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 东营市 垦利县垦东办事处 在哪

新乡市优特蔬菜研究院 2023-01-26 17:22 编辑:admin 138阅读

营市垦利县

垦利概况

垦利县位于黄河入海口,地处胜利油田腹地,是母亲河――黄河千百万年孕育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一方沃土。总面积2204平方千米。2007年底,全县总人口21.5万人。垦利县区位优势明显,是山东省跨世纪工程――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前沿阵地。基础设施完善,境内有胜利黄河大桥、东营飞机场、东营海港,公路四通八达。电力供应充足,城乡电话普及率居山东省前列。

县人民政府驻垦利街道办事处,邮编:257500。代码:370521。区号:0546。拼音:Kenli Xian。

[编辑本段]

县境原属利津县,因曾称“垦区”和“利津洼”而得名。

[编辑本段]

垦利县地,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以后黄河淤积退海而形成。

县域西半部,元末明出已有居户,大部村落建于明、清两代。

县城东半部,20世纪初始有人烟,大部村落形成于30年代,有的村庄则在40年代解放后始成。20世纪40年代前属利津县境,俗称“利津洼”。西南部则属蒲台县辖。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口不断在东北方向淤积出大片土地。

进入20世纪才逐渐移民安垦,至30年代,在东部逐渐出现了八大组(现永安镇政府所在地)、一村、二村至二十五村等移民新村。

1936年6月,八大组改称永安镇,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在此相继设立“新安县筹备处”、“垦区筹备处”。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筹备处溃散。

1941年1月,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一部解放了永安镇及其周围地区。随后,三旅及中共清河区领导决定创建以永安镇为中心的垦区抗日根据地。8月26日,清河区和三旅党政军机关、垦区工作团进驻永安镇。9月,建立垦区建设委员会(县级),垦区抗日民主政权诞生。

1942年1月,垦区建设委员会改称垦区行政委员会。由于此地有“垦区”和“利津洼”两个名称,并而称之“垦利”。

1943年4月22日,垦区行政委员会改称垦利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于清河区行政公署。从此,垦利建县。之后,垦利县建制、隶属跌次变更。

1983年,从惠民地区析出,划为东营市所辖。

1986年1月~1987年7月,全县辖1镇,11个乡和1处渔业管理站(乡级),320个村民委员会,394个自然村。

1988年8月,成立垦东办事处(科级),1933年10月,撤销红光渔业管理站,设立垦利县人民政府红光渔业办事处(科级)。

1991年底,全县辖1个镇、11个乡和2个办事处。即垦利镇、建林乡、新安镇、下镇乡、永安镇、高盖乡、郝家乡、冬集乡、胜利乡、宁海乡、胜坨乡、西宋乡、红光渔业办事处和垦东办事处。

1994年3月29日,胜坨乡撤乡建镇。同年9月,郝家乡、高盖乡亦撤乡建镇。3镇所辖范围与建镇前相同。

2001年2月9日,行政区划有原来的4镇、八乡调整为5镇、2乡。即原高盖镇并入垦利镇,政府驻原垦利镇政府;胜利乡、宁海乡并入胜坨镇,政府驻原胜坨镇政府;原永安镇和下镇乡合并,设立永安镇,政府驻原永安乡政府;原建林乡与愿新安乡合并,设立黄河口镇,政府驻原新安乡政府。郝家镇、冬集乡、西宋乡和红光办事处、垦东办事处保持不变。

2009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以鲁政函民字〔2009〕13号文件批准垦利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同意撤销垦利县垦利镇、西宋乡,设立垦利街道办事处和兴隆街道办事处,并将永安镇4个行政村划归兴隆街道办事处。

[编辑本段]

垦利县现辖4个镇、1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胜坨镇、郝家镇、永安镇、黄河口镇、董集乡、垦利街道办事处、兴隆街道办事处。

垦利县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黄河最下游入海口处。其位置为北纬37°24′~38°10′,东经118°15′~119°19'。县域呈西南、东北走向,南北纵距55.5公里,东西横距96.2公里。东濒渤海,西北与利津县隔黄河相望,南接东营市东营区,东北部与东营市河口区毗邻。县属总面积2204平方公里。

2007年,垦利县辖垦利、胜坨、郝家、永安、黄河口5个镇,董集、西宋2个乡,垦东、红光2个办事处,1个社区管理委员会,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有333个村民委员会,6个居民委员会。

2009年,撤销西宋乡、垦利镇,设立垦利街道办事处、兴隆街道办事处,并将永安镇4个行政村划归兴隆街道办事处。

[编辑本段]

垦利县位于济阳坳陷东部,自北向南,纵跨孤岛凸起、沾化凹陷,陈家庄凸起和东营凹陷各次级构造之东部或北部。境内广为第四系积散堆积物覆盖,无基岩出露。县域内可划分为3个部分,中间为凸起,南北两侧为凹陷。境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表现为断裂多、活动强度大。

垦利县域,由于历史上黄河尾闾段常常左右摆动,多次溃决、漫溢、泛滥等冲积、淤垫,造成了典型的三角洲地貌。地势自西南至东北呈扇形微倾斜。防潮坝以里海拔(黄海高程)最高点(原胜利乡一带)为11.61米,最低点为2米以下,整个地貌比降为1/8000,东北部为1/10000~1/12000。

垦利县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虽濒临渤海,但大陆性季风影响明显,冬季干冷,夏季湿热,四季分明,2007年,年均气温14.1℃,较常年偏高1.4℃;极端最高气温36.9℃,极端最低气温-8.5℃,春 季日短,回暖较快,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集中,易发生内涝。秋季时日稍短,气温急剧下降,雨量骤减,天高气爽,昼夜温差较大。冬季雨量稀少,寒冷干燥。主要气象灾害有霜冻、冰雹、干旱、大风、内涝、风暴潮等。年降水量483.0毫米,较常年偏少63.2毫米。年降水量583.6mm,较常年偏多37.4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表现为春旱、秋旱。全年无霜期日数225天,较常年偏多9.5天。年日照时数2302.8小时,较常年偏少462.6小时。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春季多东北风,秋季多西风。

黄河为境内唯一的自然河流,上起董集罗家,流经垦利县120公里注入大海。全县共有骨干排水河道10条,分别是六干排、溢洪河、永丰河、张镇河、小岛河、五六干合排、广蒲沟、广利河、请户沟、三排沟,总长288.6公里,县境内230.92公里,呈东西方向均匀分布。

垦利县海岸线北起孤东海堤东北与东营市河口区交汇处,南至青坨海铺东南与东营市东营区交汇处,全长142.78公里。滩涂面积为35715.13公顷,浅海面积14.16万公顷。海底为黄河入海口淤积物,平坦,坡降小。海水水温年均14.9℃,海水盐度一般为24‰。在入海口两侧的近海,含盐度低,含氮氧量高,水质肥沃,有机质多,饵料丰富,适宜多种鱼虾类索饵、繁殖、回游,是海洋捕捞与养殖的主要区域。

[编辑本段]

垦利县的自然资源丰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垦利经济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垦利县的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国家级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地球暖温带地区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1.3万公顷槐林,万顷柳林,2万公顷芦苇荡亦野趣天成,构成了黄河口“野、奇、新、特”的独特景观。

垦利县土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2007年底辖区总面积为3306101.8亩。其中,农用地年末面积为1331647.1亩,年内增加4061.2亩,年内减少192.5亩,年内合计净增3868.7亩。(其中耕地年末面积为621854.9亩,年内增加6453.1亩,年内减少1041.3亩,年内净增5051.8亩。)建设用地年末面积为341800.7亩,年内增加1848.4亩,年内减少88.1亩,年内合计净增建设用地1760.3亩。未利用地年末面积1632654亩,年内净减少5629亩,经过开发变更为耕地3186.6亩,变更为其他农用地786.5亩,建设占用1655.9亩。黄河每年为这里携沙造陆3万亩,垦利县成为中国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多,农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草场面积116万亩,生长着近百种野生天然牧草和野生药材,发展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垦利县境内可利用地表水资源有两部分:自然降水(自产径流)、客水水源(入境黄河水)。地下水由于矿化度较高,尚不可利用。2007年降水量588.6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大部分流入海洋。黄河水是境内的唯一客水来源,1986―2007年,黄河利津水文站年平均径流量为153.26亿立方米,年最大径流量266亿立方米(1990年),年最小径流量18.8亿立方米(1997年),2007年径流量为198.3亿立方米。浅海滩涂广阔,非常利于鱼、虾、贝类的养殖。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卤水、地热、盐膏、贝壳等。特别是油气资源丰富,是胜利油田的主战场和中心地带,至2007年底,垦利境内已探明油(气)田14个,分布在5镇、2乡、1个办事处的近200个自然村及其国有土地上,油区人口8万人以上,油区面积500余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达18.72亿吨,胜利油田开采以来,70%的油气产量出自垦利境内。

[编辑本段]

垦利县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已形成一个农业以畜牧、水产为主导,工业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盐业化工、机械加工、新型建材、制药、纺织、食品加工为主导的日趋优化的产业结构体系。

为加快黄河三角洲的开发与建设,垦利县实施了“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的投资政策,已成为海内的新的外投资热点。

垦利县以实施产学研结合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培植高新技术产业,先后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40多家大院大所建立了紧密型产学研结合关系,联合开发、转化高新技术项目50多项。全县有十多家重点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建了科研开发机构和一批科研开发基地,相继建成了石油化工、盐业化工、机械加工、纺织、建材、食品加工等工业企业,涌现出了石化公司、万达、胜通、东辰、天轮等一批实力较强的企业集团,推出了一批出口创汇产品。

[编辑本段]

垦利县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能源、化工和农牧渔业基地之一,被省委、省政府列为“黄河三角洲开发”与“海上山东”建设两大跨世纪工程主战场,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支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第一个优先项目。自1988年实施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已累计开发荒碱地2.5万公顷,改造中低产田1.5万公顷,年均生产粮食1.65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居山东前列。垦利县以实施下镇地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步伐。畜牧、水产两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冬枣、留兰香、黄河口蜜桃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向市场化、科技化、企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编辑本段]

垦利县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县,居民来自11个省107个市县。他们带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西部多为利津籍人,他们多灵气,善思辨,长于经商贸易;中部多为寿光籍人,他们尊克俭,善持业,长于勤奋劳作;东部则以鲁西移民为主,他们耐艰辛,性刚烈,长于拼搏创业。多种类型的风俗民情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经过长期的融合同化,不少习俗渐趋一致。今天的垦利人,不畏艰难困苦,抢抓机遇,苦干实干,形成了既具有传统特色,又极具时代气息的独特的垦利精神。

[编辑本段]

滔滔黄河携大量泥沙推海造陆,形成了岗、坡、滩相间的独特而复杂的三角洲地貌和秀丽的自然风光,成为山东省重点旅游胜地之一。

国家级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内陆和环太平洋鸟类迁徙的终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和繁殖地”,使世界重点保护的全球十三处湿地之一。区内有野生陆地和海洋生物千余种,野生植物300种。这里草原一望无垠,一派“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北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这里成为百鸟嬉游的乐园,暮秋时节,成千上万的丹顶鹤、白头鹤、金雕、黑嘴鹤、白天鹅、鸳鸯等百余种珍奇鸟类云集其间,把新生地装扮得更加美丽和神奇。河口落日、大桥余辉、芦花夕照、晚秋红野以及1.4万公顷槐林、万顷柳林、数万公顷芦苇荡野趣天成。登上入海口了望塔,可以远眺浩荡芦苇、莽莽林海、黄龙入海、河口日出、长河落日等景观,体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美的意境,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的游客眼光。

[编辑本段]

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进程,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黄河口文化。黄河口文化受到了黄河流域文化与渤海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又得到了传统齐鲁文化的浸润,既有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又有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极富区域特征和鲜明个性。垦利县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深入,文化事业发展迅猛,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各种文艺社团遍布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逢年过节人们扭秧歌、踩高跷、舞龙、舞狮自娱自乐,每年的节日晚会、消夏广场文化活动好戏连台,文艺团体则常年活跃在城市乡村,为人民群众送上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科教兴县”战略的实施,为全县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之源。

[编辑本段]

垦利民丰湖黄河口生态旅游区(4A级)、民丰湖休闲娱乐区(3A级)、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黄河入海口生态农业观光园、白石温泉生态园等。

[编辑本段]

黄河口文化旅游节、吴旺冬枣采摘节等。

扩展阅读:

1.行政区划网

2.

3.

4.垦利县人民政府网

5.

开放分类:

地理,山东,石油,黄河,行政

[我来完善]

“垦利县”相关词条:

更多

肥城东营区广饶县沂南县阳谷县沾化县成武县薛城区东阿县孤岛采油厂宁阳县

牡丹区沂源县河口区临淄区利津县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分享到i贴吧

添加到搜藏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69

合作编辑者:

百科ROBOT、honghaoyu2008、7917800、xiaoquan506、迪拜城上望海风、中国论文中心更多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 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6349 次

编辑次数:15 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

创建者:xug5350

什么是突出贡献者突出贡献者

海量不多喝 版本

最新动态

2009百科年度盘点:

百科消息:

抢词多礼活动获奖公告

百度百科权威合作

百科分类管理主页

新编辑模块功能介绍

历史上的今天

热门词条榜

©2010 Baidu 权利声明

以前在由孤岛去一棵树的路上,从孤岛军马场一直向东走过一转盘,约在孤东水库的东南角对过

在垦利的最东北角上,比较靠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