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地需要多少蒜种

山里向茶   2023-02-22  编辑: admin  278阅读  栏目:茄子种植

一、一亩地需要多少蒜种

产蒜薹一亩地需要75~100公斤蒜种,产蒜头一亩地需要120~175公斤蒜种,产蒜薹和蒜头一亩地需要150~200公斤。

以产蒜薹为主的早熟大蒜品种一般植株较矮小,叶数少,叶片较窄,生育期较短,适宜密度为每亩5万株,株距7~8厘米,行距14~17厘米,每亩的用种量75~100公斤。

以产蒜头为主的大蒜晚熟品种一般植株较高大,叶数较多,叶片较宽,密度相应小些,适宜密度为每亩2万~3万株,株距为8~11厘米,行距为20厘米,每亩用种量120~175公斤。

如蒜薹和蒜头兼收并举的,适宜密度为每亩3万~4万株,株距为6~8厘米,行距为20厘米,每亩用种量150~200公斤。

蒜种播种注意

同时,大蒜瓣播种宜稀,小蒜瓣播种宜密;叶型开张的品种播种宜稀,叶型直立紧凑的播种宜密;土壤肥沃的田块播种宜稀,土壤贫瘠的田块播种宜密;采取地膜覆盖种植的大蒜宜稀,一般每亩3万株左右;出口蒜头生产宜稀,一般为每亩2.5万株。

春播的早熟红皮蒜为每亩5万~6万株,狗牙蒜为每亩5万株。

二、一亩地能种多少棵大蒜

300棵左右。

新蒜地产量在每亩2500斤左右,经常重茬地每亩2000斤左右。主产区金乡除化雨,马集,高河产量稍高一些,有的地块达到2000斤外,其余的乡镇一般平均在1600到1700之间,马庙,鱼山有很多村子在1500斤左右。

大蒜的种植时间一般在9月底至10月初,气温在17度左右时种植为宜。但由于南北方气候差异大且品种多样,所以种植时间稍有差异,比如北方地区大蒜一般在早春种植,南方地区大蒜一般在春季或秋季种植。

扩展资料:

蒜头在土壤中生长、膨大,因此要选择土壤疏松、地势一燥平坦,排灌方便、富含有机质的肥沃的保肥水能力强的砂壤地块进行栽培。 

大蒜是悬状须根,根主要分布在5~25cm土层中, 大蒜根系吸水肥能力较弱, 播种前要求深耕、 精细整地, 深翻土壤30~40cm,整平土壤作畦,畦宽3m;

播种前,撒施基肥,一般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3~4m³/667O+尿素450kg/667O+磷肥450kg/667O+钾肥525kg/667O,施肥过程中切记化肥避免用量过大,以免抑制大蒜生长。

现在种一亩地的大蒜需要300斤的蒜种,按3元一斤计算的话就需要900元,加上化肥等农资600元,种一亩地的大蒜的基本成本是1500元,总的说来,蒜地被以每亩3600元包出去的话农户可以赚到2000元,这其中包括了种蒜的利润和蒜农的人工成本,收入还是比较可观。

能赚5位数

那看你种多少棵蒜苗

三、大蒜栽培技术?

(一)整地理墒    大蒜需肥量较高,一般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保水力强的粘壤土。大蒜忌连作,多以烤烟为前作,即当前作收后,应深翻晒垡,细致整地,开沟作畦。一般墒宽2~3米 ,沟宽30厘米,深25~30厘米。

(二)按蒜技术    墒面整理好后用锄头开成条沟,沟宽20厘米,深10厘米,然后在沟顶侧按6厘米的距离按蒜,蒜背朝里,蒜头须按稳直立,按蒜后条施大蒜复合肥,再撒一层腐熟的农家肥,排好一沟,接着再开一沟,并把开出来的土覆在前一沟上,照此类推,此种方法农民叫“铲蒜”。俗话说“深葱浅蒜”,排栽深度以覆土厚5厘米为宜。

(三)播种季节    应根据各地的气候环境条件适时播种,过早,气温高对幼苗生长不利,病害重;过迟,由于生长期短,叶面积生长量不足,抽苔晚,蒜头小。农谚说“种蒜不出九(月),出九长独头”。在宣威以9月1日—9月15日为最佳节令。

(四)蒜种选择    作为以采收蒜苔为目的的早熟栽培,选择具有品种特性、大小均匀的大蒜作种。播种时选短粗而直的蒜瓣,除去弯曲和过小的蒜瓣,分级分墒播种,使其出苗整齐、成熟一致。

(五)蒜种处理     为了防止种子带菌可用300倍的福尔马林(甲醛)或多菌灵浸种3小时,浸后要用清水洗干净,以免药害。也可以用40~45℃的温水浸泡90分钟。在有条件的地方可把种瓣放在0~4℃的低温下处理1个月,能提早出苗和成熟。

(六)种植密度    亩用种量60千克,播种方式为条播,行距0.20米,株距0.06米,每亩种植55000株。并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适当调整种植的疏密度。

(七)田间管理     1、除草松土:大蒜出苗后如果土壤板结、杂草丛生,应结合除草进行中耕,当苗高10-13厘米,有2-3片叶时进行第一次中耕,苗高26-33厘米有5-6片叶时进行第二次浅中耕。蒜地除草比较费工,为了提高功效应推广化学除草,亩用45克大蒜除草剂(商品名24%果尔乳油)兑45千克水喷施去除杂草;在播种后出苗前喷洒墒面均有较好效果,该农药使用方法与其它农药相反,要应选择小雨后墒面潮湿才能喷施,才能达到除草作用。     2、灌水:大蒜播种后如果土壤潮润一般不需灌水即可出苗,土壤干燥时应灌一次齐苗水。在幼苗期一般应少灌水、多中耕,适当控制水分,防止徒长和“退母”过早。在抽苔和鳞茎肥大期要增加灌水,避免受旱,保持土壤湿润。灌水应以沟灌为主,水不淹过墒面,土潮即撤,避免大水漫灌,蒜头采收前5~7天应停止灌水,否则容易产生散瓣蒜。    3、施肥:大蒜生长期长,需肥量大,但根系浅,吸肥能力弱,所以应施足底肥,分期追肥,不断满足大蒜生长发育的需要。中等肥力的田块,每亩施农家肥2500~3000千克、大蒜专用肥40千克,在翻犁时施入耕作层。为了使幼苗生长健壮,在苗出齐以后追施一次清粪水(按人粪尿和水1:10的比例),每亩800~1000千克,或追施尿素5~8千克。当苗有3~4片叶,大蒜退母以后,新生根开始吸收土壤养分,进行独立生活时,如果养分不足,容易出现烧尖(即叶尖干枯),这时应施一次以氮肥为主的“催苗肥”,每亩用尿素10~15千克,结合灌水撒施于墒面或兑水泼浇。在冬前根据苗棵长势以同等数量再追一次,以促进叶片生长,为后期生长打下物质基础。开春以后,蒜大部分进入抽苔,这时应重施一次“催苔肥”或“催头肥”,每亩用尿素25~30千克。大蒜不同洋葱,不必担心生长过旺而出现未熟抽苔,植株生长旺盛则蒜苔肥嫩,蒜头粗壮肉厚,产量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