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腹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山里向茶   2023-03-21  编辑: admin  300阅读  栏目:口蹄疫

这里有个案例和你的基本一样,前天山东德州宁津一客户打电话过来,说家里的猪又出现拉稀的情况,仔猪拉稀的较多,应用抗生素效果不太明显,死亡率很高,且伴有发热,食欲不振,被毛粗乱,有的还带有咳喘的症状

引起猪腹泻的原因如下:

一、猪体质问题

保育期的仔猪因消化系统的功能不健全,再加上断奶应激的影响,肠绒毛受损,胃酸分泌不足,对饲料中的豆粕蛋白等营养物质消化能力下降而引起腹泻。

二、养殖环境

比如现在的气温忽升忽降,仔猪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高,对温度、湿度和风速都很敏感,很容易因天气的骤变一时难以适应而引起腹泻的发生。不论是仔猪还是中大猪对环境的要求都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且保持不变,才利于猪的快速生长。

三、饲养管理

1、饲料方面

(1)饲料霉变引起腹泻。

(2)饲料中添加蛋白豆粕量过高或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导致腹泻。

2、管理方面

(1)圈舍结构不合理,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潮湿阴暗的圈舍环境特别利于细菌滋生。防止粪道贼风入侵。

(2)夏季每天冲洗圈舍时,用凉水对着猪体冲洗,给猪群造成应激。

(3)仔猪饲喂开口料过晚或断奶后引起的过料性腹泻。

3、疾病方面

(1)细菌性病原

仔猪黄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一般在出生3天内发病,粪便为灰黄色,黄白色,有腥臭味道,呈糊状,

仔猪红痢是由魏氏梭菌引起,出生7天左右易发病,粪便一般是红褐色,带有血样糊状。

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一般在出生30天内的哺乳仔猪易发病,白灰色,糊状。

仔猪水肿是由大肠杆菌引起,仔猪断奶至1到3天内出现,腹泻不太明显,有神经症状,

仔猪在断奶前后在保育料里添加适当的阿莫西林,吃料时要适当控料,德这个客户家的猪是母猪用的《仔痢无忧》口服,小猪口服搭配《肠泰克》,在配合环境改善的前题下,目前已经康复,养殖重在管理

1、母猪奶水有问题,带毒;常见的子宫炎、乳房炎及母猪有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等毛病的时候,小猪吃奶就会拉稀,实际上还有猪瘟、伪狂犬、蓝耳等,这个因素咱们后边说;这些拉稀表现就是整窝出现,这个时候要母子一起治疗效果才会好;

母猪

2、母猪器官受损,最常见的霉菌引起的肝脏受损及出现便秘、水肿等情况就会导致母猪奶水出现问题,小猪吃了就会拉稀,这个时候一定要寄样;母猪能早期解毒就治疗,不能的话就放弃淘汰吧;饲料一定选择安全的,霉菌不可以小看;

母猪

3、胎里面带来的疾病,比如前边说的猪瘟、伪狂犬、蓝耳等,如果母猪本身带着病,一方面会在肚子里面就感染了,另一方面接触之后也会感染发病,这种严重的病例,通过补苗只能缓解症状,比如小猪带着猪瘟,用干扰素或者猪瘟苗当时管事,但是以后长势也慢,所以关键还是得母猪做好苗;

1.注射长效抗生素,防治继发感染

治疗轻者用新城疫Ⅰ系苗,每支0.5克加生理盐水10毫升,每头猪不论大小注射2毫升。病重者用恩诺沙星注射液,防止继发感染。按猪体重每千克用药0.1毫升(含恩诺沙星25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或用肠炎灵注射液,按猪体重每千克用药0.3-0.5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注2-3日为一个疗程。

2.大量补液防脱水

在注射的同时,尽早大量供给口服补液盐饮水,口服补液盐的配制方法是:精制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0克、水10千克,混合溶解即成。无饮欲的小猪,用金属注射器每次灌服40-80毫升,每日服5-6次。可静脉注射5%-10%的葡萄糖生理盐水和5%碳酸氢钠注射液,各500-1000毫升,每日2次,连用2-3天。

3.修复肠道粘膜,维持肠道微生态菌群平衡

不管是什么型的腹泻或多或少的都会损伤肠道,这是猪群腹泻的本源,只有保护好了肠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腹泻的问题。用护仔安修复肠道粘膜,哺乳仔猪添加护仔安5克/次,大猪20克/次进行灌服,一天2次,连用3天(大猪吃料的也可按3%比例拌料饲喂,连用3天),能保护肠壁绒毛和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猪腹泻的防治:

1、不同年龄不同原因引起猪腹泻的治疗。腹泻由于肠蠕动加强,分泌增多,导致大量肠液、胰液丢失,钾离子、钠离子丢失增多,液体在大肠段的重吸收作用降低或消失而引起脱水、电解质丢失及酸碱平衡紊乱。因此,在消除病因的情况下,采取强心补液、预防脱水、维护心功能、解除酸中毒、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等治疗原则。临床上多用0.9%的氯化钠、5%葡萄糖、氯化钾、维生素C、碳酸氢钠等。

2、病毒性腹泻的防治。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坚持自繁自养,减少疫病的传播。严禁从疫区引进猪种,猪场实行全进全出的原则,按时对猪舍进行严格消毒,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发病猪场最好全群淘汰,彻底清洁和消毒,空舍2-3个月,再引进健康猪。对发病的猪只,在隔离消毒的前提下,采取对症治疗。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使用,在治疗过程中可使用抗病毒药。

3、细菌性腹泻的防治。对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等引起的仔猪黄痢、白痢和水肿病,应在怀孕母猪产前用大肠杆菌单价或多价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通常在母猪产前免疫1次,也可以在母猪产前5-6周和2-3周各免疫1次,以保证初乳中有较高浓度的母源抗体。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调制饲料。做好仔猪饲养管理和防寒保暖工作。对发病的仔猪,首先应选择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做药敏试验后进行治疗。对于仔猪红痢要在母猪产前30天和15天各注射红痢菌苗5-10毫升。对于仔猪副伤寒的防治应先用仔猪副伤寒疫苗接种,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进行防疫。对发病猪应选择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做药敏试验后进行治疗。

4、寄生虫性腹泻的防治。对于球虫病的防治,仔猪与成年猪应该分群饲养,保持圈舍清洁,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治疗可选用抗球虫药,如氢苯胍、莫能菌素、马拉菌素和三字球虫粉等药物治疗。对于线虫的防治,应注意保持圈舍和运动场的干燥、清洁,舍内最好铺水泥地面。及时清扫粪便,堆积发酵。每年春秋2次定期驱虫。药物治疗可用丙硫咪唑、伊给菌素等。

5、营养性及应激性腹泻的防治。对猪群应加强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全价,配方合理,不喂发霉变质、有毒的饲料,注意圈舍清洁卫生。减少一切应激因素,避免腹泻的发生。

您可以根据具体症状判断您的猪的具体病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症状未见改善,建议您尽快寻求当地的兽医部门进行诊断治疗,防治造成较大损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