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种植需要哪些养分条件 银耳种植需要的条件

新乡市优特蔬菜研究院 2023-01-20 13:08 编辑:admin 273阅读

一、银耳种植需要哪些养分条件 银耳种植需要的条件

1、银耳比较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腐木中,对于它的生长发育是比较有利的,生长的速度也会比较快,平时要适量的进行浇水,保持空气湿润,而且要避免高温环境,它在我国的南方或者中部地区生长较多,尤其是野生银耳。

2、银耳比较适合生长在适温多湿的环境中,在进行生长的时候,需要有良好的通风环境,可以避免缺氧,平时要适量的浇水。

3、银耳在进行生长的时候,需要将温度保持在20-28度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生长,不过它的菌丝在16-30度的温度内都可以进行生长。

二、银耳生长发育需要哪些条件?生产区域有否局限?

银耳是营异养型腐生营养方式的木腐菌。在人工栽培过程中,需要创造适宜的营养、水分、温度、空气、光照、酸碱度等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才能满足其异养生长发育的需要。

(1)营养

银耳不含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养分,只能以分解和同化现成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的营养需要。在自然界野生银耳是通过分解吸收死亡的枯木满足自身所需的营养。银耳菌丝能直接利用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如单糖(葡萄糖)、双糖(蔗糖),但对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的利用,还需要依靠一种羽毛状的耳友菌丝(香灰菌丝)作为“开路先锋”进行分解,才能被银耳菌丝高效利用,银耳菌丝生长发育具有伴生菌是银耳在营养代谢上的一个独特的现象。在人工栽培中,银耳菌丝通过耳友菌丝的帮助快速分解棉籽壳、木屑、甘蔗渣、玉米芯等原料中的纤维素、木质素而获得碳源,从分解麦麸、黄豆粉等辅料中有关成分获得氮源和某些维生素、微量元素、无机盐。在培养料中加入适量的石膏粉、硫酸镁、过磷酸钙和磷酸二氢钾等,有助于满足银耳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对无机盐的需要。

(2)水分

水分是银耳生存的首要条件,也是组成银耳体细胞的重要成分。水分主要来自配置的培养料,其次是通过子实体从湿润环境中吸附补充。生产实践证明,55%~58%的培养料含水量适宜银耳菌丝正常生长。基质中水分过少,菌丝体生长受阻,影响对基质养分的分解和吸收;水分过多,则造成培养料缺氧,菌丝呼吸困难,生长纤弱。在子实体生长过程中,还需要湿润的空间湿度,以维护子实体表面细胞的正常生长发育,栽培场的相对空间湿度一般要求85%~95%。

(3)温度

温度是银耳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条件。银耳属于中温型,菌丝适宜生长温度范围6~32℃,在12~28℃范围内,随气温上升而生长加快,最适温度20~22℃,35℃停止生长,39℃以上死亡;生长在基质中的银耳菌丝,0℃以下不会死亡,超过28℃,银耳菌丝的白毛团量少,低于18℃菌丝细胞壁自然脱水加厚,形成处于休眠状态的芽孢,并出现白毛团集结加厚、表面光滑,气生菌丝纤弱。耳友菌丝耐高温,生长温度范围6~38℃,适温25~28℃;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15~30℃,最适23~25℃,在此温度内子实体生长快,展片好,耳片厚,产量高。长耳期如遇长时间高于25℃,接种穴的白毛团分泌黄色水珠,高于28℃水珠色泽加深,且接种穴基部变黑;长时间低于20℃,不利于子实体生长;银耳孢子15~32℃均可萌发,22~25℃为最适。

(4)空气

银耳是好氧性真菌。菌丝生长期需氧量较小,长耳期需氧量较大。子实体发育期间呼吸旺盛,如果缺氧,原基分化迟,扭结成团,久不开片;通风不良的高温、高湿环境易造成烂耳,杂菌易孳生。

(5)光照

银耳为喜光性菌类,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需要一定散射光。据观察,耳友菌丝在黑暗中培养15天,菌丝纤细,黑褐色分泌物很少;有散射光时,菌丝粗壮,分泌物正常。培养室及栽培场所要求光照度在300~500勒克斯较为理想。光线过暗,子实体分化迟缓,质量低劣;完全黑暗,子实体不能形成。

(6)酸碱度

银耳菌丝在pH5.2~7条件下都能正常生长,以5.2~5.8为适宜。pH4.5以下或7.2以上,不适合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配制培养料的pH以5~6为适宜。

根据银耳对温度的要求,适宜银耳生产的区域广阔,全国各省、自治区春秋两季均可栽培,但适宜栽培的时间有长有短。生产季节的安排以适宜银耳菌丝生长的22~26℃和适宜子实体产生的23~25℃为依据,选择符合此温度范围的最佳自然气温能维持35天左右的日期,即能完成一个周期的银耳生产。北方高寒地区春季可采用日光温室或温控措施栽培;南方气温高的地区,可选择早春、晚秋自然气温适宜条件下栽培。

目前栽培银耳的主原料是棉籽壳、麦麸。我国棉花和小麦产区,原料易得,发展银耳生产条件优越。因地制宜选择成本低的木屑、甘蔗渣、玉米芯、野草等原料也能取得栽培银耳的好效果。银耳栽培室内和野外均可进行,男女老少皆可管理。

三、银耳是几月份种植,几月份收获的。

您好!

1.选择栽培季节 一般选择春、秋两季进行代料栽培。春季宜早些,以2―3月为好;秋季宜迟些,以10―11月较适宜。其产耳期应尽量避开高温高湿的季节,以减少杂菌害虫为害。

2.配制培养料

配方1:杂木屑培养料杂木屑78%,麦皮或米糠20%,糖1%,碳酸钙1%。

配方2:棉籽壳培养料棉籽壳80%,麦皮或米糠17%,糖1%,过磷酸钙0.5%,石膏粉1.5%。

配方3:稻草培养料稻草(切段或粉碎)60%,杂木屑16%,麦皮或米糠20%,糖1%,过磷酸钙1%,石膏粉1.2%,硫酸镁0.2%,硝酸钙0.1%,石灰0.5%。

配方4:甘蔗渣培养料甘蔗渣87%,麦皮或米糠10%,糖1%,尿素0.5%,过磷酸钙0.5%,石膏粉1%。

配方5:茅草培养料茅草粉80%,麦皮或米糠16%,糖1.2%,过磷酸钙1%,石膏粉1.5%,硫酸镁0.3%。

3.栽培方式

瓶栽法 采用500毫升的罐头瓶或菌种瓶,培养料按上述配方混合加水拌匀,含水量60―65%,装满瓶后压实,中间打圆洞至瓶底,瓶口内层用塑料薄膜封口,外层用牛皮纸包扎。按常规方法灭菌、接种,置22―25℃下培养,经30―35天,菌丝即可长满全瓶。当菌丝长满瓶后,揭去瓶口上封盖,用小刀挖掉菌膜3小块,成“Δ”形,直径1厘米,再用毛笔涂上一层石灰,或在瓶口薄膜上用毛笔划“井”字形黑线,线宽1―1.5厘米,黑线处不出耳。然后将经处理的菌瓶卧放栽培架上进行催耳。温度控制在20℃左右,湿度保持90%以上,原基发生至长成小耳芽,大约需要4―7天。这时,由于耳片小,需水少,培养料含水量充足,每天喷水1-2次即可。以后随着耳片逐渐长大,喷水量可适当增多,以保持耳片湿润不卷边为度。小耳芽长大至成熟,约需10―15天。这阶段由于耳片生长快,需水多,喷水量要相应加大,每天喷水2―4次,并加强通风换气和光照条件,以利子实体健壮生长。

袋栽法 用17×33厘米或15×30厘米,厚度0.5-0.6毫米的聚丙烯塑料薄膜袋。按配方将各原料混合加水拌匀,含水量55-60%。装料时先将塑料袋底的二个角向内塞,使装料后袋底平稳。装料要求上下松紧适中,轻拿轻放,防止局部受压力大大造成袋子破损。装料量为袋高的五分之三,袋口套颈圈,用棉花塞袋口,按常规方法灭菌、接种,置22-25℃下培养40~45天,菌丝体就可长满全袋。当菌丝长满袋后,温度应控制在18-20℃之间,并加强通风,增加光照,刺激原基分化。约经一周,袋壁上出现少量耳芽时入就要及时开洞,增加通气,促进耳芽大量发生。开洞时先用0.1%高锰酸钾或托布津溶液擦洗袋面,然后用消毒刀片,在袋两侧及

背面开三行“十”形切橱,每行374个,共9-12个,洞与洞间距离5-6厘米,开洞后排架或挂袋催耳。挂袋是用塑料绳扎紧袋口,悬挂于栽培架横杆上的“S”形铁丝钩上,袋片袋之间相距约10厘米。每天向地面或空间喷水1-2次,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当耳芽形成并开始出现漏斗状时,表明进入长耳阶段,可直接向袋上喷雾化水,但喷水量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耳片生长。随防耳片逐渐长大,可适当增加喷水量。温度高时少喷水或不喷水,保持干干湿湿,干湿交替,以防高温高湿引起烂耳。同时要加强通风,增加光照,促进子实体良好生长。

蔗田挂袋栽墙法 按袋栽法培养菌丝体,当袋壁出现少许耳基时,就要搬到蔗田挂袋管理出耳。挂袋前,选蔗株高大,郁闭度适中的蔗田,清理蔗沟,沟面宽90厘米,沟深40厘米,沟底宽30厘米,并进行高培上,然后在沟面高培上的顶部横架竹竿,竿距22-25厘米。每根横竿挂3-5袋,让其出耳。由于蔗田温湿度适宜,郁闭度适中,空气新鲜,阳光充足,为黑木耳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在开袋后3―5天,只需进行沟灌浅水,保持蔗沟内相对湿度85-90%即可。待耳芽形成后,可直接向菌袋周围喷雾化水。随着耳片逐渐长大,可适当增加喷水量。后期耳片长得快,蒸腾失水多,应加大喷水量。待耳片接近成熟时,要减少喷水,降低空气湿度,控制孢子弹射,以利耳片肉质增厚,提高产量和品质。

葡萄园瓶栽法 按瓶栽法培养菌瓶,待耳芽出现后,搬入葡萄园内,横放于出耳架上或瓶底对瓶底,瓶口朝外,并排敢于地上。瓶口均用纱布或旧报纸遮盖,并喷水保湿。出耳后,温度控制在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5%,经7-10天,耳芽长到蚕豆大时,揭去瓶口纱布或报纸,每天喷水1-2次。耳片直径达2厘米以上时,可适当增加喷水量,保持耳片湿润不卷边,至采收前1-2天停止喷水,使耳片长得厚实健壮。

荫棚环割袋栽法 先在野外搭荫棚,并在棚内地面上铺一层河沙,上面盖一层干净小石子,用0.1%托布津或硫酸铜喷洒消毒。然后将菌丝长至2/3的菌袋,用刀沿袋口之厘米处环割一周,去掉袋口上部薄膜,倒立排放于沙石上,每袋相隔10厘米。一周后,保持沙石面相对湿度90-95%,以促进耳芽大量发生。当耳片逐渐长大后,可适当喷雾化水,以保持耳片湿润不卷边。并加强通风换气,增加光照和保持干干湿湿,干湿交替,促进耳片健壮生长。每批采收后,往上2厘米,再环割去一周薄膜,停水5-6天,然后连续喷水一周,又可长出第二批子实体。由于沙石面温度比气温低,在炎热的夏季仍能正常出耳。

4.菌丝培养

接种后将瓶、袋搬入培养室,排放于栽培架上,温度保持23―26℃,促进菌丝尽快萌发定植,封盖料面。3―4天菌丝萌发并长入培养料,应将温度降到20℃左右,促进菌丝在内健壮生长。15天后菌丝就可长到瓶子或袋子的一半以上,这温度可降到18―20℃,并加强通风换气,每天1―2次。经25―30天培养,菌丝长满瓶、袋,即可转入出菇管理。

5.采收和加工

当耳片颜色由深变浅,柔软且富有弹性,边缘内卷,耳根缩小,孢子即将弹射时。就要及时采收。采收方法是:用锋利的刀片齐耳根处割下,不要残留耳根,不要强拉硬扯,以免牵动周围动小耳芽,或残留的耳片腐烂,招致杂菌害虫发生。同时要避免把耳根处的培养料带出,以保护耳芽和幼耳继续生长。采下的木耳应除去茸根和基部杂物,置烈日下晒干或用炭火烘干。然后装入塑料袋,放入木箱中,置于通风干燥处贮藏,以免腐烂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