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特产 作文 快 现在就要 我可以等 但是不可以超过今天晚上

山里向茶   2023-02-14  编辑: admin  280阅读  栏目:茄子种植

宁德山青水秀,广阔的山地盛产林、茶、果、竹等经济作物,茶叶、食用菌、四季柚、槟榔芋、晚熟荔枝、晚熟龙眼、油柰、无核柿、板栗等畅销海内外,是发展名优特稀农副产品的好基地。宁德还盛产大黄鱼、石斑鱼、对虾、二都蚶、剑蛏等海珍品。 芙蓉李 芙蓉李:福安市是芙蓉李之乡,芙蓉李面积、产量居全国之冠。福安芙蓉李具有颗粒大、肉厚核小,甜酸适中,不粘核等特点,不仅可以鲜食,更是加工供出口的上乘蜜饯原料。以芙蓉李为坯制作的加应子、玫瑰李、芙蓉李干等系列蜜饯,口味独特、具有原果鲜味,是颇受欢迎的都市消闲食品。 古田油木奈、古田竹编、霞浦贝雕和软木画 古田油木奈:皮薄油亮,核小肉丰,甘甜可口。 古田竹编:为闽东特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尤以古田竹枕为最。 霞浦贝雕和软木画:为旅游工艺品,制作精美,极具特色。

茶叶

闽东各县普遍栽培,历史悠久。红茶、绿茶、白茶、花茶,质地优良,名茶甚多。“坦洋工夫”、“白琳工功夫”占福建三大工夫茶之二。福安“坦洋工夫”生产的红茶,香味浓,以“条索紧细,略有白毫,叶色油润,叶底明亮,汤色棕红,滋味清醇”著称。远在明末,就打入国外市场,福安现年均产量4万多担,居全省第二位,是全国茶叶生产基地之一。宁德天山绿茶,以香高、味浓、色翠、耐泡四大特点著称,1982年评为30种名茶之一,获烘青绿茶第三名。福鼎的“毫银针”清代就闻名国内外,1982年全国名茶评选获白茶第一名,以98.6分的成绩居全国第二位,“香云”、“大白毫”也有盛誉,1983年获省优质品奖,现年产达5万担,为全省五大茶叶基地之一。闽东茉莉花茶、泽三绿、香味三优,有“天山银毫”、“毛蟹”、“香云”等4种获省优产品,其中“茉莉花茶”、“毛蟹”曾获商业部优质奖,在国内外享有声誉,是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

绿竹笋

又称马蹄笋:主产地福安、赛岐,产于夏季,质嫩味美,甜脆可口,清暑解渴,是盛夏酒筵的八闽山珍之一。已有400多年栽培历史,年产量达4000多担,名列全省首位,独创“清水白玉笋”罐头,销往国内外市场,是闽东出口创汇的拳头商品之一。

红曲

系古田、屏南特产,其中古田是红曲正宗产地。明万历年间,《古田县志》有“由家乡制曲,畲家乡租山”的记载。生产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工艺独特,素以颜色鲜红、表里色泽好、糖化发酵能力强而久负盛名。远销东南亚各国,年出口量占全省同类产品的80%以上,其中屏南酒曲厂是全省唯一的红曲出口厂,曾获全国金牌、银牌的七大名酒用曲。

福安蜜沉沉酒

福安酒厂红福牌蜜沉沉酒,已有130多年历史,色泽金黄透亮,味甜香醇和,有舒筋活络、滋补营养之功能,年产千吨,列为省内名酒。

茶油

主产于福安,栽培历史悠久。全县种植14.6万亩,年产油茶籽27400担,居全国之冠。产品质纯、色清、味美、气香,可降血压、抑胆固醇。1958年,周恩来总理为上白石公社墩头大队题词“绿色油库”。这个大队培育的“油茶王”誉满省内外。1979年,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15.44万余亩,年产油茶籽66000多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高年产量,上白石公社的油茶产量约占全县产量的一半。

竹枕

是宁德传统产品。因被作为贡品而驰名。其工艺原由古田杉洋传入,传入后经历代人逐步精练而成。清宣统二年(1910年)时最盛,从业人员40多人。民国18年(1929年)产量只剩500多个;民国31年时只剩“马仁记”、“阮中记”2家;1949年只剩“马仁记”1家,年产70多个。1985年建立工艺美术厂,曾抽调马、阮二家后代马锦铭、阮灿灿等5名技师、10名徒弟组成竹编车间。后因技术专利保护问题未能解决,技师不愿传艺,使这一生产工艺濒于失传。

剪刀

有宁德霍童剪刀和柘荣剪刀两种产品。柘荣剪刀历史悠久,是传统名牌产品,在全国享有声誉,质量居全国第二位,畅销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宁德霍童剪刀是闻名遐迩的传统产品,民国15年至24年(1926~1935年)生产最为兴旺,年产5~6万把。霞浦、福清、连江、莆田一带客商到霍童镇设站收购,然后转运销往台湾和南洋、东南亚各地。当时最受欢迎的是“仁记”剪刀(后改号为正仁、长仁、成仁三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外受阻,销路大减,从业者纷纷改行,至民国37年(1948年),生产者只剩19人,年产不过2000把上下。1956年实行合作化以后,年产一度增至7000多把。“大跃进”期间,剪刀业被合并到农具厂,产品被挤,原料供应渠道受阻,加上民间技术成果得不到专利保护,生产关键技术随之失传。

蒸笼

是宁德虎贝乡熟洋村祖传手艺,已有数百年历史。熟洋村海拔800米,是近海山区,潮雾多,气候润湿,适于柳树生长,百年以上柳树较多。乡人用柳树生产蒸笼,远销省内外和香港、东南亚地区。70年代,虎贝公社曾办过蒸笼厂,年产值达到百万元以上。后因国外市场变化,加上资源不接而停产。80年代后期,国内外销路再度兴旺,重又兴起。目前办起熟洋、龙洋两个蒸笼厂,共有职工110人,固定资产6万元。1992年,实现产值265万元,出口创汇195万元,利税额达59万元。

猕猴桃

主产屏南,种植历史悠久;营养和药用价值高,质好、香气浓、适宜加工,产品深受欢迎。资源蕴藏量152.6万株,年产量达1.4万担,居全省之首。

茉莉花

主产于宁德、福安等地,其中七都的茉莉花粒大、蕊实、香气浓,吸引许多省内外花客茶商。每年农历5~8月为产销旺季,花源除宁德外,还有福安、霞浦等地。销往柘荣、福鼎、福州和宁德等茶厂、香料厂。七都花市场,高峰期交易的人数达4000多人,日成交量15万公斤,成交额80多万元。据1989年统计,花产量达15000多担,产值306万元。

洋中香菇

改革开放以来,宁德洋中香菇生产不断发展,菇叶厚、香味浓,价格适中。1986年以来,洋中已成为来自浙江、江西省及本区的香菇市场,日客流量达300多人,交易额300多万元。1989年,年产值6000多万元。

四季柚

四季柚:四季柚为福鼎地方名贵特产,因四季开花而闻名.四季柚四季结果,立冬后采摘。它的特点是耐藏耐运、表面光滑、皮薄籽少、气味芬香、肉嫩味美、清甜可口、营养丰富,闻之则满腹清新,食之则满口生津。 四季柚,含有柠檬酸和多种维生素,不仅是果中珍品,且可药用。据本草纲目记载和近年来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认可:四季柚具有滋阴养血、清热降火、开胃理气、消食解酒、祛风降压、清肺止渴、降低胆固醇等特异功能,经济价值很高。正是因为四季柚质优、珍贵、稀有、历次参加全国柚类评比,均获“优质果品”称号,被人们称为“世界奇果”。

福鼎前岐镇因盛产四季柚而被称为“四季柚之乡。

福鼎芋

据史料记载,福鼎芋在福鼎市栽培已有近300年的历史。福鼎芋属天南星科魁芋类,又名福鼎槟榔芋,八十年代香港市民把福鼎槟榔芋称为“福鼎芋”,并沿用至今,以区别于其他槟榔芋。福鼎芋长期在我市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水土条件下,借助特殊的母岩、母质、土类、土层厚度、肥力和土壤养分、质地、酸碱度,以及独特的管理方法,经不断地选育与提纯复壮,由原有单个母芋(可食用的地下球茎部分)0.5公斤左右,发展到2-3公斤,最大可达6公斤,并形成了独特的风味与体大形美的外观。其母芋呈圆柱形,长度30-40厘米,直径12-15厘米,形似炮弹;表皮棕黄色,芋肉乳白色带紫红色槟榔花纹,易煮熟,熟食肉质细、松、酥,浓香可口,风味独特,食不厌口,营养丰富。由于母芋全部在表土层以下生长,免受外界污染,因此属于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大黄鱼

闽东是我国最大的黄瓜鱼养殖基地,单网箱养殖量15万箱,产量1.5万多吨。主要分布在蕉城区,霞蒲县,福鼎市。

六都草莓

蕉城区七都镇六都村盛产优质草莓,每到春节前后,市区一长溜的鲜红草莓摊子成了蕉城区一道独特的景观。

晚熟龙眼

宁德市的晚熟龙眼有800年种植史,粒大肉脆、果白壳黄,肉多核小,味香汁浓甜,品质上等,适于鲜食,制罐头及焙干,是滋补佳品。收成季节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晚熟荔枝

晚熟荔枝:相传在唐代引入,种植于沿海一带,由于受气候影响较闽南地区晚熟10-15天故名晚熟荔枝。晚熟荔枝果紫红色、呈短卵园形、龟裂片细尖、小刺、果肉厚、核小、味甜而微酸,是果中极品。

晚熟荔枝

对虾

对虾养殖始于1979年,从东方对虾和长毛对虾为主 要品种,最旺盛的年份,养殖面积达1.5万亩,年产量达1500吨。

二都珠蚶

二都珠蚶具有壳薄、肉嫩、肥满、血多、色红、颗粒大小适中、味道极为鲜美的海鲜品种,大量出口港、澳、台等东南亚地区。

我爱家乡的杨梅

我的家乡在宁德,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就是杨梅丰收的季节。家乡的杨梅酸甜可口,我爱家乡的杨梅。 杨梅树喜欢生长在山高谷深的地方,每年的五、六月份,等到杨梅红了,我们一家人都会去高楼采摘杨梅。虽然杨梅盛产的时候,大街小巷都会响起小贩们叫卖杨梅的吆喝声,可爸爸总是说,自己摘来的杨梅更可口。杨梅分红杨梅和黑杨梅两种,红杨梅的特点是又小又红,但吃起来却酸甜爽口,黑杨梅则以又大又黑而闻名,汁水丰富,最宜解渴。家乡的“东奎杨梅”是黑杨梅中很有名的一个品种。不过东奎杨梅熟得比较晚,它总是在其他杨梅停产的时候姗姗来迟,所以在其他杨梅充斥市场的时候,人们也更期待它的美味了。

今年的高楼杨梅节我们全家如期而至,杨梅树树高、枝繁、叶密,霉雨时节过后,杨梅宝宝吮吸了整个春天的甘露,长成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红珍珠。有的被枝叶遮挡了,有的则露出它们的小脑袋仿佛在示意人们去采摘它。杨梅树长得很高,采摘杨梅的重任就落到了爸爸身上,妈妈负责接住爸爸摘来的杨梅,我呢,就躲在杨梅树下乘凉,偶尔也偷吃几颗。刚摘的杨梅里面可能会有虫,可是爸爸说杨梅的虫子是可以吃的,不过妈妈嫌恶心总是带回家用盐水浸泡过后才食用。我呢,没看到虫子也就眼不见为净了,拾起一颗大杨梅,塞到嘴里,每一根刺溜滑地在嘴里舌头里翻转接触,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轻轻地咬下去,酸甜的汁水溢出来,顺着喉咙咽下去,沁人心脾,酸中带甜、甜里有酸的味道真让人回味无穷啊!

我们摘完了杨梅,带着丰硕的果实回到了家,慢慢地品尝,吃不完可以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冰冻起来。爸爸喜欢喝酒,他总是会把杨梅分一些出来浸酒喝,他说这样的酒喝了更消暑。杨梅保鲜时间不长,通常一两天就会坏掉,所以妈妈就把一部分杨梅拿来晒干做杨梅干,制作杨梅蜜饯,这样就可以长时间的贮存了。

不错吧!看到这里你们是不是也垂涎欲滴,喜欢上我家乡的杨梅了?那么就赶快到我的家乡来吧,我一定请你们吃个够!

我爱我的家乡宁德,那清澈的溪水,美丽动人的传说让人流连忘返。。。而最让人不舍得就是家乡的特产了。 只要去了宁德,游人必定会品尝家乡的特产。茶自古以来有很好的名誉。而宁德的茶却是拉动宁德不过,与其他产茶地不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宁德的茶叶多是往省外走,大部分企业在外(北京、上海、广州、广西等茶叶主销区)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但是在省内市场却比较低调。据了解,在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中宁德籍茶商比例高达50%以上,宁德市9县(市、区)均有茶商在此经营,宁德绿茶、花茶在北京市场占有一定份量,近年闽东生产的工艺茶、白茶、坦洋工夫、乌龙茶异军突起,成为北京茶叶市场的新亮点。

这一两年,不少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了省内市场。宁德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宁德市奇隆翔农业有限公司已成立十多年,是一家集农业综合开发,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企业总部设在宁德,在北京、上海开设分公司,在当地已经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奇隆翔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雪莹表示,目前企业所销售的花果茶等系列产品非常受市场的欢迎,企业将会加大在福建省内的发展布局,在福州等地打响自己的品牌。

可以说茶是拉动宁德经济腾飞的一部马车。。。 欢迎来我的家乡品茶。

我很想帮你,但我们也正写。SORRY.

文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