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板块股票有哪些 相关上市公司一览

新乡市优特蔬菜研究院 2023-01-17 06:10 编辑:admin 241阅读

公用事业板块股票有哪些 相关上市公司一览

中秋假期前一交易日,农药股走势相当活跃,大成股份(600882)涨停,利尔化学(002258)、扬农化工(600486)等个股列于涨幅榜前列,俨然成为弱市中的强势板块。 首先,新的产业政策赋予农药板块很大的整合预期。工信部、环保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日前联合发布的《农药产业政策》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农药生产和出口国。但在农药工业快速发展中,存在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经营秩序混乱等问题,影响了农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文件要求,到2015年,我国农药企业数量减少30%,国内排名前20位的农药企业集团的销售额达到全国总销售额的50%以上,2020年达到70%以上。可以说,该政策的出台,基本为农药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强做大扫清了障碍。尤其是那些已经处于集中区的农业原药企业,将在兼并重组的过程中占据更多主动,在政策支持下迅速做大做强。目前符合以上要求的上市公司包括:扬农化工、新安股份(600596)、利尔化学、大成股份等。 其次,产业并购或将提速,推升农药股业绩成长速度。从当前农药行业的发展状况看,行业内部也在积极进行着产业并购。由于目前农药行业已进入到盈利低点,产能过剩的格局特别突出,很多农药生产商、经销商和零售商积累了大量库存,随着需求的下降,终端市场开始打起价格战,制剂产品更是出现大幅降价,农药产能过剩问题即将爆发,出口转内销更是加剧了国内竞争局面。而这一局面恰恰为农药产业的并购提供了极好的契机。 行业并购的盈利效应已经有所显现。今年上半年,在行业整体盈利低迷的困境下,部分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数据却已体现出通过并购给公司带来的新增长点。农药制剂公司诺普信(002215)2009 年收购的兆丰年和中港泰富等品牌体系已成为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目前利尔化学正在积极推进对江苏快达农化的重组工作,此举不仅符合产业政策导向,也有助于两者发挥协同效应,扩大市场份额。而华邦制药(002004)近期拟吸收合并北京颖泰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者在国内农药行业的研发、生产模式、销售渠道等方面均具有领先优势,合并后将具有高速成长的潜力。 综上所述,目前农药股的基本面在发生积极而乐观的变化,产业并购或成为未来市场关注的焦点。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已有并购先例的个股,如诺普信、华邦制药、利尔化学等。同时,农药行业中的制剂、农药中间体等细分产业,也面临一定的乐观发展前景,因为此类细分产业的龙头企业受益于我国高效、低毒的农药发展取向,且行业集中度和技术进入门槛较高,可以充分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典型代表为长青股份(002391)等。

有关08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重点是江苏企业

球性金融危机袭来,“是生存还是死亡”成为煎熬企业的一个难题。

来自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一项统计显示,从去年下半年起,江苏全省法院受理的与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关联程度较高的企业破产案件达178件,比上半年高出25%。从企业类型上看,破产企业多为受能源、原材料价格和市场需求波动影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资源能耗密集型企业。其中,涉及金融债权的企业是2007年的5.3倍,涉及企业职工23.5万人,同比超过250%。

苦苦挣扎的企业想方设法“活命”,可是,出路究竟在哪儿?

破产案件大幅上升,法院该如何应对?宣布一个企业破产很容易,但企业员工的吃饭问题怎么办?所有债权人的损失如何弥补?显然,简单地“一判了之”并不明智

“法院没有‘一判了之’,我们才有机会重新再来。法院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卢宗贤说。

作为无锡长椿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代理总经理,卢宗贤这番话并非溜须之语,因为,他所在的企业刚刚经历了“生死两重天”。

长椿公司是无锡市知名企业,60%以上产品出口外销,2006年销售额曾达到13亿元。然而,就在企业打算进一步扩张之际,因为受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影响和金融危机引发的资金链断裂问题,企业遭遇了成立以来最强的“寒流”。从2007年11月起,长椿公司100多家债权人中的50多家,相继向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公司破产还债,50多名职工代表也通过信访等形式,要求企业支付拖欠的工资。

“债权总额高达6.6亿多元,而实际资产评估下来仅仅2.3亿元,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也非常无奈。”卢宗贤回忆说,企业一时间可谓“人心惶惶”,甚至出现了职工准备闹事的苗头,管理层也是人心涣散,大家就等着破产还债了。

就在卢宗贤焦头烂额之时,在无锡市两级法院那里,受理的类似破产案件,数量已经超过上一年的总和。

“一天或数天内几十个原告同时到法院起诉一个被告,而且紧跟其后的往往是大量劳动争议案件。”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汤小夫说,由于新破产法进一步降低了破产案件的受理门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破产案件数量不可避免地出现大幅上升的趋势。

该不该让企业破产?这个问题,让无锡市中院颇费思量。“宣布一个企业破产很容易,但是人数众多的企业员工的吃饭问题怎么办?所有债权人的损失如何弥补?”显然,任由企业垮掉,并不是明智之策。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丕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将“依法审理好企业破产案件”提升到了这样一个高度:这是“维护劳动者权益、保障民生、均衡保护各方债权人利益、实现公平清偿、彻底了结大量债权债务关系”的重要途径。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也以会议纪要形式下发了一份文件,对2007年修订的企业破产法中引入的重整制度,第一次明确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这意味着因暂时性经营困难而濒临破产,但有可能通过重整恢复正常经营活动的企业,有望受到司法积极援救。

对长椿公司这样的企业来说,这份文件无疑是绝处逢生的希望。

破产重整可以使企业绝处逢生,防止由于企业连锁破产带来的社会震荡,但在司法实践中,与此相关的审判模式和经验尚未成熟,对法官而言,这条路充满了艰辛

承办长椿公司破产案的无锡中院民二庭副庭长蒋馨叶告诉记者,当时,通过债务登记确认的债权人有100多家,摆在法官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依法宣告企业破产还债,正式进入破产程序;要么采用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重整制度”,积极对长椿公司实施法律拯救。

“经过我们初步测算,普通债权人的受偿比例不足14%,走第一条路将‘两败俱伤’。”蒋馨叶说。

“简单宣告企业破产,进行破产清算,极容易导致相关企业的连锁反应,加大社会稳定的压力。”汤小夫给记者详细解释了法院慎重对待企业破产案件的原因:

一方面,从去年下半年起,随着投资主体对市场信心的进一步降低,投资欲望和投资能力大幅度削弱,破产案件的财产变现出现严重困难,变现价格被市场压低,甚至出现无人收购的情况,导致债权清偿率进一步降低,债权人不满情绪明显增加。

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在面临资金链断裂、经营难以为继的情况时,很有可能会采取向关联企业提前清偿、单独清偿、以企业主要资产为他人设定担保、转移重要资产等手段,将经营损失转嫁给债权人,进而损害企业职工的利益。

相对于简单破产带来的这些不利因素,破产重整则可以使企业绝处逢生,防止由于企业连锁破产带来的社会震荡,使债权人得到高于企业破产所得的清偿款。

“但是,这条路充满了艰辛。”蒋馨叶坦言。

据无锡中院民二庭庭长谢唯成介绍,“破产重整”在破产法修订之前是没有的,在司法实践中,也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审判模式和经验,“特别是如何把握好多方利益的平衡,实践中的确面临着压力和挑战”。

几经权衡,无锡中院还是决定迎难而上。

“之所以选择长椿公司进行破产重整,主要是他们面临的困难大致来自资金层面,其产品仍然有着较好的市场前景。”蒋馨叶对记者说,企业的领导层也多次向法院和债权人表示了希望通过“重整”获得生机的迫切愿望。

重整方案顺利通过,100多名职工自发聚集在公司门口,像过年似地放起了鞭炮。职工们的举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破产重整的价值取向―――保障民生、优先清偿职工债权

无锡市中院院长褚红军告诉记者,通过可行性专题论证后,法院肯定了破产重整的相关可行途径,长椿公司的破产重整方案进入了实施阶段。

得知法院并不会对长椿公司立即采取破产程序,4家较有实力的投资机构悄悄派员旁听了无锡中院特意主持的一次债权人听证会,并在会后伸出了有意注资的“橄榄枝”。与此同时,备受职工关注的欠薪问题,也在多方努力下得到了妥善解决,100多名工人领取到了近80万元工资和劳动补偿金。

“在法院的主持和引导下,2008年6月23日,在有97家各类债权人代表参加的债权人会议上,赞成重整方案的债权人超过各组债权人的二分之一,额度超过了三分之二。”卢宗贤说,重整方案顺利通过,就意味着企业有望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了被破产清算,“100多名职工自发聚集在公司门口,像过年似地放起了鞭炮,庆祝公司重获生机”。

“职工们的举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破产重整的价值取向,那就是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依法保护劳动者权益,优先清偿职工债权。”汤小夫对记者说。

在周密的安排下,长椿公司破产重整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2008年11月25日,长椿公司复工。

“事实证明,只要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做比较周密的讨论、研究,大部分破产案件的债权人,还是希望在积极的司法干预和救济下,企业能够起死回生。”汤小夫说。

金融危机带来的企业“破产潮”,给破产重整提供了一试身手的机会,法院处理此类案件的经验,也在随之增长。

依照破产法的要求,对裁员幅度过大的重整计划,人民法院不予批准。为了严格满足这一规定,江苏省高院规定了几个应当把握的原则:即优先推动企业重整与和解,优先保护职工债权,充分尊重债权人意思自治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相结合,实现破产财产最大化,着力维护社会稳定。

“即使是进行破产重整,也要充分尊重债权人的意见,取得他们的支持。”汤小夫说,债务人是否继续营业、重整计划草案与和解协议草案的通过、债务人财产的管理方案、破产财产的变价与分配方案的通过,都要严格依法交由债权人会议表决。

据介绍,对于审查判断债务人是否具备重整原因,江苏省高院也出台了具体的参考意见,如:在必要的情况下,指定会计师、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作为检查人,对债务人是否具备破产法第二条规定的重整原因、是否具备继续经营价值提出专业意见。“在一些细节上,法院尚需从严把握,如最大限度减少破产成本,认真选择好勤业、专业的管理人,防止个别高管利用破产逃避债务,从严把握评估、拍卖程序等。”汤小夫说。

今年以来,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再加上罕见的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叠加影响,阴云密布、极度低迷。这是大多数中国企业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对全球市场情况的估测。

这一点在刚刚闭幕的第104届广交会上明显体现了出来:本届广交会出口成交额累计315.5亿美元,比上届下降了17.5%,比去年秋交会下降了15.8%。

危机到来的时候,先看到的总是危险,而勇敢者尝试把握的是机遇。值得欣慰的是,一批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名牌企业正积极努力在动荡的市场前景中杀出一条血路,并且将眼光投向全球舞台,提前布局。

实力企业主动出击

眼光胆识决定转化,产品实力决定成败。面对压力,一些缺乏经验的企业,或压缩生产规模,或收紧市场战线,或转移部分订单,以此规避风险。但另一些企业却选择了主动出击,在产品和资本两个市场上大举扩张,趁机扩大自己的领地。

一直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练内功的华为,在亚非拉市场站稳脚跟后,向欧美市场发起了总攻,不仅提供通讯设备,还提供移动通信的全套解决方案。如今,华为已晋级全球同行五强之列,比肩思科、爱立信等国际巨头。

今年以来,华为不断重拳出击欧美市场。第一季度,华为DSLAM设备的发货量以31%的市场份额雄居全球第一,IPDSLAM的发货量占全球总量的75%,同样是全球第一。其多业务接入、光接入业务亦在国际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对企业而言,占领市场就掌握了主动,就掌握了产业链上下游的话语权。权威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华为实现工业总产值512亿元,同比增长65%,利润率也呈大幅上升态势。

孙子兵法说:“求之于势,不责于人”。作为企业,应该明确知道在这种更残酷的环境下必须做什么,怎么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创维集团作为一家有20年发展历程的家电巨子,同样选择了快速扩张。该集团副总裁杨东文介绍说,通过资本运作,创维与LGD公司合作进入液晶模组项目,向平板产业上游拓展。同时,以深圳为中心,在广州、内蒙古等地投资建设新的彩电生产基地,扩大规模,夯实根基;又在成都、南京和江西宜春等城市设立物流基地,减少物流成本,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剑指欧美市场,当下正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创维海外发展公司总裁匡宇斌信心十足地说。他认为,目前很多外资品牌在竞争激烈的欧美市场面临困境,正好为有实力的中国企业提供了趁机扩张、乱中取胜的机会。过去两年,创维一直在南美、非洲、越南、俄罗斯等新兴市场重点布兵。今年以来,该集团通过差异化竞争,强势出击欧美市场。第一季度,创维彩电的海外销量和销售额同比增长了90.17%和128.4%,其中仅3月的销量同比就猛增了327.4%。目前,创维海外订单饱满,全年海外销售可望首次突破300万台。

越是在市场处于迷茫的时候,机会也就更多。创维可以在如此不利的市场中创造历史性销售纪录,华为可以在近乎血拼的激烈竞争中跻身全球第一阵营,探寻这些中国名牌的高速增长之谜,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并不是仅仅靠某一产品、某一技术、某种资源等单项能力胜出,而是赢在综合实力上。这个综合实力,是自主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资金实力、议价能力与产品号召力的集合体。

海外扩张步伐不减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历练,中国企业正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抵御来自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冲击波。一些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中国名牌企业,则更加雄心勃勃地将危机视为重新布局产能、奠定未来市场基础的良好时机。

考虑到金融危机造成市场低迷后,海尔借2008年北京奥运会效应,主推的是整体形象,打的是奥运牌和中国风。海尔海外推进本部品牌中心经理张彬说:“在量受到冲击的时候,集中力量突破质和品牌这两个方面,应该有所收获。临危不乱是企业应有的本色。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危难时刻,凸显海尔在全球的形象和品牌,让国际市场记住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整个企业。”

在第104届广交会上,海尔还推出了多款完全不同,适应巴基斯坦、印度、美国、意大利和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这些产品大多由海尔在海外的生产基地设计制造。“我们已经从全球化生产布局中尝到了甜头,不同款式的商品适应不同的市场,从而减缓了全球主要经济体低迷经济的冲击力度;在汇率激烈变动的当下,公司还通过货币贬值的印度工厂进行生产出口,这让企业有效规避了风险,扩大了盈利。”海尔冰箱产品本部海外部部长李洪明说。

张彬还分析道:“在金融危机到来、全球资本市场和发达经济资产价格下降的时候,海尔形成新的战略―――坚决加快海外产能提升步伐,进行扩张。我们预期危机会持续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危险伴随机遇,海尔希望在国际市场上和松下、三星站在同一平台上。”

无独有偶,同样将视线延伸到国际市场的还有格兰仕。格兰仕副总裁俞尧昌说,为了渡过难关,他们已通过内部架构的调整改变营销模式。此外,还加快了在全球重要国家及地区建立营销机构的步伐,做好企业品牌的推广、渠道建设、售后服务等工作,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自主创新打开市场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企业积极面对危机,着力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内需市场开拓力度。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杜大伟认为,在全球化的竞争背景下,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无疑是成功的关键。

以热水器为例,我国不少热水器生产商都是出口型企业,而此次金融危机中比较严重的欧美地区又是出口的主要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产品升级成为应对“寒冬”的良方。

万和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燃气具专业制造企业。该集团品牌管理部副部长李惠珍介绍说,万和燃气具出口主要在欧美市场,占了万和出口量的六成以上。由于经济不景气,欧美消费需求减缓,经销商拼命压价,影响了利润。万和的对策是加大节能环保、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因为欧美对这类产品有补贴,像冷凝式热水器,在美国每台有300元的消费补贴。“调整之后,经销商追着我们要货。”

万和集团执行总裁叶远璋表示,今年,万和产品在美国、北欧市场受到一定影响,但其他区域销量有所攀升,国内市场销路不错。要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关键在于掌握核心技术,实现销售结构的升级。2008年至今,万和自主研发的高端冷凝热水器的销量同比增长3倍以上。在销量增加20%的基础上,集团实现了销售额35%的增长。

国内涂料行业龙头企业华润涂料总裁白大平深有同感。他认为,传统行业必须融入创新机制。华润将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加强现有渠道的精耕细作,加大向农村市场的扩张速度。据悉,今年以来,华润实现了20%的增长,预计今年的销售收入将超过20亿元。

练好内功应对挑战

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日前表示,中国经济前景总体乐观,目前的经济危机正是企业练内功的好时候。

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也认为,针对这次金融危机,企业练好内功是唯一可做的、最切实的行动。因为只有优秀企业才能有很强的抗风险和压力能力。徐长明强调:“企业练好内功,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把产品做好,企业管好,营销弄好,一步一个脚印,做好自己该做的。”

中国名牌是中国经济的脊梁,是企业的榜样,是正确把握和预报经济形势的晴雨表。这些企业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依靠主动出击和灵活应对的战术与策略,最大限度地化解了各种不利因素,实现了增长,殊为不易,令人振奋。更重要的是,它们已进入质量、效益、结构优化与提升的佳境,方方面面表现出了一个榜样应有的风范。透过这些中国名牌企业,或许能对经济的整体形势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名牌企业化解危机实录

康奈集团:海外市场逆风飞扬

作为中国民营制鞋企业走出去的典型,从2001年在法国巴黎建立第一家海外专卖店,到2006年投资兴建俄罗斯工业园。7年以来,康奈集团海外市场运行得到底如何?全球金融风暴对康奈走出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对于这些并不轻松的问题,康奈法国公司经理仇汉诚回答得却颇为轻松:“不能说康奈走出去已经成功了,但是在这条路上我们已经走得比较远,而且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他给出了一组非常令人鼓舞的数字:在欧盟本地鞋类品牌纷纷降价30%,销售、利润大幅下滑且几乎很少开新店的时候,康奈在海外很少打折促销,并保持45天开一家新店的速度。

据介绍,康奈法国公司的销量预计今年要比上年增长30%以上,而这也基本上代表了康奈今年海外市场的总体增长速度。

不但是在法国,即使在对华皮鞋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的整个欧盟市场,康奈的拓展速度和力度均逐步增大。康奈以自主品牌为绿色通行证,以携手国际权威鞋业研究组织SATRA为技术保障,以西班牙、意大利设计师百分百原创为流行风尚,成功地实现了源于欧洲、归于欧洲的行销模式。

今年9月,康奈还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同时开出数家专卖店,从而迈出了挺进南半球的战略性步伐。

目前,康奈已在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出了200多家海外专卖店。康奈的目标是:到2010年使海外专卖店的数量达到1000家。

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四个坚持谋发展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作为江苏省农药生产重点企业的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青公司)以四个坚持为发展之本,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预计今年该公司将完成销售额8亿元,实现利税9000余万元。其中,下半年的销售就可达到4亿元左右,出口销售比例依旧保持40%,位列国家农药行业前列。

目前,该公司签订的2009年订单额已达到5亿元。

其中,有两亿元来自海外。

长青公司的四个坚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品牌效益,放大企业优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淘汰一部分不太适销对路的产品。集中力量,对已经获得中国名牌、江苏名牌的优势产品加大投入,确保量和质的优势。目前,该公司生产的吡虫啉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虎威、三环唑、三唑磷是江苏省名牌产品。二是坚持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活力。以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技术中心为平台,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不断推出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的新型农药,加快产品换代升级。三是坚持质量诚信,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员工质量意识,严格推行从原材料购进、产品生产直至交付全过程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四是坚持内外并重,降低企业风险。充分利用好自营出口权,将品牌产品在美国、欧洲进行境外登记,扩大海外市场,将企业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双星集团:聚集创新资源抵御“寒流”

双星集团在日前召开的创新工作总结交流表彰大会上,对32名特级创新能手、36个联合创新团队、248名创新能手进行了隆重表彰和奖励。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双星集团大打创新牌,有效应对原材料价格不稳定、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低迷等带来的不利因素,增强了成本和质量竞争优势,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较好地克服了困难,实现了企业健康稳步地发展。

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鞋类、轮胎等行业遭遇了历史上从来有过的困难和“寒流”,一些企业被迫限产或停产。在这种情况下,双星集团坚定信心,发动了全员参与的创新战,即将集团在几年前启动的创新工作,由单打独斗发展到联合作战,使集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和挖掘。

通过联手攻关,双星各公司创出了一大批过去单凭个人能力无法改、改不了的重大项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和成就,创造了一批新工艺、新技术。如双星青岛轮胎总公司炼胶厂技术质量创新团队共组织完成创新项目15项,已创效130万元

我不太了解具体到个别企业的情况。

不过,说句实话,每次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我都感觉有点雷声大,雨点小。说是危机,很大程度上可能还是有媒体造成的负面预期影响在里面。

最直接的影响,当然应该是资金方面的影响了。

首先,股票市值狂跌,要从股票市场融资,实在是相当困难。

银行筹资一般是要抵押资产的,也会看相关债务与股本的比率。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利润最多也就正常增长,又没有相关股本的增加,银行筹资当然就变得困难了。但是,通过票据借贷的金额却大大增加。

其次,由于预期的影响(也可能确实是有困难),企业都是尽量延缓支付。这样,就造成了资金周转时间的加长。即使有的企业完全有能力及时支付货款,由于担心自己的销售款不能及时回笼,它也会选择拖延支付。

再次,资金周转时间加长,对销售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其余资产的周转率相应下降。由于投资收益率主要受销售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双方面的影响,就导致投资收益率的降低。

对于普通员工来说,除了担心企业倒闭与降薪,可能会削减一些酌量性支出以外,其他没有什么太大影响。

正常经济期间一些企业会倒闭,但是金融危机倒闭的企业明显要大于繁荣时期。

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江苏应该是加工型企业较多,而且外资企业像台资也不少。

金融危机对台湾本岛的影响已经是非常沉重了,对在江苏的台资出口加工型企业肯定会有影响。

另外江苏也有很多中小型企业,其管理制度、风险控制都不完善,在繁荣时期问题都被掩盖了,但是在危机时可能就会危害它的生存。

所谓中国名牌企业,一般是指颇具规模的中型大型的老字号企业,而且一般是在消费品领域,没听说把钢铁巨头宝钢叫做是中国名牌产品的。

消费品要看内销和外销两部分,外销的市场肯定萎缩了,如果是内销的话,体现的是危机中失业率增加、收入减少,所以会导致消费品市场萎缩,那些企业要做好风险应对,减少生产量,控制期间费用,减少原来的投资项目,减少研发费用等方式,储备粮草准备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