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蚌也能产珍珠

山里向茶   2023-08-04  编辑: admin  281阅读  栏目:泥鳅

一、什么蚌也能产珍珠

背角无齿蚌、圆背角无齿蚌、背瘤丽蚌和猪耳丽蚌

二、什么样的蚌里面才会有珍珠?

三角帆蚌

三角帆蚌俗称河蚌、珍珠蚌、三角蚌,学名Hyriopsiscumingii。它属淡水双壳类软体动物,属瓣鳃纲、珠蚌科、帆蚌属。广泛分布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尤以我省洞庭湖以及中型湖泊分布较多。壳大而扁平,壳面黑色或棕褐色,厚而坚硬,长近20厘米,后背缘向上伸出一帆状后翼,使蚌形呈三角状。后背脊有数条由结节突起组成的斜行粗肋。珍珠层厚,光泽强。铰合部发达,左壳有2枚侧齿,右壳有2枚拟主齿和1枚侧齿。雌雄异体。

三角帆蚌栖息于浅滩泥质底或浅水层中,营埋栖生活,靠伸出斧足来活动。它是属被动摄食的动物,籍外界进入体内的水流所带来的食物为营养,其食性主要以小型浮游生物为主,也滤食细小的动植物碎屑。每年4月~5月,当天气晴暖,水温稳定在18℃左右时,成熟卵经生殖孔排出附在外鳃瓣上,此时雄性成熟精子随水流从雌蚌的入水管进入外鳃瓣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经1个月发育成钩介幼虫排出体外,遇到鱼类就利用足丝和钩齿抓住鱼体,在鱼身上营寄生生活,大约需经20天后可发育成幼蚌,从鱼体脱落沉入水底,营埋栖生活。

三角帆蚌是我国特有的河蚌资源,又是育珠的好材料。用它育成的珍珠质量好,80个~120个蚌可育成无核珍珠500克,还可育有核珍珠、彩色珠、夜明珠等粒大晶莹夺目的名贵珍珠。肉可食;肉及壳粉可作家畜、家禽的饲料。珍珠及珍珠层粉具有泻热定惊、防腐生肌、明目解毒、止咳化痰等功能,是20多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并有嫩肤美白的特殊作用。用珍珠加工成的饰物,精致美观,高贵典雅,其价格昂贵,可供外贸出口。

图片

三、那种蚌里有珍珠

珍珠蚌

珍珠蚌 1 .形态特点

珍珠蚌又称珠母珍珠蚌,俗称蛤蜊。因其多产天然珍珠而得名珍珠蚌。壳大、厚而坚实,呈长椭圆形。壳长可达180mm ,壳高70mm ,壳宽40mm 。两壳膨大,壳面深褐色,或近黑色,并布有带光泽的斑,生活于河流及小溪中。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等省,在大连的部分河段中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日本和前苏联地区也有分布并均育出淡水珍珠。

2 .生态习性

栖息于水质清澈透明、底质为沙或石、水较深的河流内。繁殖季节在4-10 月。内外鳃瓣皆为育儿囊,受精卵在4 个鳃瓣中发育成钩介幼虫。钩介幼虫很小,无钩状物。10 月脱离蚌体,寄生在鱼体上,逐渐成长为幼蚌,离开鱼体,沉人水底营底栖生活。

3 .应用动态

日本北海道曾有过珍珠蚌人工培育珍珠成功的报道,且珠质良好,酷似波斯湾出产的天然海水珍珠。珍珠蚌在我国目前尚未应用于珍珠生产。专家认为,我国若用珍珠蚌作为材料人工培育珍珠,其质量不会比三角帆蚌所产珍珠差。因此,这是一种有待于开发利用的新型育珠蚌资源。

四、体积多大的蚌才会有珍珠

三角帆蚌才会有珍珠 三角帆蚌俗称河蚌、珍珠蚌、三角蚌,学名Hyriopsiscumingii。它属淡水双壳类软体动物,属瓣鳃纲、珠蚌科、帆蚌属。广泛分布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尤以我省洞庭湖以及中型湖泊分布较多。壳大而扁平,壳面黑色或棕褐色,厚而坚硬,长近20厘米,后背缘向上伸出一帆状后翼,使蚌形呈三角状。后背脊有数条由结节突起组成的斜行粗肋。珍珠层厚,光泽强。铰合部发达,左壳有2枚侧齿,右壳有2枚拟主齿和1枚侧齿。雌雄异体。 三角帆蚌栖息于浅滩泥质底或浅水层中,营埋栖生活,靠伸出斧足来活动。它是属被动摄食的动物,籍外界进入体内的水流所带来的食物为营养,其食性主要以小型浮游生物为主,也滤食细小的动植物碎屑。每年4月~5月,当天气晴暖,水温稳定在18℃左右时,成熟卵经生殖孔排出附在外鳃瓣上,此时雄性成熟精子随水流从雌蚌的入水管进入外鳃瓣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经1个月发育成钩介幼虫排出体外,遇到鱼类就利用足丝和钩齿抓住鱼体,在鱼身上营寄生生活,大约需经20天后可发育成幼蚌,从鱼体脱落沉入水底,营埋栖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