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虫病和囊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吗?

山里向茶   2023-04-15  编辑: admin  286阅读  栏目:口蹄疫

绦虫病和囊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吗?

不是,二者是同一种病原(绦虫,多是猪肉绦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寄生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引起的不同临床表现的两种疾病。

绦虫病是由绦虫成虫寄生在肠道内引起的,病原的是绦虫成虫。该病行如主要出现的是肠道的症状。而所谓的“白色节片”是肠绦虫病常出现的一种症状,也就是在粪便中看到类似白色面片的东西,其实就是绦虫成虫的虫体。多数情况下,绦虫病是因为生食或者半生食寄生有绦虫卵或幼虫的猪肉、牛肉一类引起的(烧烤、火锅一类可以列入半生食)。

囊虫病是由绦虫幼虫寄生在其他的部位,比如脑、眼等部位,引起相关的症状,病原是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当然也就不会出现粪便有“白色节片”。囊虫病的话,主要不迅瞎是通过肠道获得,有些地方会有用生蛙肉敷眼的做法,就很容易的这个病。

具体的你可以再参照百科里亩带空有关绦虫(注意发育的几个阶段)、绦虫病、囊虫、囊虫病再仔细研究一下。

不是,绦虫病一孙桐清般症状比较轻微,粪便中发现节片。囊轮隐尾蚴并则是吃了虫卵危害可就大多了,如果怀疑就去医院做连续几天的粪便检查必要时可进行则前试验性驱虫・・就是上面几位说的那个槟榔南瓜子加硫酸镁的

让病人吃槟榔、南瓜子加服MgSO4,然后查病人大便,以查到头节为扮行准。头节不是那种长方形的节片,是有点像锥形,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绦虫的吸盘,4个,像电动剃须刀。。。

那种白色的节片,我看图片觉得像松的那种宽松紧带,白的,但我们老师说真的是象食堂做的抻面。。就是片汤。。。你自己捏个小面团,然后抻成小扁条,煮好了就跟厅睁哗那个差不多。。。(如果你愿意的话还可以顺便当主食吃掉。。。)

顺便说一句,没事吃早胡点槟榔,南瓜子有一定的驱虫功效~

寄生虫性疾病是指什么?

寄生虫是指进行寄生生活的低等动物。被寄生虫寄生的鱼体,称为寄主。其种类繁多,有多种寄生方式。

(一)小瓜虫病

(1)病状:鱼体皮肤、鳍条、鳃瓣上有许多白点状的囊泡,又称白点病。其实鱼体上的这些白点是由于小瓜虫在鱼体表面上的钻孔,使鱼体受刺激后分泌大量黏液,造成组织增生,产生白色的小囊泡。小瓜虫侵入的成鱼鳞片脱落、鳍条腐烂。此时身体与水族箱壁和底部频频摩擦,食欲不振,鱼体消瘦失去平衡而死亡。水族箱中的金鱼和热带鱼会发生小瓜虫病,初冬、春末常发此病。

(2)病因。是由小瓜虫中的多子小瓜虫所引起的病害。

(3)治疗方法。小瓜虫适宜水温为16~25℃。当水温达到28℃时,小瓜虫就型察会开始死亡。每天用1%的盐水浸泡病鱼5~10分钟。或用0.05毫克,升孔雀石绿和25毫克/升甲醛的混合液,每天2次。

(二)车轮虫病

(1)病状。鳃盖、鳃丝间寄生成群的车轮虫,当有大量的车轮虫寄生鱼体时,患病的病鱼及稚鱼分泌大量黏液,形成一片白斑。鳃片失血、溃烂,患处呈灰黄色,鳃组织被细菌感染,使其腐烂而造成鱼的呼吸困难,最终窒息死亡。夏、秋季节易发病。

(2)病因。车轮虫病是由显著车轮虫和中华杜氏车轮虫、粗棘杜氏车轮虫等寄生引起的。

(3)治疗方法。用8%硫酸铜浸泡10~15分钟,或键燃用5%的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也可以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溶于10千克水中,每天将病鱼浸泡在药液中10~15分钟,需3~5次。车轮虫繁殖温度在20~25%,和热带鱼饲养水温相一致,因此饲养时注意预防。观赏鱼发病率最高是在鱼苗阶段。

(三)指环虫病

(1)病状。观赏鱼鳃片浮肿,鳃盖张开,鳃丝失血;严重时,鱼体食欲不振,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

(2)病因。由指环虫寄生鱼体引起。

(3)治疗方法。用1克晶体敌百虫溶于10千克水中,将病鱼浸泡在药液中10~15分钟。夏、秋季节是此病易发季节。

(四)粘孢子虫病

(1)病状。鱼体皮肤或鳃丝上有许多灰白色点状或瘤状胞囊,胞囊破裂,孢子虫则进入水体,鳃组织被细菌感染而腐烂,呼吸困难,导致观赏鱼死亡。春、夏季节易患粘孢子虫病。

(2)病因。粘孢子虫病由碘孢虫属和尾孢虫属等种类寄生引起鱼鳃溃烂。

(3)治疗方法。将病鱼放在2%的食盐水中浸泡10~15分钟,也可以用1%敌百虫浸洗5~10分钟或者用8%硫酸铜浸洗15分钟。

(五)斜管虫病

(1)病状。在鱼体表皮和鳃部寄生大量斜管虫,鱼体感染处分泌大量黏液。严重时,皮肤表面有一层灰白色或蓝灰色的黏膜层。当皮肤和鳃的组织受到破坏,被细菌感染时鱼体消瘦,食欲不振,呼吸困难而逐渐死去。斜管虫繁殖水温10~18℃,冬、春季节易发此病。

(2)病因。斜管虫病是由斜管虫属的寄生虫引起的。

(3)治疗方法。用8毫克/升硫酸铜溶液浸泡患有斜管虫的鱼体。

(六)锚头蚤病

(1)病状。锚头蚤用发达的头部钻入鱼体的肌肉内,引起肌肉增生性炎症。发病初期,鱼的情绪急躁狂游,鱼体被寄生的部位呈现红肿出血现象,在病菌感染处诱发溃疡和炎症,鱼体肌肉组织内出血,组织坏死。使鱼体食欲不振,逐渐消瘦而死亡。锚头蚤繁殖适温为15~30℃,光照条件较差的水族箱中金鱼的发病率较高,流行季节为4~10月份。

(2)病因。锚头蚤病是由锚头蚤寄生鱼体而引起的。

(3)治疗方法。用90%的晶体敌百虫配成0.3~0.5毫克,升敌百虫水溶液,杀死锚头蚤幼虫,病鱼在此浓度药液中浸泡10~20分钟,再用镊子摘去虫的尸体,每半月1次。或用1:50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病鱼,在杀死稿租虚鱼体皮肤上的锚头鳋的同时也可杀死水体中的虫体。

(七)鱼鲺病

(1)病状。鱼鲺身体为扁平状,当其在鱼体爬行时,其腹部许多倒刺会钩伤鱼体皮肤,使鱼表现不安而狂游。鱼体表皮伤口受病原体感染,致使病鱼食欲减退导致死亡。一年四季均有,易发病于6~8月份的夏、秋季节。

(2)病因。由鲺属的种类浸染皮肤引起的,如日本鱼鲺。

(3)治疗方法。治疗鱼鲺用90%晶体敌百虫,将水族箱的水配成0.25~5毫克/升的浓度。当水族箱中有鱼鲺寄生时,即用镊子摘除。也可用药浴疗法,用以1~1.5克晶体敌百虫溶于10千克水,将病鱼浸泡10~15分钟,连续4~5次,即可杀死鱼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