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岩花的养护?

新乡市优特蔬菜研究院 2022-10-07 23:33 编辑:金宝 301阅读

一、桐岩花的养护?

温度:一月到十月期间为18-25℃,十月到第二年一月为10-12℃。光照:避免阳光直射,最好吸收散射光。浇水:高温要多浇水并保证足够湿度。土壤:需用富含腐殖质、微酸性土壤栽培。施肥:开花前每周施腐熟的稀薄有机液肥。要注意在浇水时不要溅到叶片上。

大岩桐花的养殖方法

养殖方法

温度

大岩桐的生长温度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要求,一月到十月期间为18—25℃,十月到第二年一月为10—12℃,适宜的温度可以使叶片生长茂盛,花朵鲜艳。

光照

大岩桐喜好半阴、温暖的环境,在养殖中要注意适当遮阴,避免阳光直射,最好吸收散射光,根据实际生长情况进行不断调整。

浇水

浇水要适量,过多易造成块茎腐烂,叶片枯黄,夏季高温,要适当增加浇水次数,经常向植株周围喷洒水雾,保持环境湿度。

土壤

大岩桐喜好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壤。所以要使用富含腐殖质、疏松的微酸性土壤栽培。

施肥

大岩桐从展叶到开花前,应每周施一次肥,最好使用腐熟的稀薄有机液肥,每10天左右施稀薄的饼肥水一次。

花芽形成之后,需要在增加施磷肥,还需要增施一次骨粉或者磷酸钙。

大岩桐

注意事项

避免叶片沾水

大岩桐的花、叶上生长绒毛,一旦沾上水就极易腐烂,所以切记不可向花、叶上喷水,最好使用浸水法浇水。

控制花期温度

花期注意避免雨淋,温度不宜过高,可延长花期。

施肥不要沾污叶片

施肥时切忌不可沾污叶片,每次施肥后,要喷清水一次,保持叶面清洁。但清洁后立即擦干叶面,防止腐烂。

大岩桐

二、大岩桐的球茎都埋土里吗?

不可以。大岩桐的球根是一种并不是十分发达的球状体,里面含有足够让它发芽生长很长一段时间的水分和养分。在种植大岩桐球根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种植深度。由于球根的含水量较高,所以栽种不要太深,培养土掩埋到球根的一半就可以。至少也要让球根的顶部露出土壤之外,不可把球根全部埋在土壤之下。

二,培养土壤。由于大岩桐根系不耐水湿,所以,栽培土壤必须要疏松透气。为了提高土壤的营养性,可以选用各种细碎的腐殖质材料。如草炭土,腐叶土,椰糠,锯末,稻谷糠等,另外可添加蛭石,珍珠岩作为辅助材料。也可用煤渣,河沙等代替。栽种应用中,使用草炭土,蛭石,珍珠岩以3:2:1配制的营养土使用最广。

三、收获几个大岩桐的球球,要如何种植?

繁殖方法;

播种:播种前先用将种子浸泡24小时促使提早发芽,用浅盆或木箱装入腐叶土、菜园土和细砂混合的培养土,土平整后均匀地撒上种子,盆底润水后盖上玻璃,在18-20℃的湿度条件下约10天后出苗。

分球:选经过休眠的2年至3年老球茎于秋季先埋于土中浇透水并保持室温22℃进行催芽,当芽长到0.5厘米左右时将球掘起切成2块至4块,每块上须带有一个芽,每块栽植一盆,即形成一个新植株。;

枝插:枝插繁殖方法是大岩桐常用繁殖方式,在大岩桐块茎上常萌发出嫩枝,扦插时剪取2-3厘米长,插入细砂或膨胀珍珠岩基质中,注意遮荫,避免阳光趋向,维持室温18-20℃,15天即可发根。;

叶插:选用生长健壮、发育中期的叶片,连同叶柄从基部采下,将叶片剪去一半,将叶柄斜插入湿沙基质中,盖上玻璃并遮阴,保持室温25℃和较高的空气湿度,插后20天叶柄基部产生愈合组织。;

芽插:大岩桐芽插繁殖一般在春季种球萌发新芽长达4厘米至6厘米时进行,将萌发出来的多余新芽从基部掰下,然后插于沙床中,并保持一定的湿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于翌年6月至7月开花。

四、大岩桐花几个叶掐尖呢?

        大岩桐花在幼苗,长3到5个叶时,就可掐尖。

        大岩桐花一般春、夏季播种的,当年夏季就能开花,但是由于生长时间太短,花朵会很少很小,而且独枝植株也会瘦长。

        对于这类幼苗,可以打顶,打顶后的枝条不会再形成花蕾,但基部会分化出侧芽,进而长出几个新分枝,这样可以再保留几个芽,花期会延后,等到2至3个月后会开花,而且花量会特别大、花朵也大。

       给一年以上的植株打顶一定要早,必须在花蕾形成前,如果打顶时光照过强、温度高于23℃的话,植株很难再长分枝,这样也就不能开花了。

       如果养殖多年的大岩桐不再形成花苞,可能是植株老化,生长减缓,需要打顶来促进新枝形成并分化出花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