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几座南京大屠杀纪念碑?

新乡市优特蔬菜研究院 2022-11-25 03:44 编辑:admin 207阅读

共有几座南京大屠杀纪念碑?

1.普德寺丛葬地纪念碑――乘26路到雨花新村,向前步行约30米,沿阶而上可见。

2.正觉寺遇难同胞纪念碑――武定门古城墙附近,哈哈大酒店东侧。

3.东郊丛葬地纪念碑――灵谷寺下车向前走,路口右拐可见。

4.北极阁附近遇难同胞纪念碑――到北极阁广场后,沿假山走到尽头后拾级而行200米。

5.五台山丛葬地纪念碑――五台山四号门进入即可。

6.煤炭港遇难同胞纪念碑――至中山码头后乘307路抵煤炭港,走至一废弃火车道,再直走30米。

7.汉中门外遇难同胞纪念碑――汉中门广场向西,在桥头即可见(现因汉中门桥施工,此碑暂被搬离妥善保存起来)。

8.上新河遇难同胞纪念碑――乘车抵达棉花堤渡口,前行约200米,在一军营处。

9.挹江门丛葬地纪念碑――绣球公园北门直走200米,进入岔路后左拐。

10.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及遇难同胞纪念碑――汉口路南京大学天文系门内。

11.中山码头遇难同胞纪念碑――中山码头处。

12.草鞋峡遇难同胞纪念碑――幕府山脚下沿江。

13.清凉山遇难同胞纪念碑――国防园马路对面。

14.燕子矶江滩遇难同胞纪念碑――燕子矶公园。

15.花神庙地区丛葬地纪念碑――乘坐19路到望江矶,穿过交叉路口前行见功德园,进入即可。

16.江东门遇难同胞纪念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

17.汤山湖山村遇难同胞纪念碑――汤山湖山村公墓旁。

18.鱼雷营遇难同胞纪念碑――遗址在金陵造船厂内,有址无碑,但在侵华日军南

19.位于紫金山脚下太平门附近的侵华日军集体屠杀地及丛葬地,今天竖起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太平门遇难同胞纪念碑”。这是南京建立的第十九座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碑。

江苏南京新发现的一处位于紫金山脚下太平门附近的侵华日军集体屠杀地及丛葬地,今天竖起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太平门遇难同胞纪念碑”。这是南京建立的第十九座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碑。

根据当年参加南京大屠杀的侵华日军老兵提供的证言及历史资料,在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那天,日军在这个集体屠杀地用机枪射、地雷炸等方式,杀死了一千三百多名中国同胞。

据了解,这处侵华日军集体屠杀地及丛葬地之所以迟至七十年后的今天才建碑,是由于当年日军在太平门制造的这场屠杀暴行没有留下一个幸存者。加上战后数十年,日本的一些加害者一直保持沉默,企图掩盖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恶。经过日本松冈环女士等人不畏艰辛的努力,这段悲惨的历史才得以重见天日。

前来参加今天揭碑仪式的松冈环女士介绍说,从一九九七年开始,她与其他日本正义人士在日本许多城市开通了调查南京大屠杀加害者热线电话,采访了二百余个当年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搜集他们的证言。今年六月,她寻找到侵华日军第十六师团三十三连队第六中队的数名老兵。这几名老兵及其他日军老兵的证言、提供的文字资料均证实,当年在南京太平门附近有一处侵华日军集体屠杀地。

松冈环说,据当年参与南京大屠杀并亲手毁尸灭迹的日本老兵描述,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日军第六中队将一千多名中国人押送到太平门附近进行屠杀。为了防止有人死里逃生,第二天早晨,日军士兵还在尸体中翻检,一旦发现有幸存者,立即用刺刀杀死。另外,第十六师团所属第三十旅团旅团长佐佐木日记中也有记录,日军在南京太平门一带屠杀了一千三百多人。

根据松冈环提供的日本老兵证言等资料,南京方面的有关专家经过研究考证,确认了这处侵华日军集体屠杀地。旅日华侨中日友好促进会和部分日本友人捐建了太平门纪念碑。

松冈环女士率领的日本“铭心会”访华团全体团员、旅日华侨中日友好促进会秘书长林伯耀先生等参加了今天的揭碑仪式,并向遇难者默哀、敬献花圈。

18座 其中一座是最近才发现地 前几天广播有说

谁能够详细介绍一下南京市啊

南京(Nanking.Nanjing)――山水城林,博爱之都。

别称台城、越城、秣陵、石城、石头城、金陵、建业、建邺、建康、蒋州、升州、白下、上元、集庆、应天、江宁、天京等。简称:宁。

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又被称为“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曾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京师和留都),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几个时期的国都。自古是江南以及华东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也是长江下游流域重要的商业和经济中心。目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南京是长江下游地区和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拥有横跨长江、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公铁两用桥――南京长江大桥,亚洲最大的内河港口南京港,禄口国际机场以及众多连通中国北方、南方和中西部的铁路和公路干线。南京是“山、水、城、林”一体的城市,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存。

南京位于北纬31度14分至32度37分、东经118度22分至119度14之间。

人口:2006年末户籍人口为607.23万人,其中市区524.64万人,全市户籍非农业人口418.39万人,其中市区400万。2007年末户籍人口为617.17万人。

全市共有51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8.56%。1999年少数民族77,394人,其中回族64,82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3.76%,其次为满族2311人,壮族533人。南京少数民族以建邺区为最多,共有13,692人,占全区人口的9.13%。特点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混居(南京是东南沿海各省回族最为集中的城市,约有8万人)。

市花:梅花;市树:雪松

【区划】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政府驻地:玄武区北京东路,明朝时武庙所在地,背靠明城墙、玄武湖,西临鸡鸣寺、北极阁(江苏省气象台所在地)东面是九华山、太平门,南面为历经百年沧桑的东南大学。截至2006年12月31日,南京市辖11个市辖区、2个县,75个街道、39个镇。

南京市 面积6582.31平方千米,人口617.17万人

【地理】

南京大部分为低山丘陵地形,境内的紫金山、幕府山、栖霞山等构成宁镇山脉西段。长江在南京从西北折向东南进入镇江,江中较大的沙洲有八卦洲、江心洲、潜洲等。秦淮河是南京最重要的地区性河流。它的南北两源分别在句容和溧阳发源,在江宁方山汇合后在南京城通济门(东水关)外又分为内外两支。内秦淮河流经南京城南,为著名的“十里秦淮”夫子庙位于其岸,出西水关与外秦淮复合后汇入长江。南京其他重要的水域还包括城北的金川河,从六合区流过的滁河,高淳的固城湖、溧水的石臼湖等等。市区内还有玄武湖、莫愁湖、南湖、前湖、琵琶湖等大小湖泊。

南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夏长而春秋短。夏季气温可达40度,盛行西南风,号称“长江沿岸三大火炉”之一,冬季气温可达零下,盛行东北风,年平均温度15.7℃。南京雨水充沛,年平均降雨117天,平均年降水量1106.5毫米,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处于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夏季和秋季还有西太平洋台风带来的大量雨水。

南京城中,有大小丘陵数十座。有紫金山、幕府山、栖霞山、狮子山、五台山、九华山、北极阁、清凉山、八字山、老虎山、雨花岗、石子岗、古平岗、鼓楼岗等。构成了“龙蟠虎踞”的地势格局。自古以来被认为有帝王之气。

【沿革】

南京古为吴地,位于“天下九州”之一的古扬州地域。前495年,传说吴王在此筑冶城。前472年,范蠡筑越城,位置在今中华门外秦淮河南岸。前333年,楚威王于石头山(今清凉山)筑金陵邑,故南京别称“金陵”。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属会稽郡。

211年,吴大帝孙权在石头山金陵邑旧地筑石头城。229年在此建都,名“建业”。太康三年(282年)改“建业”为“建邺”。建兴元年(313年),为避司马邺之讳,改为“建康”。589年隋灭陈,擒陈后主,平毁城邑宫苑,在石头城置蒋州。唐朝初年置江宁郡,后置升州,再后改为金陵府。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称江宁府。宋置升州,北宋称江宁府,南宋改称建康府,为江南东路首府。元朝时为集庆路。

1356年,明朝定都于此,为京师应天府。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将应天府改为南京(留都)。1645年,南京降为江宁。清初时为江南省省府,以后直到清末一直是两江总督(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驻地。1853年-1864年,太平天国也定都于此,号“天京”。

1927年(民国16年)中华民国奠都南京,同年置南京特别市。1929年(民国18年)6月1日置首都特别市。1930年(民国19年)更改为院辖市(直辖市)。1931年,根据民国二十年六月一日公布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五条,“中华民国国都定于南京”。1937年(民国26年)12月,中华民国首都南京沦陷,发生了“南京大屠杀”的悲剧,国民政府西迁陪都重庆;1946年(民国35年),日本投降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还都南京。1949年4月21日,中国共产党军队进攻国民党中心南京,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政府南迁广州,又转迁台北。

1949年(民国3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南京成为中央直辖市,1950年1月改由新成立的华东军政委员会领导,仍为中央直辖市,同时政务院设有驻宁办事处。1952年江苏建省,南京降为江苏省省会。1989年为中央计划单列市,1994年为副省级城市。

【交通】

南京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和长江下游流域的中心,是重要的交通枢纽。2007年境内公路里程约98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约400公里。年末全市实有出租汽车9760辆,公交标准运营车辆总数6684标台。2006年末地铁运营里程22公里,运营列车120列,全年客运总量5798万人次。2006年末全市拥有公交车5246辆,6193标台,运营线路网长度2575公里,客运总量100827万人次。2006年全市拥有轮渡运营船15艘,轮渡客运总量1329万人次。

市内公共交通。南京市拥有较为便捷的公交网络,目前由四家公司运营(南京公交总公司、中北巴士、雅高巴士和新城巴士),有170多条线路通达城市主城区所有部分。南京地铁一号线已经投入使用两年,在“十运会”期间获得好评,二号线将于2009初投入运营,南京市规划于2050年建成长达433公里的包括地铁和轻轨的轨道交通网络。

公路 南京有60多条国道和省道连接中国其他区域。有沪宁高速公路、宁合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宁连高速公路等多条高速公路。南京都市圈建设宁扬(州)、宁镇(江)、宁淮(安)、宁蚌(埠)、宁合(肥)、宁芜(湖)、宁杭(州)和宁高(淳)等8条运输通道。南京市内有公路里程230公里,密度为3.38公里/平方公里。

铁路。京沪铁路(北为津浦线、东为沪宁线)、宁芜铁路和宁启铁路(现只到南通)交汇于南京,使南京成为连接北部、东部和中部的重要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的有宁西铁路、宁杭铁路、宁淮铁路以及沿江铁路。

航空。禄口国际机场距南京市中心直线距离为35.8公里,目前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40万吨;总体规划为年飞行36万架次,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2004年实际旅客接待量457.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8万吨。目前机场有85条国内国际航线,国际客运航线目的地有日本、韩国、泰国和新加坡等地,货远航线目的地有韩国、新加坡、泰国、美国、荷兰等地。

水运 。南京港是中国最大的内河港口,2004年吞吐量1.18亿吨,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为近50万标箱。港区全长98公里,有64个泊位,其中16个可停靠万吨级船舶。南京港同时是长江沿岸最大的集装箱港。

【经济】

地区生产总值:2773.78亿元 (2006年),2007年初步核算3275亿元。

中国百强城市:2004年列第7位.

财政。2006年南京市财政总收入603.9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6.44亿元。2007年财政总收入628.5亿元(新口径,包括上划中央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包含政府基金预算收入和社保收入),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0.2亿元。

工业。南京的工业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机械、生物制药、食品饮料、仪器仪表等产业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92.81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1196亿元,利税总额407.98亿元,利润总额214.88亿元。2007年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新口径,年销售收入100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5735亿元,实现利税590亿元,利润360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预计1405亿元。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234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20亿元。

著名企业。熊猫电子,扬子石化,金陵石化,跃进汽车, 江南光电 .著名的私营企业有雨润、太平洋建设、苏宁电器、五星电器、金盛、斯威特、力联、石林、天地等。

旅游。2006年南京旅游总收入达到462.80亿元人民币,其中国际旅游创汇达6.77亿美元,2007年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590亿元,其中国际旅游创汇8.1亿美元。2006年末,全市拥有A级旅游景点28个,其中4A级景区7个,旅游星级宾馆饭店127家,其中五星级宾馆8家,各类旅行社410家,其中从事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27家。2007年末,全市拥有4A级旅游景点8家,5A级旅游景点2家,旅游星级饭店138家,各类旅行社436家,其中从事国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27家。

【文化】

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原中央图书馆、江南图书馆,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中国三大图书馆之一,新馆目前已经建成。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2006年末为1186.8万册,2007年末为1190万册。

博物院。主要博物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南京地质博物馆、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简介:原名中央博物院,中国第一座现代综合性大型博物馆,中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2006年末文物藏品537826件。

美术机构。主要美术机构:江苏美术馆、南京美术馆、南京书画院、金陵书画院、江苏国画院、江苏省国画院。

戏剧演艺机构。主要戏剧演艺机构:南京小红花艺术团、南京歌舞团、南京民乐团、南京市京剧团、南京市越剧团、南京市杂技团、江苏昆剧院、江苏京剧院、江苏歌舞剧院、江苏省地方戏曲剧院、南京电影制片厂。

作家群。苏童、毕飞宇、李子悦、赵本夫、叶兆言、黄蓓佳等。

【名胜】

明孝陵:明朝皇家陵墓的始祖,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陵寝。

夫子庙:即孔庙,六朝至明清为南京最繁华的地方,现已改造为中国最大的仿古街市。

新街口:位于南京市中心,中华民国时代发展为商业区,号称“中国最大的购物消费圈”。

玄武湖:位于市区东北部,明朝时为禁地,湖周建有围墙,湖内岛屿上存放黄册档案,号称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

莫愁湖:位于南京市区西部水西门外,古称“金陵第一名湖”。

大报恩寺琉璃塔: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景观之一,毁于太平天国,现拟议重建。

阅江楼:六百年“有记无楼”传奇楼。

明城墙: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墙。

中山陵:中国国民党总理孙中山先生陵寝,中国最宏伟的现代陵墓。

鸡鸣寺:南京著名古寺,建于南朝梁武帝时期,有“南朝第一寺”之称,“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

南京长江大桥: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公铁两用桥

台城:位于鸡鸣山北,为东晋和南朝的宫殿和台省所在地。现存一段明朝修建的古城墙。

静海寺:中国古代外交史和近代外交史重大事件的见证化身,建有郑和下西洋主题的郑和纪念堂和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主题的静海寺纪念馆。

江东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朝天宫:江南规模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

中华门:中国最大的古城门,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

瞻园:著名江南园林。

煦园:著名江南园林。

江南贡院:江南地区最大的科举考试会场,清朝全国半数以上的状元在此接受考试。

总统府:中华共和的象征建筑,含原临时大总统府、两江总督署总督府遗址。

雨花台:雨花台烈士陵园

北极阁: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的摇篮。

无梁殿:位于灵谷公园内,是明代灵谷寺仅存的一座古建筑。

廖仲恺何香凝合葬墓:位于钟山西茅峰西南麓,背依天堡城,面对燕雀湖,东毗明孝陵。

栖霞山:地处栖霞区,以枫叶最著名,山脚有古刹栖霞寺。

燕子矶: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山石直立,如燕子凌空,是观赏江景的胜地。

紫金山:又名钟山,山势险峻壮观,如龙蟠之势,古迹名胜众多。是南京“龙盘虎踞”之说的龙头所在。明孝陵、中山陵等位于其南坡。

清凉山:又名石头山。是南京“龙盘虎踞”之说的龙尾所在。

石头城:在南京市区西北清凉山之后,原为楚威王的金陵邑,筑于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系自然山岩凿成,吴朝孙权在原址筑城。俗称“鬼脸城”(形如鬼脸得名)。

秦淮河:相传为秦始皇为泄金陵王气而开凿,实质是一条天然河流。发源于溧水东庐山以及镇江句容,在南京定淮门外注入长江。其中位于市区内的一段河道自三国至明清时期一直为繁华之地,被誉为“文化之河”。

金陵四十八景:南京最早有“金陵八景图”、“金陵二十名胜”、“金陵四十景”、“金陵四十八景”等说,其中“金陵四十八景”流传最广。“金陵四十八景”的说法最早起于明代,清初高岑曾绘《金陵四十八景图》。古金陵四十八景目前仅存半余。现代南京曾经进行过新景点评选活动,包括1983年评选的新金陵四十景,2004年评选的新金陵四十八景。

【特产】

云锦・雨花石・金箔・金陵折扇

传统艺术:白局(百曲)・阳腔目连戏(高淳)

传统习俗:爬城头(踏太平)・食乌饭・跳五猖・长芦龙灯(高淳)

饮食:金陵菜(京苏菜)・南京小吃・盐水鸭・南京板鸭 ・鸭血粉丝汤・糖葫芦・烧鹅・旱八鲜・水八鲜

【教育】

高等教育

早自汉代,江东私学已经比较发达。南京的官办高等教育则始自东吴。吴永安元年(公历258年)孙休诏立五经博士创立国学,历晋代与宋、齐、梁、陈四朝南京太学,至明南京国子监时期为世界最繁盛之最高学府;金陵非京都时代由中央学府改作南京府学,1650年明国子监改为清江宁府学;1902年江宁府学停办,筹办三江师范学堂,1906年改名两江师范学堂,1912年停办;民国成立后,1914年筹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以后先后改名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此外,宋初设立明道书院、茅山书院,清代设有钟山书院、惜阴书院,清末又开办了江南实业学堂、江南武备学堂、江南陆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金陵工艺大学堂等新式学堂。民国时期,美国基督教多个教会在南京联合开办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等高等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自1952年院系调整后,原南京大学合并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以及其他院校的一些院系,成立了多所高等院校,如今天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此外,还有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校。

2007年末拥有普通高校41所(不含部队院校),在校生67.8万人,其中在校研究生6.8万人。在宁两院院士79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2人。在宁中科院院士分布在6个领域:数学物理学部14人,化学部7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名,地学部15人,信息技术科学部4人,技术科学部6人;在宁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布在7个领域:机械运载与工程学部2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5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5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2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7人,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7人,医药卫生工程学部4人。

【历史】

史前

远古人类的足迹,随着时间推移而遍及今日的南京。东郊汤山出土了距今约30万~50万年的“南京猿人”完整的头骨化石;溧水县神仙洞发现了距今l万年以前的“溧水人”遗址。

6000年前南京就出现了原始村落,在1950年代发掘的北阴阳营遗址年代约为为公元前4000年至前3000年,为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北阴阳营文化,南京地区早期文化遗存还有200多处,著名的有点将台文化和湖熟文化。南京自古是江南地区的文化和政治中心.

先秦

南京古为吴地,位于“天下九州”之一的古扬州地域。前495年,传说吴王夫差在此筑冶城。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范蠡筑越城,位置在今中华门外秦淮河南岸。前333年,楚威王熊商灭越,埋金以镇“王气”,并于石头山(今清凉山)筑金陵邑,故南京别称“金陵”。

六朝

211年,吴大帝孙权在石头山金陵邑旧地筑石头城。229年在此建都,名“建业”,都城周长约11公里,开始了南京的都城史。五胡乱华,西晋灭亡,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建武元年(317年)司马睿以建康为都建立东晋(317年-420年),南京从此成为正统中华文化的中心。东晋以后,宋(420年-479年)、齐(479年-502年)、梁(502年-557年)、陈(557年-589年)相继在此建都,史称南朝。南朝与此前的吴、晋合称“六朝”。

隋至元

589年隋灭陈,擒陈后主,平毁城邑宫苑,在石头城置蒋州。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称江宁府。今天的内桥就是南唐皇宫大内正门前的桥梁,中华路就是当时的御道和城市的中轴线。宋朝以后南京城市就是在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逐步扩建而成。宋置升州,北宋称江宁府,南宋改称建康府,为江南东路首府。元朝时为集庆路。

1356年,朱元璋(明太祖)攻占集庆,以此为基地,逐步消灭陈友谅、方国珍、张士诚等对手,并于1368年赶走蒙古人,建立明朝,定都于此,为京师应天府。建成全长96华里、世界最长,也是中国最高的城墙,有一半的城墙保留至今。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北京皇宫及官衙均仿照南京制度),将应天府改为南京(留都),仍设六部等机构。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自杀,福王朱由嵩在南京即位,即弘光帝。1645年,南京被清兵攻陷,降为江宁。清初时为江南省省府,以后直到清末一直是两江总督(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驻地。1853年-1864年,太平天国也定都于此,号“天京”。在战争中南京城市几乎完全被毁。

1899年,南京下关开辟商埠。1906年和1911年,沪宁铁路和津浦铁路先后通车。

1929年-1937年间,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首都建设。1937年(民国26年)12月,中华民国首都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入侵的日本军队进行了南京大屠杀,至少30万人遇难。

【明城墙】

南京明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定都南京的产物和象征,是中国历史上唯―建造在江南的统一全国的都城城墙。

南京明城墙始建于元末至正二十六年(即公元1366年),建成于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6年),历时21年之久。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墙构成。 其中,南京京城墙,不循古代都城取方形或者矩形的旧制,设计思想独特、建造工艺精湛、规模恢弘雄壮,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3.676公里,比首都北京的古城墙还长出0.776公里。而南京古城墙的外廓城周长则为60公里。

数百年的沧桑,宫城、皇城、外廓三圈城墙已毁坏殆尽,惟有高大的京城墙,除城门等木构建筑不复存在,城墙依然屹立。所以,现在通常所称的“南京城墙”、“南京明城墙”即指京城墙。

南京的城墙,为我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我国秦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

早在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之后,企图进一步吞并楚国,他看中了位于现在南京中华门的长干里一带,召见他的谋士范蠡监理建城,定名“越城”,又叫“范蠡”城。当时的“越城”很小,城周只有1公里又80步,占地面积也只有6万平方米,称作“越台”。到了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又在南京清凉山(又叫石头山)筑城,称为“金陵邑”,这也是南京又称“金陵”、“石头城”的来历。到了公元前211年,孙权又在金陵邑故址构筑“石头城”,即今日南京的重要历史遗存“鬼脸城”,这是当时的军事要塞,它依山为城,因江为池,地势十分险要。

当然,南京十朝建都史中最辉煌的一页当数元末至正二十六年,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南京后开始建造的明城墙。它东连石头城,南贯秦淮区,北带玄武湖,将历代都城都囊括其中。朱元璋为建造这座都城,动用各类筑城人员达百万余众,涉及长江中、下游数省的广袤地区,具有强烈的民族亲和性及地区代表性。

南京原有13座城门,分别是:神策门(今和平门)、钟阜门、金川门、仪凤门(今兴中门)、定淮门、清凉门、石城门(今汉中门)、三山门(今水西门)、聚宝门(今中华门)、通济门、正阳门(今光华门)、朝阳门(今中山门)、太平门。

后来,中华民国时期,又先后开辟草场门、中央门、新民门、解放门、挹江门、闰丰门(今玄武门)等。之后又在80年代开辟了集庆门。但钟阜门、金川门、通济门、清凉门、草场门、定淮门、三山门、太平门和正阳门毁于战火,尚未重建,故南京现存的城门有:神策、新民、仪凤、挹江、石城、集庆、聚宝、朝阳、解放、闰丰十个门。

经近年抢救性修复,现在南京明城墙的完好总长度已经达到23.743公里。南京市委、市政府还不惜拨出重金,先后建成了以古城墙为背景、护城河为依托的月牙湖公园、狮子山公园、神策门公园、绣球公园、小桃园、八字山公园、水木秦淮广场等,建造了能够传递历史信息的水西门遗址广场和以瓮城、城墙为主题的新建筑群体汉中门市民休闲广场、中华门城堡等。

南京(Nanking.Nanjing),博爱之都,别称石城、石头城、秣陵、金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集庆、应天、江宁、天京、台城等。简称:宁。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又被称为“六朝古都”和“十朝都会”,曾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京师和留都),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几个时期的国都.自古是江南以及华东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也是长江下游流域重要的商业和经济中心。目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南京是长江下游地区和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拥有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公铁两用桥――南京长江大桥、亚洲最大的内河港口南京港、禄口国际机场以及众多连通中国北方、南方和中西部的铁路和公路干线。南京是“山、水、城、林”一体的城市,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存。

南京位于北纬31度14分至32度37分、东经118度22分至119度14之间。

城市坐标:E118°46′ N32°03′

总面积:6582.31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4723.07平方千米

人口:2006年末户籍人口为607.23万人,其中市区524.64万人,全市户籍非农业人口418.39万人,其中市区400万。2007年末户籍人口为617.17万人。

全市共有51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8.56%。1999年少数民族77,394人,其中回族64,823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3.76%,其次为满族2311人,壮族533人。南京少数民族以建邺区为最多,共有13,692人,占全区人口的9.13%。特点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混居(南京是东南沿海各省回族最为集中的城市,约有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