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林植物配置

新乡市优特蔬菜研究院 2022-12-09 08:33 编辑:admin 206阅读

园林植物配置不能是各种植物的胡乱堆砌,必须根据自然地形和各个景区的特点,全盘考虑、合理布局,既要符合一般的艺术规律又有它独特的规律。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现代园林植物配置 1 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

建筑周围的植物能使建筑物生硬的直线轮廓软化,使建筑物更易于融入自然的环境中,枝条的自然曲线往往用来衬托规则式建筑,使形体更加突出建筑材料的质感。植物可以加强或者削弱地形。连绵起伏的微地形在高处种植高大的乔木,依次向下种植小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地被植物,可使原地形起伏感加强,反之弱化起伏感。水体的源头或收尾处运用植物加以遮挡,使人不能见其首尾,可加强水体的深远感。水体周围的植物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可以使浅水看起来深不可测。建筑周围的生长的植物给人生机勃勃之感,同时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2 丰富建筑的艺术构图

在景观设计当中应遵循:①统一的原则,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②调和的原则,建筑与植物运用在设计当中是应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使人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③均衡原则,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原则配置,使建筑与植物的搭配显得稳定、协调。④韵律和节奏原则,大空间选用体型高大的树种或以植物群体进行造景,满足空间的比例要求,反之小空间则四周错落种植一些低矮的植物。

3 建立科学的人工植物群落,发挥生态效益

首先,必须注意植物的自然生态习性,空气、土壤、地形地势、生物及人类的活动等生态因子对其生存、生长发育的影响,做到生态上的适地适树。在景观营造中,要注意选择适应环境、抗性强、养护管理方便的植物种类。

其次,景观讲求的是协调统一,在这种审美的追求下,人们在处理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关系上,便产生了亲和态度并非是对立和控制自然环境,而是形成了建筑和谐于自然的环境艺术;在处理上,并非一味的是建筑给植物让路,而是两者相互依附,相互衬托;将建筑融于周围的自然环境中,显得各得其所,相得益彰。进而使建筑布局获得最大的自由,建筑与山水、花鸟、树木有机结合组织在总体上达到建筑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结合。

4 现代建筑与植物

现代高级住宅区一般比较开敞,不设高墙,在造园手法受到新艺术运动的影响,追求自由流畅,简洁明快、立意新颖、实际高效、新奇惊险、个人参与等。在植物景观上,追求大色块、大效果,疏朗明快。在建筑用地上,追求大尺度,即总用地面积大、地下车位大、商铺及各种形式的住宅空间大。在利用空间上追求高境界,即大面积环绕水景、亲水景观带构筑自然生活,规模宏伟的景观架空层和超大景观露台创新立体景观。在构筑专业品质上追求纯自然,即体现景观架空层、花园水系、商铺屋顶花园、空中露台构筑立体花园的多重景观。在建筑布局和植物造景上追求低容积率和高绿化率,改善和美化居住环境,所以,提倡植物造景,突出自然的植物群体景观,强调植物的配置,如表现植物层次、轮廓、色彩、疏密和季相等,要求尽量利用原有地形,因地制宜完美实现人、景观、建筑、城市的有机融合。

园林植物配置的几种方式 丛植

在园林植物配置的多种方式中,采用最多的是组合3株以上的不同树种,选择适当的主景和配景,或者让其发挥一定的背景效果,也可以让其发挥隔离作用。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必须要讲究自然搭配,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能够分别展示出植物的群体美和树种的个体美。将相同的树种进行组合时,由于数量比较多,主要展现的是树种的群体美,形成“成林”之美。

孤植

在采用孤植这一方式时,一定要注意色彩的鲜明突出、要求树木的体形相对较大、并且树木的寿命相对较长等。在孤植树木周围进行植物搭配时,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便于游客观赏,形成一定的视觉美。但是,如果植种的是珍贵的古树名树,一定要将其独特的姿态单独展示,不需要再栽种其它的乔木以及灌木等。

对植

对植主要在园门、广场、桥头或者特殊建筑物的入口等处应用,也就是在这些建筑物两旁对称的栽种数量大致相同的树木。而在自然种植时,对植也不需要进行绝对的对称,只需要保持形态上的均衡就可以。

列植

列植也可以称为带植,在街道或者公路的两旁一般运用到的就是这种植种方式,主要将树木进行成行或者成带栽种。在园林的建设中,列植可以起到背景作用或者隔离作用,一般是以树屏的形式进行密集种植。

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配置植物的过程中要注意季节性的搭配

配置植物时,必须要在季节上进行调整和规划,避免植物颜色的单调和雷同,春季应该体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以接近自然风光为主要特点;夏季可以绿树成荫,方便人们在炎热的夏季里树下庇荫;秋季可以以叶色变化为主;冬季体现银装素裹,园林四季的变化要让游客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奇特和生机,能够产生一种与季节同时变化的心理情境。按照季节更迭,可以在早春时节选择桃花、丁香、迎春、连翘以及榆叶梅等;晚春时节可以选择玫瑰、蔷薇等;初夏时节可以选择木槿以及各种其它花草;秋季来临可以选择红枫、银杏以及海棠等;冬季可以选择翠绿的松柏等。整体的季节配置原则应该是花开三季、绿满四季。

植物配置要求层次分明、色彩搭配协调

在进行植物的空间配置过程中,要按照树木的高低、大小以及四季变换等进行层次分明协调搭配。在进行配置多个树种时,避免千篇一律,可以将不同的花色、叶色以及不同的植物高度进行搭配,要求在层次和色彩的配置上,丰富多姿。不同的花期也要应用不同的配置方式,尽量延长园林的观赏时期。

园林建筑物要与植物的配置相互协调

相对于常年固定不变的园林建筑物来说,植物是随着季节的不断变化而不断生长凋谢的生物。植物不仅能突出自然界四季的变化分明现象,还可以衬托出园林建筑的不同景色。在园林中设置水池是我国园林设计的主要方式之一,水池可以在园林中作为一个主要的构图中心,让园林景色突显出一种明镜开朗的感觉。

结合文化

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结合四季的变化、建筑物的协调,还要适当的融入一定的文化气息,将现代城市园林发展成具备一定人文内涵的高级园林,使不断更迭的城市历史现象在园林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可以在城市园林具有某种品格、带有某种历史色彩的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从而形成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园林。

注意种植密度

在进行植物群落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植物的具体生长速度、生长过程里将会形成的植株的大小,按照一定的比例合理确定植物栽种的距离。由于植物群落会出现尽早郁闭的现象,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适当的调整树木种植的密度,但是已确定的种植密度不能够影响到植物对阳光水分的摄取。由于灌木生长快,会将常绿乔木的正常发展空间占用,因此要特别注意常绿乔木和灌木的搭配。在进行人工的植物景观栽种时,不是1次的栽种就可以让景色成型,必须要明确“种植为三,养植在七”这一原则,进行对植物适当的移植、修剪等,通过后来的人工抚育进一步调整树木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