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种大蒜蒜头才大

山里向茶   2023-08-10  编辑: admin  241阅读  栏目:茄子种植

怎样种大蒜蒜头才大

准备好种植的土壤。

家里种植大蒜要准备好盆,花盆的大小根据要栽种的多少决定就行;要准备土壤,可选择腐殖质的土壤最好,蒜苗需要营养生长,腐殖质的地土壤做底肥,养分高,不仅无污染无公害,而且土质肥沃,蒜苗长势好,长势好就好看,即能美花环境,还能吃着放心;备好土后装进花盆中,适当浇水,但不能让土壤成为泥巴状。挑选蒜瓣种植。农谚道:“深栽葱浅栽蒜”。种植之前要挑选好大蒜,最好使用外皮没有破损的蒜头,不能用已经烂掉的打算。将蒜放进水中浸泡24~48小时,让蒜瓣充分吸水以利于快速生根发芽,再将它剥成一瓣一瓣的,带着外皮种进土中就可以。

不然在种植后比较容易腐烂;在准备好的盆土里面挖几个小坑,把掰好的蒜瓣向上种进土中,也可以直接将蒜按进土壤里;大蒜的适宜浅播,一般埋入土壤的深度为3~5公分为较好,但也不宜过浅,也不宜播种过深,这样不利于大蒜出苗,造成出苗晚而且苗弱的现象。这时用土壤将蒜头盖好,微微露出土壤即可,然后适当的浇一些水,不要将蒜瓣冲走就行。种植后要加强管理。种植完成之后要将培育盆放进暖和一点的地方,养殖环境要有明亮的光线,等待一周左右就会发芽了,稍微晚一些的可能会推迟3-4天;大蒜根系分布较浅,分布范围小,几乎没有根毛,其吸收水分能力弱,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尤其是蒜苗生长期间,应经常浇水,保持水肥充足。种植管理应注意的事项。

蒜最怕水涝,容易烂根腐蒜瓣。平时浇水浇透就好,切记成涝;大蒜种烂后进入快速生长阶段,蒜薹和地下的蒜头都开始形成并长出和膨大,这一时要重施氮、钾肥,或复合肥,或者人便粪等促进大蒜生长。

整地施肥:种植前对土地进行翻耕,然后施加基肥。 蒜种选择:挑选个头饱满、没有暗伤的蒜种。 撒种覆土:把蒜种均匀的撒播在土壤中,用一层薄土覆盖蒜种。 追肥方法:大蒜出苗两个星期后,施加高氮复混肥。

大蒜的种植方法 1、整地施肥

种植大蒜,要选择富含营养物质、透气性好、排水性好的沙质土壤,种植前对整地进行翻耕,翻耕的深度在20厘米左右,可以施加基肥,每亩使用腐熟的有机肥3500公斤左右,保证土壤有充足的肥力。

2、蒜种选择

先确定好大蒜的品种,然后挑选个头饱满、没有暗伤的蒜种,挑选好后对蒜种进行晾晒,将蒜种平铺在阳光下晾晒2-3天的时间,晾晒过的蒜种,发芽速度快,出苗齐,有利于植株生长。

3、撒种覆土

把蒜种均匀的撒播在整理好的土壤中,播种时芽点朝上,播种的深度约2-5厘米,然后用一层薄土覆盖蒜种,种植完成后,要及时的浇水,使土壤湿透,保证植株的水分需求。

4、追肥方法

大蒜出苗两个星期后,可以进行追肥措施,主要施加氮肥,可以选择施加高氮复混肥,每亩用量约为6公斤左右,在春季温度升高后,要施加返青肥,可以每亩追施复合肥8公斤左右。

怎么种大蒜,才能让大蒜长大个。

大蒜属葱蒜类蔬菜,耐寒性强,生长适温12-25℃,长日照作物。适宜排灌水方便、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微碱性土壤种植。

品种选择:目前适宜麒麟区种植的主要品种有四川红七星(一代、二代)、软叶蒜、一级早、二级早、本地紫皮蒜等。

播种时间:坝子区域一般早蒜苗、红七星(一代、二代)种植时间在白露节令(9月上旬)。二级早最佳播种期在秋分节令(9月中下旬)前后。迟蒜播期以秋分至寒露为宜(即9月23-10月8日)。高海拔地区可提前一个节令种植。

种子处理:播种前,先将蒜瓣选择和分级,除去病虫害侵染的蒜瓣,按大、小分开,分级播种。

整地作墒,合理密植:整地作墒时要求上细下粗,墒面宽3-4米。播种不宜过深,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湿润,促进提早出苗。红七星亩用种量需100-120公斤,其它品种蒜瓣小,亩用种量只需60D75公斤,每亩密度在3万D4万株,行距15D18厘米,株距8D10厘米,早熟品种偏密,晚熟品种偏稀。

大蒜属葱蒜类蔬菜,耐寒性强,生长适温12-25℃,长日照作物。适宜排灌水方便、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微碱性土壤种植。种植大蒜主要把握好以下环节:

(一) 品种选择

目前适宜麒麟区种植的主要品种有四川红七星(一代、二代)、软叶蒜、一级早、二级早、本地紫皮蒜等。

(二)播种时间

坝子区域一般早蒜苗、红七星(一代、二代)种植时间在白露节令(9月上旬)。二级早最佳播种期在秋分节令(9月中下旬)前后。迟蒜播期以秋分至寒露为宜(即9月23-10月8日)。高海拔地区可提前一个节令种植。

(三)种子处理

播种前,先将蒜瓣选择和分级,除去病虫害侵染的蒜瓣,按大、小分开,分级播种。

(四)整地作墒,合理密植

整地作墒时要求上细下粗,墒面宽3-4米。播种不宜过深,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湿润,促进提早出苗。红七星亩用种量需100-120公斤,其它品种蒜瓣小,亩用种量只需60D75公斤,每亩密度在3万D4万株,行距15D18厘米,株距8D10厘米,早熟品种偏密,晚熟品种偏稀。

(五)田间管理

1、除草松土:大蒜出苗后如果土壤板结、杂草丛生,应结合除草进行中耕,当苗高10-13厘米,有2-3片叶时进行第一次中耕,苗高26-33厘米有5-6片叶时进行第二次浅中耕。蒜地除草比较费工,为了提高功效应推广化学除草,化学药剂除草是:在大蒜栽后3天施药,用果尔、杀草丹进行喷施防草,出苗后应中耕1D2次防止土壤板结、杂草丛生。若苗期杂草较多,可针对不同种类的杂草选用不同除草剂防除一次。

2、灌水:大蒜播种后如果土壤潮润一般不需灌水即可出苗,土壤干燥时应灌一次齐苗水。在幼苗期一般应少灌水、多中耕,适当控制水分,防止徒长和“退母”过早。在抽苔和鳞茎肥大期要增加灌水,避免受旱,保持土壤湿润。灌水应以沟灌为主,水不淹过墒面,土潮即撤,避免大水漫灌,蒜头采收前5~7天应停止灌水,否则容易产生散瓣蒜。

3、施肥:大蒜生长期长,需肥量大,但根系浅,吸肥能力弱,所以应施足底肥,分期追肥,不断满足大蒜生长发育的需要。大蒜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占总用肥量的70%,氮、磷、钾比例1:0.8:1为宜,亩用纯氮12.5公斤左右,注意补充含钙肥料,增施硼肥,施肥上可使用“一道清”或重底早追方法。一般底肥亩用30公斤复合肥(15:15:15)加猪粪50D80担,退母期(出苗后5叶左右)追一次提苗肥,亩用尿素30公斤或35公斤碳铵,圆脚期(8片叶后),可每亩施20公斤尿素或30公斤碳铵。

4、病虫害防病:大蒜生长期间,特别是12月份以后,寒潮出现较多、低寒寡照、高湿度易导致大蒜病虫害发生。病害主要有锈病、叶枯病、疫病。防治药剂:粉锈宁、百菌清、敌菌特、速克灵,可以在发病初期或发病期间施药;虫害有葱蓟马,可用敌百虫进行扑杀。立春以后,随着气温的上升,日照增长,大蒜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此时需肥水最多,应注意看苗补肥、适时灌水,同时降低田间温度,以满足大蒜生长需要。

多施肥,适当浇灌,预防病虫害。OK

在家里怎样种大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