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短篇阅读,带答案

山里向茶   2023-05-13  编辑: admin  287阅读  栏目:茄子种植

 

___________________,南面是_________。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_________,这段话中的第____句到第____句,都是在写这里的景色的。 (2)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  _________  _________     漂漂亮亮   _________  _________ (3)用‚       ‛划出打比方的句子。 (4)给文中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短文15: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 ‚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 ‚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呢?‛一个 

‚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逐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填空。 

①‚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                 ) 。 

②‚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                        )。 (2)短文说‚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莱特兄弟的科学幻想是(             

)。 

(3)莱特兄弟的幻想变成了怎样的现实?           

                                                                 短文16: 还给谁 

1971年的夏天,我在A国上大学。 

不知是抵达此地的第几个漫漫长日了,我从一个职业招聘的地方走回住处。那时侯我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找工作没有着落,前途的茫然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头是低着的。 

远远的草坪边躺着一个金发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凝望着我。他看着我,我也知道,没有抬头。他站起来,还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于是这个人向我走过来。 

他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 我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没有停步。 

一片影子挡住了我的去路,那个吹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根碧绿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 来!给你!‛他将小草当作一件珍宝似的递上来。 我接住了,讶然地望着他,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微笑,就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 

说完他拍拍我的面颊,将我的头发很亲昵地弄乱,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鼓励,又对我笑了笑。 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悠悠闲闲地走了。 那是我到A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 

小草,被我保留了许多年,才找不到了。那个人连名字都没有法子知道,他的脸在记忆中也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法子忘记他。 

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                 。  我要将快乐和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将这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 

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热切,虽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总是美妙的。这份能力,来自那根小草的延伸,将这份债,不停地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 

(1)在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凝视(     )      激励(     ) (2)作者到A国后为什么情绪低落? 

(3)下面哪句话适合放在文中画横线处(在括号里打‚√‛)? 

 

A.一笔无法偿还的债。(   ) B.一笔没有债主的债。(   ) C.一笔可以归还的债。(   ) (4)‚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这里的‚一笔债‛指的是什么?                                                                               短文17: 

  在全国人大代表驻地,我们见到了他――大名鼎鼎的改革家海口罐头厂厂长王光兴。   早就听说,具有40年历史的海口罐头厂,一直是个‚亏损大户‛。 

  1986年,王光兴伯伯当了厂长,罐头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全国201家罐头生产同行中的第一名,产值达6亿9千多万元,近7年总创利是过去30年的5倍。   ‚这么大的变化是怎么来的呢?‛我迫不及待地问开了。   ‚敢改革,动真格。‛王厂长斩钉截铁地回答。厂里不论是谁,只要研制成功一种新产品,就可以一生享受厂里一切待遇,还可以得到这种产品利润的3%至5%。这个政策一公布,全厂兴起重视科学技术的热潮:15年没研制成功的椰子汁问世了,清凉爽口的芒果汁等20多种新产品也诞生了,并出口日本、美国等12个国家。在我们厂贡献大的重奖,质量差的重罚。企业能搞不好吗!   这样大的厂,今后还有什么打算呢?王厂长说:‚3至5年,再造第二个海口罐头厂,产值将达到20个亿,让全国的小朋友都喝到我们生产的椰汁!‛ 

  小朋友,当你喝到甜美的椰汁时,可别忘了王厂长啊!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文章前的‚_______‛上。(2分)   (2)从哪里看出海口罐头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划出文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起了什么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摘录4个成语。(4分)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海口罐头厂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呢?(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18:     

晶莹的雨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从灰蒙蒙的天空中飘落下来。河面腾起了迷迷蒙蒙的烟雾,田野披上了轻薄柔软的纱衣。 

明明穿着雨衣,一步一滑,走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他睁大眼睛,四处环顾,四处寻觅――他精心喂养的春蚕已经脱了四次外衣,再过两天就要‚上‛吐丝了,可是就在这节骨眼上没了桑叶。看着那些心爱的蚕宝宝饿得直伸脖子,他怎么能不焦急呢? 

啊,桑叶,你躲在哪里?躲在哪里? 

忽然,他看见有个小小的身影在朝远处的竹林飞快地跑。桑树!明明看见了,竹林里真的藏着一棵桑树。明明也拼命跑起来。 

几乎是同时,他们两个来到了这棵桑树下。树上(    )还有桑叶,( )已经稀稀拉拉没有几片了。明明不由分说,‚哧‛的一声爬上了树。 ‚喂,这棵桑树是我先看见的。‛ 

明明低头一看,是个女孩子。她脸上蒸腾着热气,头发上、睫毛上挂满了水珠,脚上、雨衣上沾满了泥浆,手里拿着一根竹竿,一端系着小刀――显然,她不会爬树。 

明明继续往上爬。他一手攀着树枝,一手飞快地采着,采满一把就塞进书包……  无意中明明又往下一看,只见女孩子仍然呆呆地站在那儿。这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眼里噙着泪水,满是委屈,满是忧伤。许久许久,女孩子才转过身,低头蹒跚地走了。 

明明的喉咙里像梗住了东西,心里默默地思索:‚她(    )没有养蚕,不需要桑叶,(   )不会这样难过。她刚才跑得多快啊,可是现在……‛明明似乎感到了她急促的喘息,听到了她低声的抽泣,

 

10 

看到了晶莹的泪珠从她眼眶里‚扑簌簌‛地滚下来。明明拍着脑袋责怪自己:‚老师怎么说的?我们养蚕要学蚕,要为别人着想!‛明明觉得自己的心像刀割一样作痛。 

‚等一等!‛明明飞快地从树上滑下来。转眼间,他已经来到了女孩子面前:‚对不起!是你先看到的,这些桑叶全归你!‛女孩子看着明明捧过来的桑叶,有点诧异。明明急忙说:‚你一定很需要它。‛‚你也很需要。‛女孩子说。 

明明抬起头,看见女孩子脸上微微浮现出一丝笑意。‚你真好,我们都在养蚕,应该学蚕……‛这是女孩子的声音。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沙沙地下个不停,仿佛蚕儿在食桑,仿佛蚕儿在吐丝。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3)用‚     ‛画出与文中第一句话相照应的句子。 

(4)在朗读‚啊,桑叶,你躲在哪里?躲在哪里?‛一句时,应带的语气是疑问和(   )。 A.惊奇      B.焦急      C.轻松  

(5)我们应该向蚕学习什么?(在文中找) 

                                                                              短文19:  

最后四根棒冰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上海西区的一条马路上,一个小男孩拎着一只大口颈的冷饮瓶,一遍又一遍地叫喊着:‚棒冰,光明牌赤豆棒冰――‛小男孩的嗓子因为累,因为着了凉而有些沙哑。冷饮瓶里能装两打棒冰,全部卖掉的话,可以赚一毛四。 

那天下午,天突然变脸,下了一场雨,街头巷尾竟然凉飕飕的。小男孩的瓶子里还有四根棒冰,如果卖不掉的话,隔上一天就会化掉,一天吆喝的结果只够保本。天色又是一阵阴暗,风紧起来。小男孩望着行色匆匆的行人,绝望得几乎哭出声来。 

马路的一头,相继出现了三辆人力板车。车上堆着装得很高的货。车夫们双手把着长长的木把手,肩上套着纤绳,弓着腰,一步一蹬地朝小男孩这儿移来。 第一辆车在小男孩面前停住,等后面两辆车赶上来。 

‚老大爷,买根棒冰吧!‛小男孩鼓起勇气,上前一步。车夫不在意似的摇摇头。‚老大爷,我妈

病了。今天我头一次顶替她,没想到……‛小男孩怯怯地带着哭腔,‚这些棒冰卖不掉的话,就……‛ 

车夫的目光落在小男孩的身上,脸上的皱纹聚拢起来,如沙丘上的波痕,粗犷中不失温和。他扫了一眼赶到跟前的另外两辆车,对小男孩说:‚你还有几根棒冰?‛‚四根。‛ ‚好吧,我全买下了。‛车夫掏出钱,小男孩惊喜万分,他接过钱,捧出四根棒冰。‚不,三根就够了。还有一根,就算我请你的。我知道你也舍不得尝尝棒冰的滋味。‛车夫说着,不容争辩地把一根棒冰留在瓶里。他伸出那只粗糙的大手,在小男孩头上摸了一下,小男孩觉得一股暖流从头顶传到心里,鼻腔不觉一酸,眼眶里顿时充满了泪水。 

这天,小男孩带着最后一根棒冰回到家。他想让发烧的母亲吃了棒冰退些热度。他跟母亲讲了刚才发生的事,母亲听完,欠起身,双手搂着儿子瘦瘦的肩胛,说:‚孩子,你长大后不管成了什么样的人物,也不能忘记今天的事‛小男孩使劲点了点头。 那个小男孩就是我。那年,我八岁。 

三十多年过去了,但是,那个在雨后的凉意中出现在我面前的老车夫的印象不仅没有消退,反而随着岁月的推移而越显清晰,他使我懂得怎样做一个平凡而又善良的人――纵然在世情变幻的生活中。 (1)反义词填空。 

聚拢(     )     清晰(     )     善良(     ) (2)近义词填空。 

温和(     )     争辩(     )      平凡(     ) (3)‚容‛字用拼音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容‛字的意思是:①容纳,包含; ②允许,让; ③脸上的神情和气色; ④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给下列词语中的‚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不容争辩(  )     市容(   )     无地自容(   )      笑容(   ) (4)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那个车夫说:‚                         ‛ 短文20: 

 

11 

我爱漓江  

  我的故乡在广西,我爱故乡的漓江。 

  春天,原野上的春色,把漓江打扮得更加美丽。绵绵细雨,增加了漓江的水量,催开了两岸鲜艳的野花。随着气候转暖,来漓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漓江像一条友谊的带子,把祖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连在一起。 

  夏天,漓江的水更清了。人们有的在江中游泳,有的在江中划船,有的玩水球……漓江洗去人们一天的疲劳,使人们感到轻松愉快。 

  秋天,桂花开了,漓江两岸飘着醉人的桂花香。我们学习过后,荡着小船在江上游玩。那两岸的青峰分明地立在我们面前,同学们兴奋地抢着划浆…… 

  冬天,漓江因为旱季到来而变浅了,但水还是那么清,山还是那么绿。江畔的柑橘树已挂满了累累果实,人们正在紧张地收获。 

  漓江的四季都很美。我喝着漓江的水长大,我一定会为把漓江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  

(1)把文章分成三段并写出段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后十篇)  

答案: 

(1)尽管„„可是(或: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2)美丽(丑陋)       善良(凶狠)         隐藏(暴露) 

(3)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就是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 (4)答:用蒿笋做的菜的特点是鲜、嫩、香、脆。 答案 1.① 

2.(1)紧扣文题,总起全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点题,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3)首尾呼应。 3.颜色、姿态、香味 

4.第1自然段;第2―3自然段;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 5.最后一自然段 6.① 答案 

(1)空间;  花圃;  葡萄架;  白杨;  小菜园;  小院北面;  2,5。 (2)静悄悄   气冲冲       干干净净    整整齐齐 

(3)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 (4)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 答案 

(1)①莱特兄弟;      ②两个孩子猛追着一只断线风筝。 (2)“飞”向天空。 

(3)发明了螺旋桨飞机。 答案 

(1)凝视(凝望)      激励(鼓励) 

(2)生活费不够,找工作没有着落,居留成了问题。 (3) A.(√) 

(4)陌生人给予“我”的快乐、信心和鼓励。 答案 

(1)题目:改革家王光兴 

(2)答:海口罐头厂一跃成为全国201家同行中第一名,产值达6亿9千多万元,近7年总创利是过去30年的5倍,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海口罐头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①这么大的变化是怎么来的呢? 

  ②这样大的厂,今后还有什么打算呢? 

 12 

  这些句子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4)翻天覆地 斩钉截铁 大名鼎鼎 迫不及待 

(5)答:变化大是因为海口罐头厂敢改革,动真格,贡献大的重奖,质量差的重罚。 答案 

(1)参考:虽然„„但是„„         如果„„就„„ (2)看着那些心爱的蚕宝宝饿得直伸脖子,他很焦急。 

(3)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沙沙地下个不停,仿佛蚕儿在食桑,仿佛蚕儿在吐丝。 (4)B 

(5)为别人着想。 答案 

(1)聚拢(分散)     清晰(模糊)      善良(凶恶) (2)温和(温柔)     争辩(争论)      平凡(平常) (3)R;  ron;  穴;  5;  ②;  ④;  ①;  ③。 (4)略。 答案: 

(1)①第一自然段:我爱故乡的漓江。 

  ②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漓江四季美丽的景色及给人们带来的幸福和欢乐。   ③第六自然段:赞美漓江,要把漓江建设得更加美好。 (2)赞颂漓江的美丽。表达了我对漓江的热爱之情。 

家乡的蒿笋

我的家乡――武进市,有一种“专利特产”――蒿笋.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就是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过了这个地段,穿乡过村,也难于寻觅它的踪迹了.家乡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王母娘娘下凡云游人间,来到我们这鱼米之乡时,看到这儿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人民善良,心里留恋不舍,离去时便把头上的银簪留在了江边.从此以后,这里就有了洁白美味的蒿笋.

每年初春,江边的芦苇刚刚发芽,蒿笋便随之探出了小脑袋,到了春夏之交,芦苇在河滩上织成青纱帐,蒿笋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变得白白胖胖了.它们把身子隐藏在芦苇丛中,等待人们去采集.人们把新鲜的蒿笋剥去了一层外皮,便露出了里面洁白无瑕的笋芯,鲜嫩得仿佛吹弹可破――这便可以用来制作鲜美的菜肴了.

蒿笋的吃法很多,( )每种做法各有各的妙处,( )总少不了鲜、嫩、香、脆这四大特点.

这个季节,正值长江边上又一特产――籽虾上市的时候.于是,蒿笋烧籽虾也就成为家乡的一道名菜,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银条托金虾”.瞧,白嫩的蒿笋上托着鲜红金亮的籽虾,红白相间,看一眼就会使人心醉;扑鼻的浓香沁人心脾,仿佛渗入了每一个细胞,使人胃口大开,垂涎欲滴;夹一段放入口中,只那么轻轻一咬,随着“咔”的一声脆响,一股奇特的鲜味从舌尖渐渐扩散开来,一直鲜到心里.

蒿笋( )香浓味鲜,美味可口,( )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多种微量元素,还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的功效呢!

来吧,请到我的家乡来作客,勤劳淳朴的家乡人们一定会让您尝尝家乡的珍品――蒿笋!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丽( ) 善良( ) 隐藏( )

(3)蒿笋生长在哪里?请用直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4)用蒿笋做的菜有哪些特点?

答案:

(1)尽管……可是(或: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2)美丽(丑陋) 善良(凶狠) 隐藏(暴露)

(3)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就是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

(4)答:用蒿笋做的菜的特点是鲜、嫩、香、脆.

短文2:

毛驴和牛大哥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它背(bēi,bèi)回家.毛驴向它要十斤山芋做报酬,老山羊拒绝了,自己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牛哥,它出多少山芋请你背它?

“千斤.”

毛驴冷笑道 十斤山芋还不干呢 千斤 你可别做梦了

牛大哥认真地说道:“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fēn,fèn)量重千斤呀!”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扇(shān,shàn)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1)在短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

(2)读了这篇寓言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用文中的一句话,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ēi fèn shān

(2) 略.

(3)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千斤?你可别做梦了!”

(4)友谊的分量重千斤.

短文3:

紫罗兰

我赞美紫罗兰,赞美它别具一格的颜色、姿态,赞美它顽强的生命力.

紫罗兰的叶子真奇怪,别的植物颜色是绿的,它却偏偏是紫色的,而且颜色是那样深,那样浓,好像有谁刚在那叶子上染上紫色,马上就要滴下来似的.紫罗兰的叶子狭长,跟竹叶的形状差不多.盘屈的茎枝毫无拘束地伸向四周,初生的芽儿茁壮向上.

紫罗兰的花是淡红色的.它好象是嵌在精致的紫色小船里的红玉石.紫罗兰的花十分小,有三片柔柔的花瓣,花瓣中间有几根黄色花蕊,就像戴着一顶顶金黄色的小帽儿,又像展翅欲飞的金蝴蝶.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看上去,那几个花蕊好像正围着一个圆圈游戏,玩得多开心!要是你去闻,鼻子还未凑近,一股淡淡的香味早钻进了鼻孔.雨洒在叶面上,结成了一个个晶莹的小水珠儿,春风拂过,不时机灵地钻进泥土里.

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有一次,我和几个小朋友玩得高兴,一不小心,把一枝紫罗兰折断了.当时我很后悔,这么美的枝叶就要枯萎了,我的眼睛润湿了,呆呆地站在那儿.李阿姨见此情景,走过来对我说:“不要紧,断了可以再插上,它又会生根,长出很多很多紫罗兰来.”哦,没想到它的生命力这么强,离开了根,还能坚强地活下去.果然,不几天,那枝紫罗兰真吐出了嫩芽儿.

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

1.短文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

①总起――分述――总结; ②总述――分述; ③分述――总述.

2.(1)短文开头的特点是__________.

(2)短文结尾的特点是___________.

(3)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的前六句,先写了紫罗兰花的( ),接着写了紫罗兰花的(),最后写了紫罗兰花的( ).

4.根据段意给短文分段.

第一段:写作者赞美紫罗兰.

第二段:写紫罗兰叶子和花的颜色,以及姿态.

第三段:写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

第四段:写紫罗兰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5.用“~~~~”画出概括短文中心思想的句子.

6.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____作用.

①概括这段内容. ②点明这段中心.

答案

1.①

2.(1)紧扣文题,总起全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点题,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3)首尾呼应.

3.颜色、姿态、香味

4.第1自然段;第2―3自然段;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

5.最后一自然段

6.①

短文4:

我家的小院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散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 茄子 西红柿 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 一眼看去,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填空.

这段话是按________顺序写的.先写小院西面是________,北面有个_____ ________,院子东面种着___________________,南面是_________.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_________,这段话中的第____句到第____句,都是在写这里的景色的.

(2)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 _________ _________ 漂漂亮亮 _________ _________

(3)用“ ”划出打比方的句子.

(4)给文中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答案

(1)空间; 花圃; 葡萄架; 白杨; 小菜园; 小院北面; 2,5.

(2)静悄悄 气冲冲 干干净净 整整齐齐

(3)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

(4)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

短文5: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

“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呢?”一个

“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逐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填空.

①“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 .

②“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 .

(2)短文说“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莱特兄弟的科学幻想是 .

(3)莱特兄弟的幻想变成了怎样的现实?

答案

(1)①莱特兄弟; ②两个孩子猛追着一只断线风筝.

(2)“飞”向天空.

(3)发明了螺旋桨飞机.

你是自己要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