎杆坚硬、抗倒伏、抗病害、产量高 的中晚熟水稻品种。 2、种植要求:要及早整平滩面,根据田的肥瘦程度,决定是否选用有机肥作底肥;水稻移栽一般在6月中、下旬进行,栽种密度为:株距25―30cm,每穴3棵秧苗。 三、种苗的选择、暂养及放养密度 稻田养蟹有两种形式:一是放养当年培育的幼蟹,密度为1500―2000只/亩;二是放养扣蟹,密度为800―1000只/亩。无论何种形式,都要求放养的蟹种大小适中、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活跃、附肢齐全、无病无伤、来源于长江水系。一般4―6月下塘暂养在环沟内用网围一块,待秧苗栽插成活发棵后,撤去网围并加水,让蟹进入稻田生长育肥;而虾种放养一般在 插秧完成后马上进行,放养密度为3万尾/亩;同时可在蟹田中套养花、白鲢鱼种50尾/亩。 四、饲养管理 1、投饵。根据河蟹、青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 对营养的要求,搞好饵料的组合,在喂养河蟹饲料的同时,适当投喂些青虾适口的配饵;同时每亩稻田可投放200―400kg螺蛳,让其自然增殖,作为优质的动物性饵料。 2、水质管理。根据季节变化和天气水质变化及渔业生产的特点来管好水质。前期以加水为主,高温季节水位可加深到1.5m左右;无固定的的换水模式,因实行生态养殖,当饲料控制得当,一般水质不易恶化,换水量及换水次数均比常规虾蟹养殖少。 3、病害、敌害防治。水稻种植后,如无特殊情况,可不施肥、不施药、不除草;虾蟹下塘前,对环沟和田间 沟要进行消毒,虾、蟹、鱼种苗也要消毒后下塘。对病害平时以防为主,每隔15―20天,每亩养殖沟用10―15kg生石灰溶化后泼洒,即起到消毒 、防病作用,又能补充虾蟹生长所需的钙质;在敌害防治方面,除彻底清塘消毒外,发现敌害要及时消灭,同时进排水口要按置密眼网,以防敌害生物进入。 4、日常管理。要坚持每天早晚各巡田一次,一查水质状况,二查虾蟹摄食情况,三查防逃设施完好程度,四查病敌害侵袭。发现情况,及时采取相应对策。8、9月份洪水汛期,要做好防洪、防风、防偷等工作。还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记录。 5、捕捞上市:将达到规格的青虾实行轮捕上市;根据河蟹性腺 发育成熟程度和市场价格安排上市;一般春节前后全部起捕结束,同时将达到规格的花、白鲢捕捞上市。 6、水稻收割:10月底11月初稻谷成熟后,可适当降低水位,水稻收割后可提高水位进入越冬。 五、注意点 1、种稻滩面一定要整平,否则会影响稻谷产量。 2、采用生态养殖方式,可起到生物互助作用。利用虾蟹鱼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及排泄物促进水稻生长,同时虾蟹还能为水稻起到除虫除草作用;而水稻又为虾蟹生长 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起到遮阳、水质调控等作用,而且还可起到增加栖息空间,减少互相残食,增加密度和产量。 3、采用生态养殖方式,主要抓好养殖前清塘消毒、苗种放养前消毒和平时防病工作。一般不易发病,可提供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4、一定要把苗种质量关,尤其是蟹种一定要选择长江水系品种。

可以的

2007年10月,辽宁农民在水稻田中进行养蟹试验并初获成功.插秧时,他们调整了水稻种植的行间距,留出较宽

(1)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资料中只涉及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必须有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将螃蟹的粪便和动植物的残体变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物质.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

(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例如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稻谷虫→螃蟹.

(4)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农民放养螃蟹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何保持生态系统相对平衡与稳定.

(5)由于有毒物质不易分解也不易排出,所以在食物链中逐级积累,其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的有毒物质就越多.该生态系统中螃蟹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最多.

故答案为:(1)细菌、真菌等分解者

(2)阳光

(3)水稻→稻谷虫→螃蟹

(4)都有一定的限度

(5)螃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