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俗称“黄鱼”的金条值多少钱?

山里向茶   2023-03-15  编辑: admin  255阅读  栏目:泥鳅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这是当时人民最真实的心声。蒋家统治下的中华民国时期,是一个物质精神文化都非常丰富的时期。人民接受先进思想,对民主科学的追求从未停歇。在文学方面也诞生了很多文学巨匠,以及思想家。

海外留学生回国,也促进中国的科技进一步发展。尽管如此,但在蒋家的领导下,还是发生了很多让百姓充满怨言的事情。

比如当时上海发生的黄金风潮。在黄金风潮下,黄金的价格已经不能单纯以克来计算了,那么当时人们俗称的大黄鱼、小黄鱼到底值多少钱呢?

什么是黄鱼大黄鱼、小黄鱼其实并不是真的鱼,而是当时百姓对金条的一种戏称。这个名字还有一个有趣的由来。

戴笠是当时国民政府军统局局长,在当时的中央算是很有地位。戴笠之前的一位老朋友看到戴笠如今如此发达,便想着贿赂他,活动一下,也让自己走上光明大道。

便给戴笠送了几根金条。戴笠一看,这人正经事情不干,满脑子都是歪心思,戴笠大发雷霆。戴笠骂那人,有这些钱与其送来给他,不如买粮食给贫苦百姓送过去。

那人一看情况不好,赶紧把金条收回去,换了几条炸好的黄鱼送过来。戴笠生平最喜欢吃黄鱼,这才消了怒火。于是后来人们就把金条称作黄鱼。

黄金现在常常是人们选择储存的东西,在当时也是深受人们信赖。当时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有袁大头的银元,还有一些券,但由于经济不稳定,常常会遇见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事情,所以人们求人办事或者日常购买时,还是更喜欢用金条。

金条一般分为两种,大的被称作大黄鱼,小的金条就是小黄鱼。黄鱼在当时都是由上海外滩造币厂铸造的。

大黄鱼比较大,大约有十两左右,制造非常精美。小黄鱼则更精巧一点,在一两左右。平常拿在手里既有分量,出门交易也是非常方便,深受商家喜爱。那么他们在当时到底值多少钱呢?这还要从当时国民政府发起的黄金风潮说起。

黄金风潮1946年,抗战刚刚结束,国民政府元气大伤,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物价疯狂攀升,人民叫苦连天。国民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平抑物价。

当时的国民经济由行政院长宋子文掌管,宋子文不慌不忙,没有一点危机感,他想了一个馊主意,用黄金来平抑物价。

1946年9月份,上海成立了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后,中央政府又紧锣密鼓地铸造金条。

当时虽然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很低,百姓手里都没几个钱,但中央政府库存黄金十分充足,足足有八百万两。1946年12月23日,大黄鱼正式在市场上出售,定价400万法币。法币即法定货币,是当时国家规定流传的货币。

刚开始抛售黄金时,的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物价的上涨,但该政策绝非长久之计,时间长了,抛售黄金抑制物价的副作用就显现出来。

中央政府也是金老虎国民政府大量铸造大黄鱼,大肆在市场上出售,紧接着黄金的价格就疯狂跌落,一天内就跌了百分之十五。但在黄金疯狂抛售的第二天,黄金的价格就又涨了上去。

由于大量买手闯入黄金市场,疯狂抢夺黄金,导致黄金价格飞涨。到1947年2月份的时候,短短两个月,大黄鱼的价格就涨到了九百六十多万法币。没多久,政府贮存的八百万两法币就被抢劫一空,与之俱来的是法币疯狂贬值。

由于政府管理不当,加上政府自身也想从中牟利,在此次抛售黄金平抑物价的风潮中出现了一批投机者。

他们疯狂购入黄金,然后哄抬价格,从中牟利。更可气的是,中央政府非但不打击这种投机行为,反而成了其中获利最大的投机者。从政策开始到黄金价格涨到最高的那段时间,中央政府的获利已经高达六千亿。

除此之外,政府的高管也从中揩油。比如中央银行的行长,或者其他一些国民政府高层。他们利用关系低价收入黄金,待黄金价格上涨之后再高价转手,一个来回就获利上万元不止。

受苦的则是那些普通老百姓了。这摆明了是有钱人和高官的游戏,普通人只有看着和被搜刮的份儿。

待中央政府的黄金全部抛售完毕之后,国民政府又是采取了一系列更加让人痛恨的措施。他们用当初最低的价格向人民手中收购黄金,还以打击金老虎――就是那些在黄金风暴中的投机者――的名义,对有钱人家进行敲诈勒索。如此不要脸的举动一出,黄金又被中央政府收入囊中。

这么一番操作,经济没有恢复,百姓生活没恢复,中央政府却如同吸了百姓血的蚊子一样,饱腹得很。

当时的法币已经贬值成了一摊废纸。一张60亿元的法币买不了一盒火柴,一千亿元法币买不了一石白米。

所以那个时候一条黄鱼到底值多少钱,其实未必算的出来。在不同的社会时期,或者在这种特殊阶段,黄鱼的价格也不相同。关于能买多少东西,也与当时的物价有很大关系。

不过根据黄金价格的换算,大黄鱼有十两,大约重312克左右,目前金价在每克571元左右,这样一条大黄鱼按照目前的价格来讲就是一条17万8千多。小黄鱼每条一两,大约是1万7千多人民币。

难怪当时都流传着那句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当时中华民国时期,在委员长以及国民政府内部腐败官员的统治下,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中央政府滥用货币或经济政策,发行货币,推行通货膨胀,导致战后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这与国民政府管理层没有关注民生,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状况和百姓需求脱不了干系。

当然或许他们并没有把百姓疾苦放在眼里,在他们眼里能够牟利的政策便是好政策罢了。

“大黄鱼”一般是十两左右,“小黄鱼”是一两,按照当时黄金成色来算,一两黄金大约等于31.2克,如今的金价是三百八十多元每克,所以小黄鱼的价格在一万二千元左右。但是还要注意“小金鱼”的文物收藏价值,所以说“小黄鱼”在入金出来本身黄金的价值之外,还有上升的空间。

若以账面价格算,一条“大黄鱼”换算成今天的单位,应该重312.5克,按照今天品牌金店的足金价格标准,大约在十三万人民币左右。

大黄鱼:十两重(旧秤) 的金条,折合今天的重量是312.5克 ,以350一克计算,大约十万元左右;小黄鱼:一两重的金条 ,折合重量是31.25克,大约一万元左右。

民国时期的俗称“黄鱼”的金条,大体上有“大黄鱼”和“小黄鱼”两种。常见和流通的是“小黄鱼”,“小黄鱼”金条一般是一两黄金,现在大概在三万元左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及宣传。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