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蟹养殖是否真的用得起激素?很多人似乎盲目从众的乱编造,还有就算使用了激素或是抗生素等物质,那么

山里向茶   2023-08-22  编辑: admin  296阅读  栏目:泥鳅

一、鱼蟹养殖是否真的用得起激素?很多人似乎盲目从众的乱编造,还有就算使用了激素或是抗生素等物质,那么

你好,现在鱼蟹养殖都在用微生物em菌,水产上主要用的是水产养殖专用em菌——渔宝,效果不仅比抗生素或激素管用,并且不会在鱼蟹体内留下任何残留的有害物,个人是不建议你用抗生素或激素的,以来这些东西贵,二来长期使用的话会让鱼蟹病害免疫抗生素,这样在发生病害的话就彻底没法救了,最重要的一点事激素或抗生素或多或少都含有有毒物质,长时间喂养鱼蟹的话会在体内有存留,而人们长时间食用这种鱼蟹就会得病,所以这不是现在水产养殖的方向,而利用有益菌来打败有害菌,来真真正正的从根本改善就是水产养殖em菌的最大特色之一,所以现在多数的水产养殖户都在使用baiyibao 渔宝养鱼蟹,效果非常好,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二、江团鱼是激素药喂养吗?

江团鱼, 有部分不良养殖户是用激素药喂养的,但大多数养殖户是按以下方式喂养的:

一、池塘条件 要求水质清新,溶氧较高,pH值为7~8.2,因此池塘应选在靠近水源,排灌水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池塘面积一般为1000~3000平方米为宜,水深1.5~2米,长方形,东西走向,池壁用砖石或水泥硬化,池底淤泥不超过10厘米,每口塘配备3千瓦叶轮增氧机一台。[2]

二、鱼种放养 选用人工驯化培育的一冬龄鱼种,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一般每亩放70~100克鱼种800~1200尾,搭配150~200克的白鲢250~300尾、鳙鱼75~100尾,另放5尾鳜鱼或鲈鱼控制池内野杂鱼,不能放鲤鱼、草鱼、罗非鱼等争食性鱼类。鱼种放养一般在3月初为好。在鱼种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化浆全池泼洒,7天后放水至要求水位。鱼种放养前,用15~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或3%~5%食盐水浸洗鱼体15分钟,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2]

三、饲料投喂 经过苗种阶段转食驯化后,长吻鮠以配合饲料为主,其粗蛋白含量要达到40%~45%,主要原料为进口鱼粉、鱼干、豆饼、花生饼、麦麸、酵母粉、矿物盐、维生素等,制成硬颗粒饲料,粒径为3毫米、4毫米、5毫米。开始阶段饲料粒径为3毫米,随着鱼体的增重,以后改为4毫米和5毫米。投饲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在池塘一边搭建饲料台。鱼种放养后进行驯化,先在饲料台处用声音训练,使池鱼形成条件反射,然后采用手撒慢慢投饲,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时和下午8时,上午和下午投饲量比例为4∶6,每次操作要细心,直到鱼群吃饱离去为止,日投饲量一般为1.5%~3%。[2]

四、水质调节 长吻鮠喜爱水质清新、溶氧较高的池水,平时应加强水质管理,坚持经常加注新水,及时开动增氧机,合理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6~9月是长吻鮠生长旺季,应每隔一天冲水一次,每月排污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尽量增加增氧设备,适时开动增氧机,开机时间为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生长旺季天天开,运转时间为中午短、半夜长,凉爽短、闷热长,负荷大、时间长,负荷小、时间短。定期施用光合细菌,用量为10~20克/立方米。定期泼洒生石灰水,一般在养殖期间每半个月左右泼洒一次,每亩用量为5~10千克。始终保持池水溶氧不低于5毫克/升,pH值为7.2~8.2,水体透明度为30~40厘米为宜,但要根据季节和池塘水质肥度灵活掌握,水质不宜过于清瘦,应以中等肥度偏淡为好。如果水源充沛,温度适宜,也可用微流水辅以定时冲水的方法。[2]

五、日常管理 巡塘要勤,坚持每天上、中、下午巡塘,清除残饲、污物和清洗料台,观察池鱼有无浮头现象,酷暑季节、天气突变还要增加夜间巡塘次数或安排夜班管理。早开食,鱼种放养后第二天开始投饲驯化。结合巡塘,每天看天气、看水色、看鱼的吃食情况。每15天随机抽查鱼体,检查鱼的摄食、肥瘦情况并通过称重,计数,推算鱼的生长速度,塘鱼的总量与饲料的效价,确定下一阶段的投饲量。[2]

六、疾病防治 每半月全池用生石灰泼洒一次,用量10千克/亩左右,饲料内长期添加1.5%的大蒜素,每月再用鱼速康制成药饵投喂,连续3天,预防肠炎,每月用氯杀王和硫酸铜交替泼洒全池,使用浓度氯杀王0.2~0.3克/立方米,硫酸铜0.3~0.5克/立方米。在饲养管理中,随时注意观察鱼群摄食情况,发现异常反应或病鱼,应尽早对症下药治疗。[2]

鱼种放养前10~15d ,要对养殖池进行严格的清淤消毒,按0.1~0 .2 kg/m²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或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养殖过程要及时清理草梗等青饲料残渣,及时捞除病死鱼。在鱼病流行季节,每15d用生石灰按20~25g/m³水体全池泼洒;或用含氯消毒剂泼洒消毒。鱼种放养前要用3%~5%的食盐水洗浴5~10min。鱼种放养前用草鱼出血病及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灭活疫苗进行胸鳍基部肌肉注射, 注射剂量为每尾0.3~0.5 mL。

三、转基因鱼安全吗?

转基因鱼的生物安全性包括食品安全性、生态和遗传安全性。目前,普通公认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原则是1993年欧洲经济发展合作组织(OECD)提出的“实质等同性”原则,即转基因食品及食品成份是否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传统食品具实质等同性。 转“全鱼”基因黄河鲤所转植的外源基因为一个与鲤鱼内源生长激素基因十分相似的草鱼生长激素基因。将草鱼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鲤鱼身上,对鲤鱼来说是安全的;与传统养殖的鲤鱼相比,转“全鱼”基因黄河鲤携带有草鱼生长激素基因,体内含有非常微量的草鱼生长激素。草鱼生长激素和鲤鱼生长激素一样,为鱼体内本来就存在的一种极不稳定的多肽,经过加热等物理处理后被分解为氨基酸,失去其激素的生理功能,和非转基因鲤鱼一样具有食用安全性。 转“全鱼”基因鱼商品化养殖后,是否会对鱼类种质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我们不妨把“全鱼”基因转移视为一种“杂交”,即一个基因与一个物种基因组的杂交。鱼类的基因组大约有10万个基因。转“全鱼”基因黄河鲤的形成机制可简单地比作一个草鱼基因与10万个鲤鱼基因的杂合。物种的杂合程度仅为草鱼与鲤鱼杂交的十万分之一。从这一点分析,转基因鱼比起任何杂交鱼要安全得多,再则,转基因鱼的繁殖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均不占优势,即使让它进入大自然,它也不可能形成优势种群,抑制其它鱼类生长,对生态系统造成威胁。而且,转基因鱼带有的草鱼基因仅是草鱼的十万个基因片断之一,即使它能与其它鱼类进行杂交,所造成的基因混乱的可能性也很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