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能人工养殖吗

山里向茶   2023-03-13  编辑: admin  121阅读  栏目:泥鳅

一、大黄鱼能人工养殖吗

可以。

大黄鱼春、秋两季繁殖,生殖期时,鱼群分批从外海越冬区向近海作生殖洄游。产卵后幼鱼在近海长大,分散索饵。目前,野生大黄鱼的价格十分昂贵,成为了美食中的奢侈品。幸亏后来出现了大黄鱼的人工养殖技术,让人人都吃得起黄鱼了。大黄鱼的人工养殖,目前有网箱与土池两种模式,均取得明显效果与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野生大黄鱼和养殖的区别 怎么区分野生黄鱼和养殖黄鱼

野生大黄鱼和养殖的区别有:

1、体型不同。野生大黄鱼体瘦且狭长,形体很漂亮,呈金黄色。养殖大黄鱼常年在网箱缺少锻炼,肚子大而圆,肤色微暗黄色或灰白色。

2、鱼头不同。野生的头比较小,而养殖的鱼头较大。而且野生大黄鱼上下颌边缘处呈鲜艳红色,养殖的颜色就比较淡。

3、鱼尾不同。野生的长时间在海中回游,尾巴比较修长。而养殖的大黄鱼生活在网箱中,尾巴较短。

4、口感不同。野生大黄鱼肉质比较紧密,吃起来有嚼劲,味道鲜美;而养殖大黄鱼肉质有点松软,味道不如野生大黄鱼。

三、养殖黄鱼和野生黄鱼的区别

1、外观上的区别:

野生黄鱼体色更黄、鱼嘴更红艳、鱼体更修长苗条、肚小,因为生存环境的关系,野生黄鱼的嘴巴、眼圈会显得大一些,鳞片粗大,肉质排列也相对比较紧密,吃起来“有嚼头”,口味鲜美。

人工养殖大黄鱼由于生活在网箱里比较悠闲,缺少锻炼,体形较肥,鱼肚较鼓胀,肤色暗黄或灰白,鱼唇颜色淡。

2、肉质口感上的区别:

野生大黄鱼的鳍一般干净而完整,鳍形较长,而且从海里捕捞上来时,由于气压减低引起鱼鳔爆破而毙命,不大有痛苦挣扎过程。

口感比较好,身上的鱼鳞、鱼鳍不会留下充血的痕迹。

那些鳍看上去有点红、有点破损,鳍形较短;

人工养殖大黄鱼一般被关在网箱里养,在狭小的空间里游动时容易撞伤。

目前有些深海养殖大黄鱼和野生的大黄鱼外表有些相似,但吃起来肉质有点松软,口味不如野生的纯正。

3、黄花鱼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分别为我国四大海洋业品种之一。

大黄鱼也叫大先、金龙、黄瓜鱼、红瓜、黄金龙、桂花黄鱼、大王鱼、大黄鲞;小黄鱼也叫梅子、梅鱼、小王鱼、小先、小春鱼、小黄瓜鱼、厚鳞仔、花鱼。

都隶属鱼纲,石首鱼科。

扩展资料:

1、野生大黄鱼分布于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小黄鱼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东海及朝鲜西海岸。

大黄鱼平时栖息较深海区,4~6月向近海洄游、产卵,产卵后分散在沿岸索饵,秋冬季节又向深海区迁移;

小黄鱼春季向沿岸洄游,3~6月间产卵后,分散在近海索饵,秋末返回深海,冬季于深海越冬。

月未开雷前黄花鱼大量上市,有时价值极贱,虽贩夫走卒、贫困人家,也要称二斤来尝尝,或熏或炸,到处可见。

一闻雷声,鱼沉海底,捞网不易,鱼价也随之增高了。

黄花鱼有大黄鱼和小黄鱼两种,大黄鱼肉肥厚但略嫌粗老,小黄鱼肉嫩味鲜但刺稍多。

2、黄花鱼养殖:加强网箱区环境的日常保护

每个养殖区网箱连续养殖两年后,应统一收上挡流装置及网箱,休养3~6个月。

根据放置网箱地点的浅与深,养殖4~5年后,可在预留的空闲海区内

移动网箱位置。

并对原网箱点的底质进行清理,以利底质生态环境的修复。

网箱区的环境卫生:渔排上的人粪尿等生活污水、废弃物、残饵、垃圾、病死鱼、油污等应收集上岸进行无害化处理。

换洗网箱应在彩条布箱内消毒后冲洗,并把冲洗网箱的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

“渔排”外围要有防油污设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黄鱼

四、什么海鲜不是养殖的,激素少

野生海鲜:,1,鲅鱼。2,明虾。3,带鱼.4,小鲳鱼。5,黄姑鱼。6,沙丁鱼。7,老板鱼。8,小黄花鱼。9,鱿鱼。10,乌贼。11,海鲫鱼。12,海蛎子等。

还有一些底播养殖的海产品其品质也等同于野生海鲜(底播是指人工在天然海域投苗增产,不需管理)如:渤海湾的底播野生海参,底播对虾,底播扇贝,底播梭蟹等等好多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