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鲳鱼和白鲳鱼的区别

山里向茶   2023-02-12  编辑: admin  132阅读  栏目:泥鳅

一、斗鲳鱼和白鲳鱼的区别

斗鲳鱼和白鲳鱼的区别在于属性、体色、体型等不同。

1、属性不同:白鲳鱼属白鲳科,为经济鱼类;斗鲳鱼属鲳科。

2、体色不同:白鲳鱼体青褐色,腹部浅白色,鳞片缘具黑纹,各鳍浅褐色,体侧具6条黑褐色横带;斗鲳鱼背部呈淡墨青色,腹面呈银白色,各鳍灰褐色,体型相对较大。

3、体型不同:白鲳鱼背鳍硬棘与软条具深缺刻,前方具一向前平棘,腹鳍第一棘延长,体近圆形,侧扁而高;斗鲳鱼背鳍及臀鳍前方软条不特别延长,略呈截状,无腹鳍,鱼的体型相对较大,鱼肉厚实。

  

红烧糖醋白鲳鱼做法:

首先将白鲳鱼的鳃和内脏取出,清洗干净后,用纸巾擦干其表面的水份,在身上划三刀,葱切成葱花、蒜末及姜捣碎,起锅烧油调大火,将白鲳鱼放入,转中小火,一面煎7-8分钟,再翻面煎,另一面也是7-8分钟。

准备蕃茄酱、酱油膏、二砂糖、黑醋、米酒、水,按一定的比例制作成糖醋酱,煎好的白鲳鱼拿出放入盘子中,火不用关,将调好的糖醋酱放入锅中,热1-2分钟后取出,温热后的糖醋酱,淋在白鲳鱼身上,再撒上辣椒和葱花即可。

二、本港斗鲳鱼和外港斗鱼区别

形态特征不同。

1、本港斗鲳鱼,体形侧偏,呈卵圆形,银灰色,头小,吻圆,头胸相连明显,口、眼都很小,两颌各有一行细牙,食道侧囊内具有乳头状突起,嘴舌不能伸缩等。

2、外港斗鱼,背部灰褐色,两侧银白,鳍银灰,体高而侧扁,尾柄短,缺乏盾状鳞屑或肉质龙骨。

三、斗仓和白仓的区别

属性不同:白鲳鱼属白鲳科;斗鲳鱼属鲳科。

体色不同:白鲳鱼体青褐色,腹部浅白色,鳞片缘具黑纹,各鳍浅褐色,体侧具6条黑褐色横带;斗鲳鱼背部呈淡墨青色,腹面呈银白色,各鳍灰褐色,体型相对较大。

体型不同:白鲳鱼背鳍硬棘与软条具深缺刻,前方具一向前平棘,腹鳍第一棘延长,体近圆形,侧扁而高;斗鲳鱼背鳍及臀鳍前方软条不特别延长,略呈截状,无腹鳍,鱼的体型相对较大,鱼肉厚实。

四、斗鲳和银鲳区别

斗鲳和银鲳区别:

1、形态特征不同

银鲳:亦称镜鱼、平鱼,体形侧偏,呈卵圆形,银灰色,头小,吻圆,头胸相连明显,口、眼都很小,两颌各有一行细牙,食道侧囊内具有乳头状突起,嘴舌不能伸缩;头后侧感觉管从不延长,呈尖形,脊椎骨40~41。背鳍与臀鳍同形,稍长,呈镰状,成鱼腹鳍消失,鳍刺很短,尾鳍叉形,下叶长于上叶;体披细小的园鳞,颜色银白,故称银鲳。

斗鲳:本鱼背部灰褐色,两侧银白,鳍银灰,体高而侧扁,尾柄短,缺乏盾状鳞屑或肉质龙骨。吻钝圆,额头几乎是笔直的,眼小,口小,亚中位,向後、向下弯曲,侧线高,下面的背轮廓到尾柄,背鳍软条43-50枚;臀鳍软条39-42枚,体长可达40公分。

2、生长环境不同

银鲳:为近海暖温性中下层鱼类,平时分散栖息于潮流缓慢,水深5米~110米的水域,早晨及黄昏时在水中上层活动,不甚活跃。喜欢在阴影处成群,小潮时鱼群更为集中。银鲳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

斗鲳:栖息在泥底质海域,偶尔会出现于河口,会成小群活动,属肉食性,以水母、栉水母、浮游生物等为食,可做为食用鱼。

银鲳养殖史

银鲳作为海洋养殖的重要候选品种之一,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银鲳已被列入宁波“十三五”海洋种质工程四大主要地方特色水产养殖品种之一。

这完全符合《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精神,其中提出要“切实提高我国海水良种覆盖率,推动一批人工繁殖已经取得阶段性突破、具备良好市场潜力且能代表不同海域环境和不同养殖模式的海水养殖新品种的产业化进程,加速优质种源的扩繁进度,推进我国海水养殖品种的结构调整”。

因此,开展银鲳规模化养殖符合我国海水养殖中远期规划,其意义重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