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蚂蝗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新乡市优特蔬菜研究院 2022-10-07 06:40 编辑:林康 291阅读

一、饿蚂蝗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活血止痛,解毒消肿。

饿蚂蝗草,性味甘、苦,性凉。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常用于脘腹疼痛,小儿疳积,妇女干血痨,腰扭伤,创伤,尿道炎,腮腺炎。《广西中草药》记载:消食止痛,解蛇毒。治胃痛,小儿疳积,毒蛇咬伤。

饿蚂蝗草介绍:

饿蚂蝗草因刚开花的时候,花看起来很像蚂蟥,故而得名“饿蚂蝗”。生于海拔600-2300m的山坡草地或林缘。散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别名饿蚂蝗、黄粘粑草、野豆子、牛巴嘴、山蚂蝗、过路黄、山毛豆花、乌山黄檀草、满鼎糊草、长波状叶山蚂蝗。适合在夏秋季去山里采摘。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饿蚂蝗

二、过路黄的学名叫什么

[金钱草]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主产四川. 异名:[ 川金钱草 ] [ 过路黄 ]

<<198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将华南地区习用品豆科植物金钱草,称广金钱草

江苏,浙江习用品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称连钱草

[注意]: 四川金钱草商品中常混有同属植物聚花过路黄与过路黄功效不同.

过路黄中药名叫金钱草,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效。

三、这种草叫什么名字呀?

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别名小金钱草、荷苞草、肉馄饨草、金锁匙、铜钱草、小马蹄金、黄疸草,是旋花科、马蹄金属植物。注意马蹄金不可与正品金钱草(过路黄)混淆。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等地(含台湾地区),在贵州、广西、福建、四川、浙江、湖南等地有广泛分布,生长于海拔1300米至1980米的地区,多生在路旁、山坡草地或沟边,已经由人工引种栽培。

为苗族民间常用的一种治疗肝炎的草药,苗族药名“窝比赊溜”,。为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4-6月采收。味苦、辛,性微寒,主人肺经和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活血的功效,是一味资源丰富的苗族民间药材,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马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