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中的是半夏,还是法夏

山里向茶   2023-09-02  编辑: admin  214阅读  栏目:天麻种植

一、药方中的是半夏,还是法夏

半夏,天南星科,有毒,其毒性为全株有毒,块茎毒性较大,生食0.1—1.8g即可引起中毒。对口腔、喉头、消化道粘膜均可引起强烈刺激。

二、中药法半夏和制水半夏有什么区别

法半夏:石灰制半夏。治寒痰、湿痰为主,同时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形如生半夏,内外皆呈黄色或淡黄白色,粉性足,质松脆,气微,味淡。 竹沥半夏:半夏或法半夏,竹沥拌透阴干。温燥大减,适于胃热呕吐,肺热痰黄稠粘,痰热内闭中风不语。 清半夏:白矾浸泡或煮或腌制。消除了辛辣刺喉的副作用,降低了毒性,以燥湿化痰为主。类圆形或肾形厚片,直径6~18mm,表面乳白色,周边黄棕色,中间隐现黄白色筋脉点。气微辣涩。 法半夏: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痰厥头痛。水半夏 为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 (Lodd.) BL.的块茎。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深秋采收,用石灰水浸泡1天,搅拌去皮后晒干或烘干。味辛,性温,有毒。功效与半夏类似,但无降逆止呕作用,兼有止血之功。临床多用于咳嗽痰多,痈疮疖肿,蛇虫咬伤,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同半夏。

三、姜半夏和法制半夏的药性同样吗

半夏:(化痰止咳平喘:温化寒痰药) 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

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清半夏偏于化湿痰

法半夏偏于燥湿和胃

姜半夏偏于止呕。

应用:

1、为治湿痰或寒痰咳嗽的要药。若治湿普咳嗽,常与橘皮、茯苓配伍,以增强燥湿化痰的功效,如二陈汤;肺寒咳嗽,可配生姜、细辛。此外,亦可与清化热痰的黄芩、瓜萎等配伍,用于热痰咳嗽,痰黄而多者。又用于痰湿眩晕,常与白术、天麻等配用。

2、用于多种呕吐,而以痰湿、停饮犯胃所致的呕吐最适宜。如小半夏汤,用本品配伍生姜,治胃中停 饮,呕吐不渴。如属胃热呕吐,亦可与清热泻火药配用,如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妊娠呕吐亦可应用。

3、用于痰热互结所致的胸脘痞闷。常与黄连、瓜萎配伍,如小陷胸汤。 此外,又可用于梅核 气及痰核瘰疬、痈疽肿毒。治痰气互结,咽中如有物阻的梅核气,常与厚朴、苏叶、生姜等同用,即半夏厚朴汤;治痰核瘰疬,可与软坚散结药同用。消痈疽肿毒,可生用研末外敷。

用量、使用注意、禁忌]:3—9克。外用适量。

这两种都是半夏的炮制品,其炮制方法不一样,主要功效都是化痰。

姜半夏偏重于止呕的作用,解毒。多用于化脾胃之痰。

而法半夏偏于燥湿化痰,偏于化肺上的痰。

四、法半夏与清半夏的区别?

法半夏是生半夏与生姜一起炮制过,偏于燥湿健脾,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痰厥头痛。清半夏是没有炮制过,主治燥湿化瘀,降逆止呕,消痞敉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

五、法半夏和清半夏在功效上有什么不同?

病情分析:清半夏由于没有经过炮制 毒性较大 性味与归经 辛,温,有毒。入脾、胃经。

功用主治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法半夏

为半夏的炮制加工品。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意见建议:根据临床具体的情况来用的。

六、法半夏与制半夏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

和生半夏相对而言,经过炮制的半夏都叫制半夏。

制半夏因炮制方法不同,分为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

清半夏:半夏与白矾同制,长于燥湿祛痰,多用于痰饮;

姜半夏:半夏与姜矾同制,长于和胃降逆止呕,多用于呕吐泻利;

法半夏:法半夏,又称法夏、黄法夏、京法夏、京夏、京半夏。为生半夏用白矾、甘草、石灰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毒性低,化痰作用强。法半夏燥性较和缓,除可燥湿化痰外,尚有调脾和胃之功,常用于脾虚湿困、痰饮内停之证,取其清痰化饮、理脾和胃之效。保和丸中用的制半夏,应当是姜半夏,但多数厂家都是法半夏,偏于温化寒痰,多用于寒症痰饮喘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