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物价会整体上涨

新乡市优特蔬菜研究院 2023-01-20 08:43 编辑:admin 145阅读

近段时间,大家关心的是广州房贷限额的事情,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需要以全盘经济局势去看待这个问题,你才会清晰知道啥回事,知道该怎样做。

回忆下,在限房贷之前,就出了三道红线的规定,也限制了开发商的开发贷。把卖房的贷款限了,就是不想这行业过快发展;另一边把买房的贷款也限了,也是不想这市场有太多资金涌进去。

一句话说,就是不想让过多贷款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

当然,单凭上面的两个事件,你只会认为是政府循例压制房地产市场而已,事实上并不是。

再看看下面的新闻:

新闻一:拜登公布高达1.9万亿美元的“美国拯救计划”。

新闻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1月15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总体来看,2021年我国的物价水平大概率会保持温和上涨,受上年同期基数的影响,预计全年CPI同比涨幅将会出现一个先升后稳的走势。

大家注意新闻二上面的措词:“温和上涨”,“先升后稳”。领导说出来,大家就意会一下。

要理解也很容易,本文就说白话和读者讲解下,保证买菜大妈都看得懂。

全球抗疫放水引发通胀

在去年,2020年,全球因为疫情,经济停摆,全球老百姓收入下降,没有钱花,货币流通速度急剧下降,货币少于商品,因此导致全球商品价格急剧下跌。

各国政府担心造成全面通货紧缩,担心引发经济危机,所以通过加大货币供应来保持经济发展,也就是印钞票,

近几个月,随着疫情的缓和,经济开始慢慢恢复,但因为近一年的货币供应量增大,货币量大于商品量,因此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大家可以看到,全球的大宗商品期货价格都走出了一波牛市行情。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已走出一波牛市

与此同时,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也走出了牛市的行情。

但这种货币传导,一般有个先后顺序的,首先是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先涨,然后会传导到经济实体,传导到老百姓身边的物价。

在去年下半年,我国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涨了;不可避免的,2021年通胀会传导到实体经济,反映到老百姓身上的,就是物价涨了;比如肉,菜,日用品,人工等等。

贸易顺差增加货币供应量

另一个原因,就是去年因为我国抗疫成功,比别人更早的复工复产,所以外贸生意太好了。导致外汇储备增加,令到国内流通的资金增加。

海关总署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明显好于预期,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规模再创 历史 新高。其中出口增长4%,进口下降0.7%,贸易顺差增加27.4%。

可能大家不容易理解,为什么贸易顺差会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增长。

举个例,一条村子的年轻人出去做生意赚钱了,但大部分钱没有花出去,而是带回村子去建房子,吃饭,买 汽车 ,开工厂。那么,这条村子的商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突然间被村民带进来一大笔钱买东西,那这个村子的整体物价就上涨了。

比如建房子的钢筋水泥,工人工资,和饭店,理发店,水疗店等一系列的产业也受益了。单子一下子多了,钱一下子多了,商品和服务又供应不过来,就只能涨价了。

就是这么一回事了,我们去年外贸赚钱多,但全球其它国家没有完全复工复产,导致我们进口的花钱少了,赚得多花得少,最后就是国内的流通货币多了。

鼓励消费经营,限制资金进入房地产

说完上面的背景后,相信大家就清晰了;知道银保监会为什么要限制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了。

目前有大量货币在国内流通,在找地方花钱。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首先把进入房地产的资金限了,不让房地产市场过于火热,过于泡沫。

但是,资金总要找地方流的;既然房地产限死了额度,那经营贷款和消费贷款就是资金最好的出口了;国家也希望热钱涌向这两个领域,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而不是房地产市场。

2021年经济预测

2021年老百姓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物价整体会“温和”上涨;原材料,食品,日用品,工资,租金等等都会上涨。

在金融方面,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的额度会很充足,可能还会降息鼓励大家申请,因为资金确实很多。

另一边,房贷依然会紧张,这个口子肯定不会开得太大,今年会呈现经营贷与房贷利率倒挂,经营贷利率低于房贷利率。

最后,也提醒一下大家,千万不要因为通胀来袭,就被别人忽悠焦虑而胡乱投资。

因为投资市场是先行于实体经济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早已闻风而动涨了,现在追高进入的话,说不定已经到了行情中后段了。盲目追高不一定就能抗通胀,甚至可能会成为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