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钩端螺旋体病症状

山里向茶   2023-02-23  编辑: admin  281阅读  栏目:腹泻

一、宠物钩端螺旋体病症状

流行特点

气候温暖、雨量较多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江河两岸,湖泊、沼泽、池塘和水田地带广泛存在着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几乎所有温血宠物都可感染,啮齿动物是最常见的储存宿主,其次是食肉动物。

钩端螺旋体主要通过宠物的直接接触,经皮肤、黏膜和消化道传播,另外,交配、咬伤、食入污染有钩端螺旋体的肉类等也可感染,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某些吸血昆虫和其他非脊椎动物的叮咬可导致大批发病。病犬可以从尿液间歇地或连续地排出钩端螺旋体,污染周围环境(如饲料、饮水、圈舍和其他用具)。临床症状消失后,体内有较高滴度抗体,可通过尿液间歇性地排菌达数月至数年,使犬成为危险的带菌者。

本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夏、秋两季为流行高峰期,犬发病较多且以幼犬症状明显且严重,如饲养密度过大、饥饿或其机体衰弱时,能使隐性感染犬出现临床症状,甚至死亡。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5-15天。急性感染表现为发热、震颤和广泛性肌肉触痛。呕吐,迅速脱水和微盾环障碍,呼吸急促,心率快,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毛细血管充盈不良。呕血,鼻出血,便血。体温下降,至死亡。

亚急性感染以发热,厌食,呕吐,脱水和渴欲增加为主要特征。病犬黏膜充血、淤血,并有出血斑点。干咳、呼吸困难,结膜炎、鼻炎和扁桃体炎。肾功能障碍,少尿或无尿。本型耐过的病犬,肾功能障碍症状可于发病后2-3周恢复。

由出血性黄疸型端螺旋体引起的犬急性或亚急性感染,常出现黄疸、肝炎、肝内胆汁淤积,粪便呈灰色的症状。严重者表现肝衰竭,体重减轻,腹水,黄疸或肝性脑病。

出现尿毒症,口腔恶臭,昏迷,或有出血性胃炎、溃疡性胃肠炎等症状,最后多死亡。

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肉眼所见的主要病变是皮肤、皮下组织、浆膜和黏膜明显黄染,心脏、肺、肾脏、肠系膜、肠和膀胱黏膜出血;肠内充满柏油样粪便;

淋巴结肿大、出血。肝脏肿大,呈黄棕色。肾脏肿大,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

皮肤发生坏死,皮下水肿。

提示

急性、亚急性病例临床症状较明显,根据发热、黏膜黄疸及出血、尿液黏稠呈黄色等,结合剖检时肾脏和肝脏不同程度的损害和流行特点,可做初步诊断。慢性病例由于症状不明显,病变也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确诊应结合实验室检验进行综合诊断。

鉴别诊断

(1)犬钩端螺旋体病与犬瘟热

二者均有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厌食,眼结膜充血,有时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

区别:犬瘟热的病原是犬瘟热病毒。病犬表现出神经症状,站立困难,共济失调,或做圆圈运动,全身呈强直性阵发痉挛或惊厥和昏迷,耐过病例常有后遗症。

(2)犬钩端螺旋体病与犬白血病

二者均有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呕吐,体表淋巴结肿大和脾脏肿大等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区别:患犬白血病的病例血检白细胞总数增加,红细胞数量减少,无传染性,发病率极低。

(3)犬钩端螺旋体病与犬肾盂肾炎

二者均有体温升高,呕吐,尿血等临床症状。

区别:患犬肾盂肾炎的病例肾区有压痛,病犬拱腰,步态强拘,无传染性,尿液缺少豆油样的病况,体表淋巴结肿大,可视黏膜黄染更为少见。

防治措施

(1)预防

①对犬舍定期检疫,消灭狗舍中的啮齿动物。

②消毒和清理被污染的饮水、场地、用具,防止疾病传播。

③进行预防接种,目前常用的多联菌疫苗都可,保护周期1年。记得每年都需要补打一针。

④接触病犬、病猫的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工作。

(2)治疗

治疗原则是抗菌和对症治疗

①氨苄西林,犬按20-3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2-3次,或按10-20毫克/千克体重,肌内注射,每天2-3次。

②速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混悬剂),狗、猫按0.1毫升/千克体重,皮下或肌内注射,每天1次。

③链霉素,狗按10毫克/千克体重,肌内注射,每天2-4次。

④四环素,狗按10-2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3次,连用28天。

⑤恩诺沙星(拜有利),狗按2.5-5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或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每天2次;猫按1-2.5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天2次。

⑥对出现肾病现象的病例,可采用输液支持疗法,同时避免使用链霉素或减少其用量。

二、钩端螺旋体病是种怎样的疾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叫作钩端螺旋体的微生物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大多数省分都有本病,但以南方较严重。在南方鼠是主要传染源,在北方猪是主要传染源。鼠、猪带菌的尿液污染水,经皮肤特别是破损皮肤而受到感染。夏秋季在稻田作业或洪水泛滥等,都可引起流行。青壮年农民和常下水的儿童发病较多。

三、雪纳瑞得了犬钩端螺旋体病会有什么症状

病原

钩端螺旋体能在血液中生存10天左右,在尿液中生存1天,但在稀释的尿液中生存数月。在水中存活的时间取决于温度。酸碱度等,一般可达数月。钩端螺旋体对于干燥非常敏感,再干燥环境下数分钟即可死亡。钩端螺旋体对酸和强碱极其敏感,一般消毒药均可杀灭。极易被稀盐酸、70%乙醇、漂白粉、石碳酸、肥皂水和来苏儿灭活。钩端螺旋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例如紫外线、50~55度的温度,30钟均可被杀死。狗算算螺旋体对四环素、链霉素、金霉素等抗生素敏感。

流行病学

钩端螺旋体在全球广泛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都适合钩端螺旋体生长繁殖,且以南方地区气候条件尤为合适。本病的宿主动物很多,加之我国洪涝灾害频发,存在着钩端螺旋体大爆发的潜在危害,是受钩端螺旋体病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从1958年以来,我国累计受害人次超过250万,病死率较高。

本病主要经过直接接触传播,也可经完整的粘膜和皮肤伤口,消化道等传染。本病呈现地方性流行或散发,犬感染本病较多见。

症状

本病潜伏期5~15天,主要表现急性出血性黄疸与亚急性或慢性肾炎两种病型。

急性出血性黄疸:病初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呕吐和食欲废绝等全身异常反应,可视黏膜出血或有血斑,广泛性肌肉触痛和全身乏力。随后多数患犬会出现全身黄疸,尿液浑浊、呈豆油色或红色;部分患犬呕吐、鼻出血及排出血便;病情严重的犬只,肝功能衰竭,出现腹水或肝性脑病症状。患犬腹部变大,穿刺有血性腹水。

亚急性或慢性肾炎:严重表现体温升高等一系列全身异常反应,但随着病情发展,主要表现为肾功能障碍,患犬少尿或无尿,少数患犬因肾脏大面积受损而出现尿毒症,症状,呕吐、脱水、口腔恶臭,后期出现昏迷而死亡。

由于感染钩端螺旋体的类型不同,其临诊特点也不一样。有的病例症状明显,犬呈现高热,黏膜出血、黄疸、溃疡或坏死,血红蛋白尿;有的呈隐性。

诊断

依据患犬体温升高,皮肤黏膜黄疸出血点,尿少黏稠且呈豆油色或红色,血液中蛋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有不同程度的肾衰的患犬血清尿素氮、肌酐浓度高,以及剖将肝及肾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既可作初步判断。

面对临诊不明显的患犬,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取患犬尿液,以1500转/分离心5分钟,取沉淀物在低倍显微镜下暗视野观察,若看到疑似“?”的钩端螺旋体即可确诊。

预防:本病以预防为主。消除带菌排菌的各种动物;消毒和清理被污染的饮水、场地、用具,防止疾病传播;预防接种,有钩端螺旋体的疫苗,预防保护性强,而且能够防治犬从尿液中排出病原污染环境。建议犬再8周前首免,间隔2~4周进行第二次免疫,以后每年加强一次。

疫区内灭鼠,管理好家畜。加强动物检疫工作,特别是家养犬要及时注射疫苗以防感染。

治疗:发病早期应注意休息,并且给予丰富的营养和易消化的饮食,保持体液与电解质平衡。患病犬应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出血严重的,应立即输血并且用止血剂;肺大量出血的,应保持镇静,酌情使用镇静剂;甘遂还的应进行保肝治疗,避免使用损肝的药剂。

钩端螺旋体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为了消灭和抑制病原体,发病早期应该有效的使用抗生素,如治疗过晚,肝脏功能受损,治疗效果就会降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