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绿肥作物及种植要点有哪些?

山里向茶   2023-08-25  编辑: admin  133阅读  栏目:无花果

一、常见绿肥作物及种植要点有哪些?

紫穗槐,豆科,多年生宿根落叶灌木。根深叶茂,耐寒,耐盐碱,耐瘠薄和耐涝。有绿肥之王之称。嫩枝叶含氮1.32%,含磷0.3%,含钾0.79%。可采用播种、压条、插条或分根等方法繁殖。在定植当年,每667平方米可收获鲜枝叶200~500千克,第二年可收获1000~1500千克,第三年收获2500千克以上。可在夏季收割嫩枝叶压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也可在秋季落叶前翻压。生产中,可利用荒山、丘陵绿化,在园地四周栽成绿色围墙或栽成生物埂。

沙打旺,多年生豆科植物。宿根。耐旱耐瘠薄,喜沙质土壤。根深叶茂,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并可作为蜜源植物。种植当年,生长缓慢,第二年生长迅速,产草量较高。主要为播种繁殖,可春播或秋播。出苗前怕旱,春播宜抢墒进行,夏播较好,播种量为667平方米0.5~4千克,产草量可达1500~2500千克以上,并开花结实,第三年产量可达3000千克以上。一年可收割2茬,收割后直接做绿肥或沤制。若做采种用时,则夏季不能收割。

草木樨,2年生豆科植物。耐寒,耐旱,耐瘠薄。生长旺盛,根系发达,产草量高,鲜草含氮0.48%,含氧化钾0.44%,含五氧化二磷0.73%。可于秋季或春季播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为1~2千克。第二年,可在春夏收割1~2次,收割适应留10厘米高的茬。收获的鲜草可直接压埋或沤制。该草根深叶茂,可制止其他杂草生长。一般每两年在播种的土壤中可保留有鲜根500千克左右。这些根腐烂后,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紫花苜蓿,多年生豆科植物。喜欢潮湿温暖的气候条件,在排水量好、微碱性沙质壤土上生长良好,耐盐碱、耐寒力强。产草量较高,第三年每667平方米可收获2000~3000千克,一年可收割3~4次。鲜草含氮2.16%,五氧化二磷0.53%,氧化钾1.49%。用种子繁殖。因种皮厚硬,播种前应磨破种皮,以利种子吸水萌发。也可用温水浸种,水温为50~60℃,经15~20分钟后捞出催芽。种子发芽率为90%以上。早春播种,播种后应覆土2厘米厚。播种量为667平方米1~2千克。紫花苜蓿可直接压青做绿肥。鲜草中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质、糖类、多种维生素等,是“牧草之王”。也可做饲料,是优质的畜牧饲料,还可防风固沙,改良土壤。

聚合草,多年生绿肥植物。适应性强,喜肥水,但也耐干旱。生长迅速,再生能力强。产量较高。常说“有多大的肥水,就有多大的产量。”就是它丰产性的生动写照。由于其再生能力强,因而多采用无性繁殖。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进行分株、切根、插根或茎繁殖,目前多采用切根繁殖。聚合草一年可收获3~4次,一天可长2~5厘米。有施肥条件的,每667平方米产鲜草可达10000千克以上。它是饲喂猪羊的好饲料,是“三北”地区有发展前途的绿肥植物。

三叶草,可分为红花三叶草和白花三叶草,均为豆科植物,多年生宿根性草本。喜肥水,耐瘠薄,生长量大,667平方米产量可达5000千克以上。一年可收获3~4次。用种子播种,于早春或盛夏雨季进行。播种深度为1~1.5厘米。出苗后应加强管理,及时拔除杂草,否则影响幼苗生长。第一年不能收割,第二年后可以收割,收割后可作猪、羊、牛的饲料,也可直接压埋沤制绿肥。三叶草是猪、羊、牛的最好饲料,可发展果园养殖,生产过腹还田肥料。三叶草第二年生长迅速,肥水条件适宜,生长旺盛,但三年后应将全园深翻一次,重新种植。

二、什么是绿肥?绿肥有哪些种类?

凡作肥料施用植物绿色体均称绿肥绿肥种类多根据分类原则同有下列各种类型绿肥: (1)按绿肥来源分:①栽培要肥指人工栽培绿作物;②野生绿肥指非人工栽培野生植物杂草、树叶、鲜嫩灌木等 (2)按植物学科分:①豆科绿肥其根部有根瘤根瘤菌有固定空气氮素作用紫云英、苕子、豌豆、豇豆等;②非豆科绿肥指切没有根瘤本身能固定空气氮素植物油菜、茹菜、金光菊等 (3)按生长季节分:①冬季绿肥指秋冬插种第二年春夏收割绿肥紫云英、苕子、茹菜、蚕豆等;②夏季绿肥指春夏播种夏秋收割绿肥田菁、柽麻、竹豆、猪屎豆等 (4)按生长期长短分:①年生或越年生绿肥柽麻、竹豆、豇豆、苕子等;②多年生绿肥山毛豆、木豆、银合欢等③短期绿肥指生长期短绿肥绿豆、黄豆等 (5)按生态环境分:①水生绿肥水花生、水戎芦、水浮莲和绿萍;②旱生绿肥指切旱地栽培绿肥;③稻底绿肥指水稻未收前种下绿肥稻底紫云英、苕子等

三、传说中的绿肥是什么肥料啊,都有哪些啊?

    绿肥是指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体。如苜蓿、满江红、水葫芦等。绿肥是传统的重要有机肥料之一。种植绿肥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粮食产量、品质的关键措施,也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是一类农作物和植物学上的专用术语。

绿肥的种类

    绿肥的种类很多,常根据其来源、利用方式、栽培季节以及植物学特性等的不同而分别加以区分。

 一、按来源划分

    绿肥有栽培绿肥和野生绿肥两种。栽培绿肥又称绿肥作物,是在农田中专门栽培作绿肥用的。野生绿肥是收集、刈割天然生长的野生草本植物以及树木的青枝嫩叶,翻压或堆沤后用作肥料。

按栽培季节划分

冬季绿肥简称冬绿肥。为秋季或初冬播种,来年春季或初夏利用。其主要生长季节在冬季。最典型的冬绿肥是我国广泛利用的紫云英。

夏季绿肥简称夏绿肥。为春季或夏季播种,夏末或初秋利用。其主要生长季节在夏季。

春季绿肥简称春绿肥。为早春播种,在仲夏前利用。

秋季绿肥简称秋绿肥。在夏季或早秋播种,冬前翻压利用。其主要生长季节在秋季。

    多年生绿肥为栽培利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绿肥,可多次別割利用。这类绿肥因需要长时间占用土地,故常利用空隙地或林木行间种植。春、夏、秋冬绿肥大多是利用主要作物接茬之间的空余时间以复   种的形式加以利用,生长季节较短,所以又称为短期绿肥。与此对应,多年生绿肥常又称为长期绿肥。

二、按利用方式划分

     按利用方式划分其种类更是多种多样。如用作水稻田肥料的称为稻田绿肥,用作麦田肥料的称为麦田绿肥,用作棉田肥料的称为棉田绿肥等。用作防风固沙、环境绿化、果园覆盖等方面的覆盖绿肥是生态农业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类绿肥。此外,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功能的绿肥称为兼用绿肥,如既作肥料又作饲料的肥饲兼用绿肥,既作肥料又作蔬菜的肥菜兼用绿肥,既作肥料又可收获其种子等加工成粮食的肥粮兼用绿肥等。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覆盖绿肥和兼用绿肥由于其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今后绿肥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按植物学特性划分

    一般可分为豆科、非豆科绿肥两类。传统的绿肥多以豆科绿肥为主。豆科绿肥由于具有固氮作用,一直是主要的绿肥种类。非豆科绿肥主要包括解磷作用强的十字花科绿肥;富钾作用强的菊科、苋科以及一些水生绿肥;常用来与豆科绿肥混播的禾本科作物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