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的发酵方法

新乡市优特蔬菜研究院 2022-12-08 17:29 编辑:admin 300阅读

有机肥的原料主要是以人畜粪便为主料,以秸秆、杂草、树叶、谷糠 等农副产品加工废弃物如酒糟、锯末等为辅料;发酵方法主要是以高 温发酵无害化处理,或者以农盛乐有机肥发酵剂为主的微生物处理法 。

以畜禽粪便和枯枝落叶为例,具体做法如下:

1、准备物料:

先将枯枝落叶粉碎,1~1.5吨枯枝落叶,畜禽新鲜粪便约2.5~3.5吨 ,配合使用1公斤农盛乐有机肥发酵剂。要先将农盛乐微生物有机肥发 酵剂以1:5~10的比例与米糠 (或玉米粉、麦麸)混匀备用。

2、调整碳氮比C/N

发酵有机肥的物料C/N(碳/氮)应保持在25~30:1,因落叶、枯草的 C/N比例不均衡,所以,1吨的枯草落叶要加1公斤的尿素进行调整。

3、控制水分

粉碎后的枯枝落叶的水分含量要控制在60%~65%。水分判断:手紧抓 一把物料,指缝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为宜。水少发酵慢,水多 通气差,会因为缺氧而腐败产生臭味。

4、建堆处理

将备好的物料边撒菌边建堆,堆高与体积不能太矮太小,要求:堆高 1.5米,宽2米,长度2~4米或更长。

5、温度要求

启动温度在15℃以上较好 (四季可作业,不受季节影响,冬天尽量在 室内或大棚内发酵),发酵升温控制在60℃~65℃之间为宜。

6、翻倒供氧

有机肥发酵剂是需要好(耗)氧发酵,在操作过程中故应加大供氧措 施,做到拌匀、勤翻、通气为宜。

7、发酵完成

一般在物料堆积2~3天后,温度升至50℃~60℃,第三天可达65℃以上 ,在此高温下要翻倒一次,一般情况下,发酵过程中会出现两次65℃ 以上的高温,翻倒两次即可完成发酵,正常一周内可发酵完成。物料 呈黑褐色,温度开始降至常温,表明发酵完成。

枯枝落叶经有机肥发酵剂发酵后,能起到彻底 “脱臭”“腐熟”“杀 虫”“灭菌”的作用,发酵出的有机肥,富含多种农作物所需要的微 量元素。。具有无毒无害、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抗病促长、培肥地 力、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作用,是生产绿色食品,发展生态农业的理想 肥料。

腐熟的有机肥一般需要两个阶段,即第一次高温堆肥腐熟发酵阶段和第二次陈化阶段。不稳定的有机物通过腐熟过程,通过微生物作用下,转化成稳定的腐殖质。其温度变化可以界定是否腐熟。

先说说第一阶段:通过配比原料基质,肥堆高氧吸收,产生高温,可降解挥发性固体大量减少,臭味逐渐降低,肥堆颜色逐渐变化,需保持良好的曝气和水分控制。

二次堆肥:温度初见降低,氧气吸收率降低,臭味完全消失。

相对于第一次堆肥腐熟来说,不能没有第二次堆肥,因为二次堆肥可以降解难降解的有机物,嗜温微生物菌落重新建立,从而有助于有机肥腐熟、减少植物毒性物质和抑制病原菌。

温度升高阶段:有机肥腐熟温度上升到45℃,主要以放线菌、真菌和细菌为主,主要分解糖类和淀粉。甚至有源生物动物和动物参与。

高温阶段:腐熟温度达到45℃以上,嗜温微生物被抑制,嗜热主导。可溶解的有机物继续被氧化分解,复杂的有机物(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木质素)也开始被分解。50℃左右(嗜热真菌和放线菌);60℃左右(嗜热细菌和放线菌);70℃左右(大多微生物已经不能适应)。

最佳腐熟温度为55℃,这是因为大多微生物在该温度最活跃,最易分解有机物,病菌、虫卵、杂草种子大多数会被杀死。

降温降低阶段:嗜温微生物又开始大量繁殖,占据优势,对残余难分解的有机物作进一步分解。此时微生物活性下降,堆肥腐熟需氧量降低,温度下降,肥堆逐渐趋于稳定。

有机肥原料:

(1)粪便类 鸡粪、猪粪、牛粪、羊粪、马粪等动物粪便;

(2)秸秆类 玉米秸秆、稻草、麦秸、豆秸等农作物秸秆;

(3)壳糠类 稻壳、稻壳粉、花生壳粉、花生秧粉、谷糠、菌糠等;

(4)糟渣类 酒糟、酱油糟、醋糟、糠醛渣、木糖渣、酶渣、大蒜渣、糖渣等;

(5)饼粕类 豆饼、豆粕、油枯、菜籽饼等;

(6)其他 生活污泥、糖厂滤泥、糖泥、蔗渣等。

下面来介绍下如何使用【乐贝丰牌】有机肥发酵剂发酵有机原料做有机肥:

1、物料配比:主料(畜禽粪便、污泥、滤泥等)占70% ,辅料(秸秆粉、锯末、稻壳、蘑菇渣等,含水量不大于12%)占30%,有机肥发酵剂(添加比例1:3000KG);

2、扩繁菌剂:取出部分辅料与有机肥发酵剂按照1:30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3、混合物料:将畜禽粪便和辅料按7:3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然后把步骤2处理好的有机肥发酵剂均匀撒到发酵物料上,然后进行搅拌,使其均匀;

4、水分控制:根据自己的调节进行翻扒使其物料均匀(翻堆机人工翻扒),最终将发酵物料的水分应控制在50~60%。水分判断:手抓一把物料,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为宜。水少发酵慢,水多通气差,还会导致“腐败菌”工作而产生臭味;

5、建堆发酵:物料以垛状堆置,可以排列成多条平行的条垛,条垛的断面形状通常为三角形或梯形,高度1.5-3.0m,宽4-6m。混合后堆料的含水率为50-60%。);有发酵槽的直接用发酵槽即可;

6、翻堆:堆腐3天左右后进行一次翻堆,当物料温度达到60-70℃左右维持1-2天后再进行一次翻堆,翻堆后物料温度再次升温至60-70℃左右并维持1-2天,颜色变为深褐色,气味微酸;

7:筛分包装:待水分降至20%-30%左右筛分包装(可加工成颗粒);

产品规格:500g/袋 20袋/箱; 20kg/袋

怎样发酵有机肥

由于连年使用化肥,不仅造成环境上的污染,还导致土壤的板结、肥效日减。而化肥污染已被列入农业污染源之一。而微生物肥料的发展不仅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能源,同时还减轻了化肥的污染问题。

微生物肥料是以人畜粪便为主料,以秸秆、树叶等农副产品加工废弃物如酒糟、锯末等为辅料,经高温发酵无害化处理的生态有机肥。以枯枝落叶为例,具体做法如下:

准备物料:

先将枯枝落叶粉碎,1~1.5吨枯枝落叶,鲜料约2.5~3.5吨,配合使用1公斤金宝贝菌肥发酵剂。要先将金宝贝菌肥发酵剂以1:5~10的比例与米糠 (或玉米粉、麦麸)混匀备用。

调整C/N

发酵有机肥的物料C/N(碳/氨)应保持在25~30:1,因落叶、枯草的C/N太低,故应调整。所以,1吨的枯草落叶要加1公斤的尿素(或50公斤的畜禽粪便)。

控制水分

枯枝落叶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60%~65%。水分判断:手紧抓一把物料,指缝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为宜。水少发酵慢,水多通气差,还会导致“腐败菌”工作而产生臭味。

建堆要求

将备好的物料边撒菌边建堆,堆高与体积不能太矮太小,要求:堆高1.5米,宽2米,长度2~4米或更长。

温度要求

启动温度在15℃以上较好 (四季可作业,不受季节影响,冬天尽量在室内或大棚内发酵),发酵升温控制在70℃~75℃之间为宜。

翻倒供氧

肥料发酵剂是需要好(耗)氧发酵,在操作过程中故应加大供氧措施,做到拌匀、勤翻、通气为宜。否则会导致厌氧发酵而产生臭味,影响效果。

发酵完成

一般在物料堆积48小时后,温度升至50℃~60℃,第三天可达65℃以上,在此高温下要翻倒一次,一般情况下,发酵过程中会出现两次65℃以上的高温,翻倒两次即可完成发酵,正常一周内可发酵完成。物料呈黑褐色,温度开始降至常温,表明发酵完成。

枯枝落叶经肥料发酵剂发酵后,能起到彻底 “脱臭”“腐熟”“杀虫”“灭菌”的作用,发酵出的有机肥,富含多种农作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具有无毒无害、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抗病促长、培肥地力、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作用,是生产绿色食品,发展生态农业的理想肥料,真是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