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鸡白痢?

山里向茶   2023-08-05  编辑: admin  256阅读  栏目:口蹄疫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简称“白痢杆菌”)引起的以危害雏鸡为主的传染病。主要侵害2~3周龄以内的雏鸡,以急性败血症和排白色浆湖便为特征。随着日龄的增加,鸡的抗病力增强,成年鸡感染后呈慢性或隐性经过,但所产的蛋常为带菌蛋,成为影响孵化率、育雏存活率的重要原因,对养鸡业带来很大危害。

对本病的预防:

(1)把好选种孵化关。种鸡必须经检疫为健康鸡群。种蛋产出后要及时收集,并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入孵时,种蛋装入孵化器内,开机使箱内温度达到20~22℃时,再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20~30分钟,每立方米用药量福尔马林15毫升、高锰酸钾7.5克,以杀死蛋壳表面的细菌,熏半小时后应当开门,用电扇驱散药气,已开始孵化的种蛋不能熏蒸,每批鸡孵完后对孵化器要彻底清扫消毒。

(2)在白痢发病日龄用药物预防。于雏鸡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痢特灵、止痢灵、抗生素等药物预防,用药量适当低于治疗量,几种药物交替使用。如1~3日龄用青、链霉素饮水,每只鸡每日用量5000~10000单位;4~9日龄用痢特灵,每千克饲料加药物0.3~0.4克(3~4小片)或每千克饮水加药0.2~0.3克(2~3片);11~14日龄用食用大蒜捣碎拌料投喂;15~19日龄用止痢灵拌料,每30只雏鸡用药1克,20~25日龄再用痢特灵拌料或饮水(剂量同上)。

(3)改善育雏环境条件,如合理的温度、湿度、营养。采用网上育雏可减少雏鸡与粪便接触机会。高温育雏(32~34℃)可明显降低发病率;及时更换垫料和定期消毒(用过氧乙酸或抗毒威进行带鸡消毒最佳)能有效地减少发病机会。

鸡白痢的治疗:治疗鸡白痢的药物与预防鸡白痢的药物相同,方法也基本一样,只是剂量上要大一倍,由于白痢杆菌易产生抗药性,故采用交替使用办法投药为佳。

(1)痢特灵(呋喃唑酮)。对预防或治疗该病效果很好,而且还能预防和治疗其他肠道感染及球虫病,是育雏阶段防病的理想药物。治疗用量可于饮水中添加0.02%~0.03%(每千克饮水加药物0.2~0.3克),或饲料中添加0.04%(每千克饲料加药物0.4克),连用4~5天,一般即可控制发病。若仍有发病需要继续用药时,必须停药2~3天或更换其他治疗药物。该药物有一定的毒性,用药时必须磨成均匀粉末并与饲料调拌均匀,一次用药时间不得超过7天,否则;容易引起中毒。若出现中毒情况如呼吸缓慢、站立不稳、头颈伸直、喙部触地或转圈、惊厥、昏迷、死亡等现象,应立即停药,改饮5%的糖水或经口滴服10%的葡萄糖液加0.2%的维生素C。

(2)土霉素。按每千克饲料加药2克拌喂,连用5~6天。

(3)氯霉素。按每千克饲料加药1克拌喂,连用一周。

(4)止痢灵(促菌生)。按饲料量0.03%(每千克饲料加药物0.3克)拌喂,连用一周,注意使用该药时不得同时使用抗菌药物,以免影响疗效。

(5)食用大蒜。切成蒜末或蒜泥,当作饲料让鸡自食或将大蒜捣成15%的液汁,每天用滴管对病鸡滴服3~5次,每次5~6滴,连服3~4天。

对鸡白痢的预防目前尚无疫苗,以上预防和治疗方法对禽伤寒、禽付寒等沙门氏菌病均有效。

预防:采取饲养管理与药物预防相结合的措施。

(1)保持舍内清洁干燥。特别是减少人为造成的舍内潮湿程度,如及时清粪,注意饮水泄漏,通风换气,降低饲养密度,勤换垫料等,为了打断球虫的发育过程,减少雏鸡接触粪便和地面的机会,最好是在中雏阶段(15~50天)进行网上平养或笼养。网上平养或笼养虽然也有发生球虫的情况,但发生率及病情都要轻得多。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适当药物防治,效果好得多,基本可以控制本病发生。

(2)药物预防。在球虫病易发日龄即10~60日龄之间连续(地面养鸡)或间歇性(网上养鸡)施药预防。用以预防球虫病的药物基本还是治疗球虫病的药物,详见于后。只是用药剂量是治疗量的二分之一。在用药预防过程中应注意四个问题:一是前期用药最好是选用广谱药,既能预防球虫病,又能防治白痢等其他疾病,以减少育雏期用药种类及药物费用。如痢特灵、复方敌菌净等。二是用药剂量及间隔时间要视其饲养条件及鸡的体质状况酌情调整。如饲料条件好的,育雏室比较干燥,卫生条件好,雏鸡群长势良好,可减少用药剂量1/3。或用药几天后停药几天,以减少药物开支。若在潮湿季节育雏,并且育雏的其他条件也较差,必须加大药物常规预防量的1/3~1/2。同时间歇时间缩短。三是对长时间用药要注意球虫的抗药性产生,要有计划地转换。四是使用抗球虫药的后期要逐渐减药,不要突然停药。突然停药易导致球虫病暴发。另外,药物预防期不要拖得过长,8周龄后不用药可以较好地通过轻度的自然感染而产生免疫力,以避免后来在产蛋期再度发生球虫病。因为球虫的免疫主要是带虫免疫。如果鸡肠道中存在低水平的球虫卵囊,并无发生严重球虫病的危害,反而可不断地刺激鸡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力。

治疗:用于治疗鸡球虫病的有效药物很多,如痢特灵(呋喃唑酮)、复方敌菌净、克球粉、可爱丹、氯苯胍、鸡宝20,球虫灵、氨丙啉等,现将几种常用的药物使用方法及剂量介绍如下。

(1)克球粉(含氯吡醇25%)。既可用于治疗,又可用于预防。治疗量100千克饲料加药50克连用5~7天。预防量100千克饲料加药25克。先用少量饲料拌匀,再拌入大批饲料,可从10日龄开始连用至8周龄,减量逐渐至停药。

(2)痢特灵(呋喃唑酮)。每公斤料拌药0.4克(0.1克的小片剂4片),先将药片磨碎成粉状,然后用少量饲料拌匀,再拌入大量饲料中连用5~6天。由于本药有一定毒性。故用量要控制好,且必须拌匀。该药疗效虽然不如鸡宝20(西德产),但可兼防许多细菌性疾病。故在前期使用较为理想。预防量为0.02%,用5~7天后停3天,以防药物中毒。若在使用中不慎过量,发生中毒时,应停药并立即使用1/3000的高锰酸钾或饮5%的葡萄糖水,加入0.1%的维生素C。

(3)鸡宝20。用于饮水治疗。即每100千克饮水加药60克,连用5~7天,然后减半使用1~2周。本药的优点是易容于水,易被鸡吸收,作用迅速,效果好。用于不采食或少采食的病重鸡的治疗较为有利。

(4)复方敌菌净。每千克料拌入本药0.3克,连用5天,必要时停药后再用3~5天,本药加入等量的碳酸氢钠效果较好。

(5)可爱丹(克球多)。每吨饲料拌入本药1千克。由于该药的作用主要是阻止球虫发育,故一般只用于预防。用药量可减半,长期使用效果很好,不产生抗药性,且可促进生长。肉仔鸡可从10日龄开始连用至出售,蛋雏可从10日龄开始连用至8~10周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