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高产养殖海参?如何使其耐受高温和赤潮?

山里向茶   2023-07-22  编辑: admin  70阅读  栏目:养鱼

如何高效高产养殖海参?如何使其耐受高温和赤潮?

    海参市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行情的冲击,养殖产量的冲击,终端市场消费的冲击,在各种艰难的困境中找到一条正确的养殖思路,是每一个海参人必须要思考的。

1 提高投喂饵料的质量

在饲料内加入微生态制剂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提高海参的体质最直接最省钱的方法就是让海参直接摄食,这种做法既可以改善水质底质,又可以让海参早下滩,可谓一举多得。提族毕到加工颗粒料,那不得不提的产品就是诺维健益菌多利,乳酸菌菌种,自行发酵大大节省成本,发酵完的乳酸菌直接加入饲料中,替代了老配方中不得不用的水。

2 加强日常监测管理

    养殖期间注意加强对水质、盐度、水温和海参生长情况的监测,因为参池四周用石头护坡,在排水时由于水位下降较快,把没来得及回到水中、露在外面的海参及时捡回去。夏季是池水温度和盐度变化较大的季节,要加强巡池,如发现水温过高、水色异常及大雨过后盐度变化较大,应立即换新鲜海水,为海参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每天注意观察海参的活动、摄食情况,并做好记录,每隔15天左右下水探摸、测量海参,夏天多雨季节应堤坝安全。

3 勤换水

    做到大潮多换,小潮少换,大潮每次换水为30%左右,小潮每次换水量为兆租芹15%左右,换水不仅为海参带来大量优质的天然饵料,还可保证水质的清新与稳定。

4 清除敌害

    放苗初期清除敌害是海参养殖工作中的重要环,用“地笼”诱捕蟹类和鱼类,把海星捡出池外晒干,特别是在换水时严防蟹类和鱼类进入养参池。

5 投放当地繁育海参秋苗

    从当地繁育的秋苗中,选择大苗(300~400头/千克),选择苗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选择的参苗体表无损伤、干净、无粘液、肉刺完整、尖挺、细而高、身体自然伸展、活力强、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将参苗放在手型渣上来回颠几下,参苗收缩较快,管足附着力强,在水中观察,参苗排出的粪便成粗长条状。选择这样健康的参苗一次性放足,海参亩投量控制在4000~4500头。

需要注意水的具体歼链情况,需要注意温度的问题,需要注意水质盐度的具体情况碰慎,耐高温一定要注意周围的环境,注意品笑改敬种的选择。

第1年想要高效的养殖海参就应该注意它整个的纤旁水的温度,第2点还要注意它整个的一祥竖饥些个操作的流程和过程,第3点应该弄一些药物和药粉,这样才能慢慢,让海参,长得特别的好。谨返

今年北方地区在7月~8月中旬期间可谓天公不作美,高温,大雨持续了侍郑昌几个回合,虽然不像13年损失惨重,但是如今的养殖状况经不起一点波澜,老扒在这段期间海参人基本上每一天都要下丛吵池底观察情况,小编走访大连地区好多养殖户,他们透漏了一个消息“春季期间投喂饵料的海参圈海参抵抗力比较好,漂参以及池底化皮的情况较少出现。”

海参养殖的药,知道的进来看下

我们家就是养海参的,在金州的杏树屯。育苗一定要注意水质,一旦染病是无法挽救的,这个是很重要的。。。卖药的地方很多,可以到金州街里问问。

海参育苗技术

(一)亲参采捕及运输

夏至前后(6~7月),亲参基本成熟,此时是亲参采捕的最佳时机,应选择体重在200g/头以上,体长大于20M,无伤残病害,无排内脏,性腺饱满(性腺指数大于10%为好)的亲参。亲参运输可采用干运和水运,运输容器应无毒卫生,运输用水符合GB11607的规定,盐度29~32,温度不得高于16℃。运输时应注意避免参体挤压,并防止风吹、日晒、雨淋,选择在早上或晚上运输,途中要注意观察其活动情况,及时采取换水、控温等措施。

(二)亲参蓄养管理

1.亲参运回后,要人工蓄养,培育密度以20头/m3为宜,采用多层网笼或单层浮式网箱暂养,蓄养池采用水泥或玻璃钢水槽,容积10~40m3,水深1.2~1.5m,水温16~18℃,盐度29~32,PH值7.8~8.5,光照500~1000lx,溶解氧5J/l以上。

2.亲参每日按其体重的4%分早晚饥坦两次投喂鼠尾藻磨碎液或人工配合饲料,上午投30%,下午投70%。饲料安全卫生指标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要求。

3.每天早晚各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1/3~1/2量程,换水温差不大于1℃,及时清除池底排泄物和残饵。

(三)产卵受精

目前刺参采卵的方法有自然采卵法、人工采卵受精法、升温诱导和阴干刺激法,采卵密度不大于50粒/O。亲参产卵受精后要及时将亲参移出,此时要用经过砂滤消毒的洁净海水反复洗卵多次,直到池水变清为止。

(四)孵化

环境条件要求为水温17~20℃,盐度29~32,PH值7.8~8.5,光照500~1000lx,溶解氧5J/l以上,连续微量充气。孵化密度20~50粒/ml。

(五)幼体培育

1.当胚胎发育到小耳幼体时要进行选育,用NX~79尼龙丝网拖选或用虹吸管虹吸选育,选幼后的幼体密度一般控制在0.5~1个/ml。烂漏桐刺参幼体的适口饵料种类有盐藻、角毛藻、叉鞭金藻、等边金藻、小新月菱形藻等,此外,有些代用饵料如鼠尾藻磨碎液也有较好的饲育效果,采用金藻和硅藻混合投喂效果最好。投喂坚持少投勤投的原则,不可一次喂得太多,否则易造成幼体消化不良,引起肠胃疾病。单细胞藻类的适宜投喂量分别为小耳幼体1万cell/ml,中耳幼体1.5万cell/ml,大耳幼体2万cell/ml。刺参后期幼体可投喂一部分代用饵料,鼠尾藻磨碎液每天投喂量10~15×10-6,食母生澄清液每天6~8×10-6,海带草发酵液每天10~15×10-6。在生产中要注意通过镜检幼体胃的饱满度而加以适当调节,一般胃区内有一半饵料即可。

2.在浮游幼体培育期间一般不要倒池,因为每次倒池都会损伤幼体,主要靠换水来改善水质。一般每日换水2次,每次换水1/2~1/3量程。为使幼体均匀分布,提高幼体的成活率,每隔一小时要用翻水板上下轻轻翻动池水1次。

3.浮游幼体的培育水温20~25℃,一般2~3天用虹吸管清底一次,要做到彻底干净,把池底的残饵、原生动物及幼体的排泄物等清除出来。上浮的幼体应移入池内继续培养。

(六)稚参采集和培育

1.稚参采集。当大耳幼体出现五触手原基后或幼体20%~30%发育至樽形幼体时,是投放附着基的最佳时机。附着基目前一般使用聚乙烯波纹板或聚乙烯薄膜,要求透明、无毒、无害,投放前用0.5‰~1.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天,然后用10~15×10-6的高锰酸钾溶液洗刷一遍,再用过滤海水冲洗干净,除去药物、油污及脏物。洗刷干净后即可放入培育池中接种底栖硅藻。藻种以小型舟形藻、卵形藻和菱形藻为主,可取自池壁、伐架、礁石及大型海藻上。接种时将附着基呈水平方向平铺在培育池中,加入适量的新鲜过滤海水,然后接入藻种(NX103筛绢网过滤2~3次),充分搅拌均匀,静止不动。翌日将附着基倒置,用同样的方法接种另一面。需要注意的事,附着基接种后要及时稀疏,使其垂直放置。每1~3天换水一次,每次换1/2~1/3,并按换水量施肥(氮10~20×10-6,磷1~2×10-6,硅1.0×10-6,铁0.1×10-6)。水温保持在15~23℃为宜,光照一般在1500~2500lx为宜,经常倒转附着基方向。培养过程中,注意观察底栖硅藻的生长及敌害生物的发生情况。

2.稚参培育。适宜盐度为29~32,适宜水温在26℃以搜凳下,溶解氧在5J/l以上,PH值7.8~8.5之间,光照3000lx以下。培育密度控制在0.5~1头/M2以下。

稚参的饵料有天然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天然饵料主要有底栖硅藻,单细胞藻类的浓缩液、大型藻类(如鼠尾藻)的磨碎液等。体长2mm以下,以附着基上的底栖硅藻为主要饵料,也可投喂一些单细胞藻类、大型藻类的磨碎液,日投喂量控制在30~40×10-6左右,并逐步增加光照强度使附着基上的底栖硅藻得以繁殖。随着稚参的生长,要及时补充新的底栖硅藻及鼠尾藻磨碎液。当体长达2mm以上时,可完全以鼠尾藻磨碎液为饵料,每日投喂4~6次,每次20~30×10-6;配合饵料每3~4天投喂1次,每次0.02~0.04×10-6g/头。

稚参培育采用流水法来改善水质。一般每天流水4~6次,每次2~3小时,每天流水量为培育水体的3~4倍;每2~3天吸污1次,半个月倒池1次;连续微量充气(投饵后要停止充气1小时),在水温高时应增加流水量,达到6~7个量程。此时要注意池内的溶解氧含量,当小于3.6J/l时稚参出现病态,当小于1J/l便大量死亡。

后期要注意搞好池子的清底和倒池,并视情况进行筛选,分期出池,以利个体小的迅速生长。另外要定时监测水质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认真观察参苗的摄食、活动及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生产操作、渔药使用严格按无公害食品水产品生产标准和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执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